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4年以来应用国产封堵器经胸非体外循环封堵ASD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进行的心脏直视手术方法治疗的资料相比较,认为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ASD痛苦小,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且无需体外循环及输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OPG及sRANKL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25例ACS患者作为研究组,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OPG、sRANKL表达水平差异,对研究组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OPG、sRANKL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OPG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sRNAKL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检验显示OPG表达水平与Gensini成正相关(r=0.369,P〈0.01)。血清sRANKL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成负相关(r=-0.317,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OPG、sRANKL高表达,对其进行检测能够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可达龙(盐酸胺碘酮)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可达龙静脉负荷量150mg(3~5mg/kg)于10min内注射,如有效,继续以1.0mg/min静脉泵入;6h后改为0.5mg/min维持。若首剂静脉注射后20min疗效不明显,可再次静脉注射75~150mg,然后静脉泵入维持。总量〈1200mg/d。为保持疗效,可于静脉用药第1天加用或改用口服。结果本组110例中,快速心房颤动59例,显效5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显效25例;房扑12例,显效8例,总有效98例,有效率89.1%。结论可达龙为治疗OPCAB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安全可靠,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4.
患者,女,30岁,俄罗斯族,哈萨克斯坦人,9月前因发热、乏力及胸部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恶性胸腺瘤,并先后给与8次化疗,近1月患者感头疼、颜面部肿胀及气短明显,查体:贫血貌,颜面肿,颈静脉怒张,左肺上呼吸音较低。血常规:HGB 80g/L。X线胸片示:上纵隔影增宽,左肺门区不规则团块影。CT及肺动脉造影:前中纵隔占位性病变,呈侵袭性生长,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rh-EPO对AMI患者血清sFas/sFasL表达的影响及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采用相同的抗凝、溶栓、心肌保护等治疗,对照组给予rh-EPO干预,2周后采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Fas/sFasL表达变化及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Fas/sFasL表达水平及LVEF、LVESD、LVEDD水平无显著差异,两周后治疗组sFas、sFasL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LVEF、LVEDD高于对照组,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EPO能够降低AMI患者体内sFas、sFasL表达,进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并影响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26.
郭盛  齐海   《中国医学工程》2010,(4):10-12,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患者肺静脉血中CD11b、ICAM-1、NE、ET-1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主动脉阻断时间30min以上的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乌司他丁实验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U组于麻醉诱导后静注乌司他丁1.2×104 U/kg,C组不用乌司他丁,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主动脉开放10min(T2)、停机后10min(T3)和1h(T4)测定肺静脉血粘附分子CD11b、ICAM-1、NE、ET-1浓度,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CD11b的活性表达,ELISA法测定肺静脉血ICAM-1、NE、ET-1浓度。结果1.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肺静脉血CD11b、ICAM-1、NE、ET-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2.CPB开始后各时点CD11b、NE、ET-1的水平明显上升(P0.05)。U明显低于C组(P0.05)。3.停机后1 h(T4)对照组(C组)肺静脉ICAM-1值逐渐上升并超过基础值,实验组逐渐下降至基础值,差异明显(P0.05),两组比较U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1.体外循环可引起静脉中CD11b、ICAM-1、NE、ET-1水平升高,导致肺损伤。2.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CD11b、ICAM-1、NE、ET-1表达,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对体外循环所致肺损伤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7.
酸枣果肉资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果肉的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酸枣果肉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大枣皂苷I(1)、大枣皂苷II(2)、苹果酸(3)、苹果酸乙酯(4)、水杨酸(5)、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6)、胡萝卜苷(7)、D-葡萄糖(8)、芦丁(9)、二十二烷酸(10)、硬脂酸(11)、棕榈酸(12)、油酸(13)、棕榈油酸(14)。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酸枣果肉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酸枣植物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为酸枣果肉及酸枣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对大枣各分离部位拮抗甘遂致炎毒性的效应进行评价,初步确定大枣中具有解毒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以MTT法分析脾淋巴细胞增殖和Griess法分析大鼠腹腔巨噬细胞NO释放情况。首先观察甘遂各提取部位对脾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影响,以确定毒性部位;再以确定的甘遂毒性部位评价大枣不同提取部位对该毒性部位的拮抗作用。在整体动物水平上,采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大枣有效部位对甘遂提取物致小鼠胃肠急性损伤的影响。结果: 甘遂致炎的毒性以RK-3(二萜)部位最为明显;大枣提取部位B(小分子糖和氨基酸)、D(黄酮苷)、E(三萜)对甘遂毒性部位RK-3的致炎毒性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大枣有效部位对甘遂提取物致小鼠胃肠急性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 以细胞模型对甘遂致炎的毒性部位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了大枣拮抗甘遂致炎毒性部位的活性部位,为进一步进行大枣的减毒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9.
郭盛  鲍剑洋 《医学信息》2009,22(4):450-452
医学校园信息门户是数字化校园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反映了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程度.本文介绍了门户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SOA思想来架构门户网站,并且简单介绍了如何利用BEA的门户产品实现医学校园门户网站中的部分功能,从而为医学校园用户提供统一的资源访问平台,提高医学校园用户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0.
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技术要求,基于江苏省中药资源分布区域的实际现状,从调查背景地域的生态变化情况、区域中药资源的分布特点、县域普查方案的调整制定以及普查技术规范的补充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索性地提出了适宜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生、耐盐特色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技术,为我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为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