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遗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的病证。其中有梦而遗精的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的,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者名为“滑精”。笔者用会阴穴封闭疗法治疗遗精28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
背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上椎间植骨融合已经从单纯的后路植骨技术发展到植骨融合加内固定融合技术,并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目的:对椎间融合器融合和单纯自体骨植骨融合两种不同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差异进行系统性评价,并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由计算机搜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PQDT(proquest学位论文)、Cochrane图书馆、Springerlink(医学全文)、MEDLINE.和EMBASE等电子数据库(时间为1990年3月至2012年12月),并手工式检索《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等相关杂志,搜索椎间融合器和/或单纯自体骨移植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疗效比较的临床研究,并按纳入及排除标准获得的合格文献以质量学方法评价。利用RevMan5.1.5(下载于CachraneLibrary)Meta分析,比较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椎间隙高度变化、融合率、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与结论:经过筛选纳入1个前瞻性研究和8个回顾性研究,共585个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腰椎椎间融合器组融合与自体骨组融合比较,平均手术时间[MD=7.19,95%CI(-34.39,48.77),P=0.73]、平均术中失血量[MD=21.34,95%CI(-139.56,182.24),P=-0.79]、优良率[OR=1.53,95%CI(0.93,2.53),P=0.09]、并发症发生率[OR=0.94,95%CI(0.51,1.75),P=-0.85]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前者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小于后者[MD=0.03,95%C,(0.01,0.04)1;前者融合率优于后者[OR=1.87,95%CI(1.08,3.25),P=0.03];前者费用高于后者[MD=0.92,95%CI(0.30,1.82),P=0.004]。椎间融合器融合和自体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都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应用椎间融合器融合可以提高融合率、维持椎间隙高度,但费用高,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与自体植骨融合效果相同。由于缺乏关于课题前瞻性研究及样本量相对较少的原因,尚需更多及严密设计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结论仅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江苏省仪征化纤职工中青年常见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通过我院正常人群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收集近年来45岁以下中青年2672例的体检信息资料,对蛋白尿、高血压及糖尿受损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青年人群中蛋白尿的总发生率为7.63%,男性人群中蛋白尿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P<0.05);高血压总发病率为8.35%,血糖受损总发病率为4.83%,两者分布和年龄段无关而与性别有关,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1)。蛋白尿、高血压、血糖受损(含糖尿病)三者的发生有关联性,尤其在发病率高于女性的男性人群中,三者关联更多。结论:体检有利于发现常见高危疾病如蛋白尿、高血压及糖尿受损,需加强宣传和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44.
郭海龙  郑福林 《人民军医》2003,46(12):737-737
急性关节扭伤通常内服活血化瘀及止痛药物 ,冷敷或理疗。近年来 ,我们采用樟脑油外敷治疗急性关节扭伤 98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98例中 ,男 72例 ,女 2 6例 ;年龄 7~ 6 5岁。踝关节扭伤 6 0例 ,腕关节扭伤 32例 ,关节内积血 6例1 2 治疗方法 采用樟脑油外敷并绷带固定。樟脑油配制 :松香 12 0 g ,黄腊 2 5 g ,樟脑 5 0g ,朱砂 5 g ,姜黄 2 5 g ,乳香 2 0 g ,没药 2 0 g。制法 :将上述药分别研末。先将松香、黄腊、姜黄、乳香、没药放入锅内 ,加热溶化后 ,加入樟脑粉捣匀 ,离火倒入缸内 ,再加朱砂拌匀冷却成膏。用法 …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入钉点、瞄定点、钉道角度及螺钉长度.方珐:观察和测量枕骨髁和寰椎干燥标本的相关解剖数据.结果: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标准内倾角为(20.3±2.0).,标准上倾角为(49.4±2.4).,螺钉在枕骨髁内的适宜长度为(13.94±0.96)mm,在寰椎内的适宜长度为(12.84±0.62)mm.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在解剖上可行,以寰椎后弓与侧块下关节突移行处中点作为入钉点,把握标准内倾角及上倾角,选择适宜长度的螺钉能有效完成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46.
探讨医院检验科的管理现状及管理模式。通过分析目前检验科存在的问题,探讨管理模式。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具有科室特色的现代管理,促进检验专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鼻骨骨折复位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88例需行鼻骨骨折复位术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记录术前、诱导完成时、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O2变化,记录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中术后躁动发生例数.结果 患者镇痛镇静充分,苏醒快,术中术后无躁动发生,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各时间段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患者呼吸频率显著下降(P<0.05),但因手术刺激和停用麻醉药物恢复正常.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鼻骨骨折复位术,但需注意加强术中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48.
郭海龙 《光明中医》2016,(24):3642-3643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泌尿系感染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应用西药抗生素治疗(对照组40例)与加服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4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选泌尿系感染病例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0%(P0.05)。两组治疗前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尿WBC计数、血WBC计数无差异(P0.05),治疗第2周均有下降,其中尿WBC计数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第6周组间各指标下降幅度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泌尿系感染病例,在采用西药抗生素常规治疗同时,取中医汤药加服,可增强临床效果,消除临床症状,对保障患者预后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价双冬胶囊在广泛人群中治疗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单臂、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符合标准的2 100例患者。口服双冬胶囊,3粒/次,3次/d,用药14 d,第0、7、14天进行随访,定为访视1、访视2、访视3。观察患者主要疗效、次要疗效、安全性评价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双冬胶囊能明显降低单纯下尿路感染主要症状的总评分;对尿路感染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对下焦湿热、气阴两虚证局部和全身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逐渐升高。双冬胶囊可有效降低尿白细胞数量,显著提高患者尿白细胞转阴率。以年龄亚组分析,未婚组总分低于婚育组和更年期组,但疗程结束时各组间总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从安全性研究来看,双冬胶囊对心电图、肝肾功等无明显影响,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9%。结论 双冬胶囊治疗下焦湿热、气阴两虚型下尿路感染疗效确切,可应用人群广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非扩髓型内锁髓内针在肱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针在肱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以提高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我科于2000年5月一2001年12月采用非扩髓型肱骨内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共12例,手术均采用从大结节向远端顺行穿针法,对全部患者进行了术后平均5个月的随访。结果:骨折全部愈合,除1例患者肩关节活动稍差外.余肩肘关节活动均达优良。结论:非扩髓型内锁髓内针在肱骨骨折,尤其在多发骨折、粉碎性骨折和骨不连的治疗中更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