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不同冻存复苏条件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优化培养条件与方法。 方法:实验于2006-02/2006—04在吉林医药学院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①将欲冷冻保存的细胞调整到良好的生长状态,即对数生长期。将细胞分成密度相同的4个组。离心收集后分别加入冻存保护液二甲基亚砜,其终浓度依次为5%、10%、15%、20%分装于冻存管。冻存15d后,每组取出1支复苏并接种于细胞培养板培养。培养12h后吸取少量实验细胞,加入等体积的0.1%台盼蓝染液,5min后在血球计数板上计数,被染成深蓝色的细胞为死细胞;染色很淡、边缘光滑且胞体透明的细胞为活细胞。每个标本计数500个细胞,计数2次取平均值,计算细胞的复苏率。②选择冻存条件和冻存细胞密度相同的2支冻存细胞,采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复苏。第1组:立即将冻存管置37℃水浴中,待融化后1000r/min离心5min,吸去上清液,加入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混匀后接种于细胞培养板继续培养。第2组:将冻存细胞于40℃水浴中迅速溶解后转入37℃水浴箱,融化后离心、加培养基等操作同第1组。复苏细胞培养12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计算细胞的平均存活率。③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制备3×10^4/mL的K562细胞悬液接种于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mL,然后分别加入5%、10%、12%、15%、20%的灭活小牛血清,每种血清浓度设置4个试验孔并于培养12,24,36,48,60,72,84,96h后每种浓度各取1孔计数细胞量,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结果:①5%、15%、20%二甲基亚砜组冻存K562细胞复苏率分别与10%二甲基亚砜组比较,差异显著(86.70%,82.03%,63.09%,88.13%,P均〈0.01)。②传统37℃水浴方法复苏后的细胞平均存活率。与40屯溶解后37℃恒温方法比较,差异非常显?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中的测定及临床方面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冠心病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的hs-CRP和血脂,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血清中的hs-CRP、TC、TG、ApoB、TC/HDL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冠心病患者hs-CRP显著增高在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心血管意外事件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3~6岁儿童饮食情况和铁(Fe)缺乏情况,为健康膳食提供指导。方法 对1104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膳食调查和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红蛋白(Hh)、Fe~(+3)、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含量检测。结果 饮食正常者795名,偏食者269名,厌食者40名;偏食、厌食者Fe~(3+)摄入量和血中Hb、Fe~(3+)、FEP/Hb含量明显低于饮食正常者。结论 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和科学合理的膳食对预防儿童铁缺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骨髓细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以往在教学讲授过程中 ,通常的讲课顺序是 :先讲骨髓细胞的一般演变规律 ,然后配合挂图、幻灯讲每种细胞的形态特征 ,而考试以理论测试为主。授课时教员感到枯燥 ,学员感到烦燥 ,教学效果不好。1 授课形式与学习方法近 3年来 ,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即 :把各系各阶段细胞 ,从细胞的基本结构 :按胞体的大小、形状 ;胞浆的颜色、量、颗粒 (大小、颜色、形状 )、其他内容物 ;胞核的大小、核膜清晰程度、核染色质疏松程度、染色深浅、核仁 (大小、颜色、形状、多少 )的顺序 ,把每种细胞的典型结构用彩色粉…  相似文献   
4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为多种细胞的丝裂原,参与神经元的保护、修复和抗细胞凋亡作用。在几种脑缺血模型中均可见到该蛋白基因的mRNA或蛋白本身表达增加及可能的机制。在给以外源性的bFGF实验中,发现此蛋白在脑缺血时表现出强大的神经保护作用,使脑梗塞面积减小,脑水肿程度减轻,存活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尤其在协同其他神经营养因子时更为显著,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下对大鼠海马组织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后用动物离心机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卒中指数和神经症状评分、组织学及电镜技术,观察±Gz交替和单纯+Gz对大鼠海马组织的损伤.结果:±Gz组及单纯+Gz组大鼠在暴露后不同时间,卒中指数和神经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光镜观察CA1区变性锥体细胞数,±Gz组和单纯+Gz组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镜观察±Gz组与单纯+Gz组暴露后6h和24h可见大鼠海马CA1区部分神经元及血管出现程度不等的损伤.结论:两种方式的脑缺血再灌注均可造成海马组织较为严重的损伤.  相似文献   
47.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胃食管反流病在北京、上海两地的患病率为5.77%,它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1]。中医学对此的认识有其独到之处,辨证施治用于临床,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8.
背景:目前关于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不一,获得较多数量的间充质干细胞仍有困难.目的:分离80份羊水标本,比较不同的体外培养方法,优化筛选到一种合适的培养纯化条件,为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足月分娩和终止妊娠引产的羊水,分离羊水细胞,比较孕期、不同培养基、接种密度、首次换液时间对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过程的影响,通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细胞代谢情况,观察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与结论:相同培养条件下,采用AmnioMAXⅡcomplete羊水专用细胞培养基,以5×104/cm2 的密度接种,首次换液时间为6 d时,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成功率较高.孕期为14~20周的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成功率高于晚期妊娠(21~36周)及足月分娩(37~42周)的羊水.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强表达过碘酸-雪夫、酸性磷酸酶、酸性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弱表达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不表达过氧化酶、苏丹黑染色.提示,优化筛选到一种合适的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纯化条件.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冻存前后经血源间充质干细胞( MMCs)3种表面标志表达的变化,分析冻存条件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法分析经血中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筛选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冻存前后分析表面标志( CD105、CD14和CD45)变化。结果经血单个核细胞传代3次后可获得具有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特点MMCs;MMCs高表达CD105分子,低表达CD14和CD45;冻存不影响MMCs表型。结论自经血中可获得MMCs,冻存对MMCs表型CD105high、CD14low、CD45low无影响。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早、中孕期胎儿缺陷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动态三维彩超成像技术及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入选的1 000例早中期孕妇分别进行胎儿形态学检查及血清AFP、Free -β- HCG检测,以筛查胎儿发育异常,对部分高危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以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⑴1000例中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DS)高风险34例(3.4%),筛查出神经管畸形高风险6例;三维彩超发现各种畸形 32例,漏诊5例。1 000例胎儿结局当中生化血清学筛查胎儿异常准确率仅为17.4%,动态三维彩超检查准确率为69.5%,二者结合准确率为78.3%。⑵ 血清学筛查DS高风险34例中羊膜腔穿刺率为23.5%,且DS准确率仅为7.7%(2/26)。 结论:血清生化检查同时与三维超声技术联合应用将大大的提高胎儿缺陷在孕早、中期诊断的准确率(78.3%),减少不必要的胎儿丢失;同时二者又相互补充,降低漏诊率,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