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郭玉林  孙学兵 《中外医疗》2012,31(27):176-177
目的通过分析肠梗阻的CT表现,评价CT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经手术及临床治疗证实的肠梗阻病人的CT表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病人术前CT诊断正确40例(93.1%),误诊3例(6.9%);能定位梗阻部位的40例,小肠低位梗阻29例,小肠高位梗阻2例,结肠梗阻12例;能确定病因的39例,粘连22例、肠道肿瘤13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2例、麻痹性肠梗阻3例。结论肠梗阻的CT影像学特征较为典型,能清楚显示是否存在梗阻,梗阻的部位、原因和类型,具用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报告自1990年1月~1992年12月采用经皮股动脉插管腹腔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67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观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3.
心力衰竭的辅助检查有许多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 胸片的表现①心影增大,一般受累的心腔通常有肥厚或增大.②肺瘀血,左心衰时下肺动脉阻力升高,血液重新分布在阻力较低的上叶肺动脉,导致上肺纹理增强,并且可能出现Kerley氏B线及胸腔积液,胸片上这些症状的出现和消失一般都比较迟缓.  相似文献   
54.
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在脑血管畸形中最为常见。因其引起的症状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因而受到重视。本文对52例患者的CT、DSA检查进行了观察分析。材料和方法本组52例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5~60岁,平均26.5岁。本组均经CT扫描,其中45例经DSA检查,23例手术证实。检查采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茶色素不同疗法的降血脂效果。方法:应用从天然绿茶中提取的茶色素胶囊,对10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别采用小剂量长疗程与大剂量短疗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茶色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降甘油三脂(TG)的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75.50%和80.00%;降胆固醇(TC)的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71.50%和82.00%。经两两比较,大剂量短疗程组治疗TG、TG升高的显效率比小剂量长疗程组分别提高11.96%和11.70%;总有效率分别提高4.50%和10.50%。结论:茶色素降脂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茶色素大剂量短疗程法是患者容易接受,易于坚持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入路在特大肝血管瘤切除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肝胆、血管外科2004年2月至2006年9月利用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入路行8例特大肝血管瘤切除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利用此入路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 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可作为一良好的肝特大血管瘤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内分泌治疗前后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ADC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b值时ADC值之间的差异。方法 使用EPI扫描序列,对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4例前列腺癌和18例内分泌治疗6个月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检查,b值分别为300,500,800s/mm^2。依病理结果,将前列腺六分区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测量每个分区的ADC值,同时测量每位患者膀胱、闭孔内肌的ADC值。结果 在三个不同的b值时,均获得了前列腺外周带癌区、非癌区、膀胱、闭孔内肌的ADC值。内分泌治疗后,不同b值癌区的ADC值均有升高,非癌区的ADC值(b值为500,300s/mm^2)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b值为800s/mm^2时,ADC值变化不大;对照组和治疗组不同b值之间外周带癌区、非癌区、膀胱和闭孔内肌的ADC值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ADC值改变不同,不同b值所测得的前列腺外周带癌区、非癌区、膀胱和闭孔内肌的ADC值有差异,ADC值用于判断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利用磁共振电影成像技术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右心室整体功能的变化。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的被拟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共26例,同期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心脏核磁共振检查的图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将2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图像导入Report CARD3.6心脏功能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数据测量,最终获得左、右心室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以及左心室的短轴缩短率(FS)。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左、右心室功能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功能的各项指标LVEDV、LVESV、LVEF、LVSV及FS分别为(88.94±13.29)ml、(24.75±7.31)ml、(71.70±7.60)%、(64.20±12.82)ml、(52.52±8.83)%,健康志愿者LVEDV、LVESV、LVEF、LVSV及FS分别为(107.93±12.62)ml、(34.18±3.6)ml、(67.25±4.48)%、(73.65±12.41)ml、(36.8±3.82)%,LVEDV、LVESV、LVSV数值较健康志愿者均减低,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LVEF较正常人增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FS较正常人显著增高,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各项指标RVEDV、RVESV、RVEF、RVSV分别为(88.48±17.67)ml、(29.84±7.50)ml、(6 4.6 5±1 0.2 7)%、(5 8.6 6±1 7.0 9)m l,健康志愿者RV E D V、RV E S V、RVEF、RVSV分别为(142.31±23.62)ml、(72.49±16.13)ml、(49.18±5.6)%、(69.82±13.43)ml,RVEDV、RVESV较正常人明显减低,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RVEF较正常人增高,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RVSV较正常人减低,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早期,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功能升高的同时,右心室的舒张功能也减低、收缩功能升高,左右心室的功能变化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不同层厚CT肺动脉造影(CTPA)对周围肺动脉内肺栓塞栓子的显示情况,提高对周围性肺栓塞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2005年9月至2006年10月连续纳入的9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CTPA图像,以0.625 mm层厚的原始横轴位图像为基准,在此基础上采用MIP技术重建1.25 mm、2.5 mm和5.0 mm层厚的3组图像,比较4组不同层厚CTPA图像对周围肺动脉内肺栓塞栓子的显示有无差异;评价观察者之间对4组不同层厚图像上周围肺动脉内肺柃塞栓子显爪的一致性.不同层厚组间肺动脉栓塞血管数之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观察一致性比较采用中k检验.结果 0.625 mm层厚原始轴位和1.25 mm、2.5 mm、5.0 mm层厚MIP图像的平均图像数分别为403、201、101和53幅;在显示肺段动脉血栓方面,仪5.0 mm层厚图像与另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χ~2=60.099,P<0.01),但各组图像的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很好(κ值从0.751到0.992);在显示哑段肺动脉血栓方面,0.625 mm层厚与1.25 mm层厚图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P>0.05),明显优于2.5 mm和5.0 mm层厚图像(χ~2值分别为151.892和204.553,均P<0.01),但各组图像的观察者间的一致件较好(κ值为0.611~0.935).结论 重建1.25 mm层厚的图像与0.625 mm层厚的图像在显示周围肺动脉内的肺栓塞栓子方面具有同等的诊断效能,与此同时可以减少图像的重建数量和阅读时间.  相似文献   
60.
经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入路行巨大肝癌切除:附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巨大肝癌的可切除性及切除方法的改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38例巨大肝癌资料.38例巨大肝癌平均直径14.4 cm(10.5~27 cm).术中先行结扎患侧肝动脉及门静脉.解剖打通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在绕肝带捆扎指示下前入路法逆行切除瘤体.结果 38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出血量850 ml(300~2700 ml).围手术期无死亡.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9%、57.9%、39.5%.结论 巨大肝癌非手术禁忌,经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入路行巨大肝癌切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