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甘草苷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观察甘草苷对慢性抑郁模型大鼠的疗效,探讨其抗抑郁样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5—06/07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完成。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根据其体质量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大鼠分为6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应激+灌胃双蒸水)、氟西汀组(应激+灌胃氟西汀),以及甘草苷10mg/kg、20mg/kg、40mg/kg组(应激+灌胃甘草苷)。采用慢性应激加孤养造模,应激持续5周,从第3周起进行药物干预。盐酸氟西汀原料药由常州四药公司提供。甘草苷由北大药学院生药学生物技术研究室提供。采用糖水消耗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实验结束后断头取血,分离血浆和红细胞,用试剂盒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浆丙二醛浓度。 结果:实验中,1只大鼠脚趾受伤,2只造模时意外溺亡,共69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慢性应激大鼠糖水消耗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8.3&;#177;0.9),(14.4&;#177;0.8)g,P〈0.01];治疗后糖水消耗量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甘草苷10、20、40mg/kg组分别为(11.4&;#177;1.2),(14.1&;#177;1.0),(14.0&;#177;0.8)g,氟西汀组为(13.0&;#177;1.9)g,P〈0.05或0.01]。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不动时间显著延长[(37&;#177;9),(96&;#177;10)s,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各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显著缩短[甘草苷10、20、40mg/kg组分别为(66&;#177;10),(26&;#177;8),(41&;#177;11)s,氟西汀组为(63&;#177;8)s,P〈0.05或0.01]。③模型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35.4&;#177;6.8),(44.5&;#177;4.6)μkat/g,P〈0.01];甘草苷各组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模型组[20、40mg/kg组分别为(42.2&;#177;3.8)μkat/g,P〈0.05;(45.3&;#177;7.9)μkat/g,P〈0.01];氟西汀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④模型组血浆丙二醛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3.4&;#177;0.6),(1.9&;#177;0.4)μmol/L,P〈0.01];甘草苷治疗组血浆丙二醛浓度降低[20、40mg/kg组分别为(2.2&;#177;0.9)μmol/L,P〈0.05;(1.9&;#177;0.7)μmol/L,P〈0.01]。 结论:甘草苷可以改善抑郁模型中快感缺乏的症状,并能对抗绝望行为,支持甘草苷具有抗抑郁样作用的假设。甘草苷抗抑郁样作用可能通过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阻止脂质的过氧化,减少丙二醛的生成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元衍生物及其抗HL-60肿瘤细胞活性。 方法 利用Smith降解处理人参总皂苷,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人参皂苷元等产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产物结构。采用MTT法测试产物抗HL-60肿瘤细胞活性。 结果 分离鉴定了原人参二醇(PD)、原人参三醇(PT)和24,25-烯-3β,6α-二羟基-12,20-(1′-羟基)双氧乙基-达玛烷(1),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1′-羟基双氧乙基原人参三醇。 结论 化合物1为新型人参皂苷元衍生物,其抑制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强于PD和PT。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艾燃烧生成物——艾烟中苯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使用DB-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高纯氦气为载气,电离方式为EI源,选择检测离子为m/z 94,对艾燃烧生成物中的苯酚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苯酚线性范围为0.0063~0.0295 mg·L-1(r=0.9964),回收率为94.0%(RSD=3.0%,n=5)。各批次艾绒样品燃烧的苯酚生成含量为0.679~2.238 mg·g-1,生成艾烟浓度为8.3~27.2 mg·m-3。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艾烟中的苯酚含量测定,将各批次艾绒样品燃烧产生的艾烟中苯酚的含量折合成艾灸诊室浓度,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为艾烟定量分析及其安全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艾燃烧生成物组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深入研究艾灸效应机制,为艾灸安全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SPME-GC-MS)技术对蕲艾绒燃烧生成的烟气(即艾烟)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61个峰,其中鉴定出26种成分,检出物质分3部分,0 ~ 10 min为有呋喃结构的物质,10~40 min基本为芳香族化合物,40...  相似文献   
105.
决明"发根"蒽醌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室成功地诱导了决明发根的产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分离与鉴定,共分得12个化合物,经波谱测试鉴定其中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酚-8-甲醚、大黄酚-1-甲醚、芦荟大黄素、1-羟基-3-甲氧基-8-甲基蒽醌(1-hydroxy-3-methoxy-8-methylanthraquinone)、1-羟基-7-甲氧基-3-甲基蒽醌(1-hydroxy-7-methoxy-3-methylanthraquinone)和1,2,8-三羟基-6,7-二甲氧基蒽醌(1,2,8-trihydroxy-6,7-bimethoxyanthraquinone), 其中后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自决明发根中分得,其余结构正在鉴定之中.  相似文献   
106.
RP-HPLC法测定密蒙花中毛蕊花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澎  崔亚君  郭洪祝  果德安 《中草药》2003,34(12):1082-1084
目的 测定密蒙花中毛蕊花苷的含量 ,为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药材中毛蕊花苷含量。色谱条件 :Inertsil ODS- 3C1 8色谱柱 ( 5μm,2 5 0 m m× 4 .6 m m) ;流动相 :甲醇 -乙腈 - 1%醋酸水溶液 ( 8∶ 16∶ 76 ) ;检测波长 :2 5 4 nm。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提取方案为 :2 0倍量的 70 %乙醇回流提取 1.0h。结果 该分析方法可以使样品达到基线分离 ,毛蕊花苷的保留时间约 14 min。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71% ,RSD=1.4 1% ;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为 0 .9999。用同样方法测定了 10个不同产地密蒙花药材中毛蕊花苷的含量 ,在 0 .79%~ 2 .30 %。结论 该分析方法快速 ,简单 ,无需对样品进行太多柱前处理 ,即可达到基线分离 ,测量结果准确 ,适用于密蒙花药材中毛蕊花苷的含量测定 ,为密蒙花药材及制剂的质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稀土对黄连愈伤组织生长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对药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药用植物黄连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稀土化合物对愈伤组织鲜重增加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0.1mg·L-1Yb3+和1mg·L-1Eu3+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高浓度稀土化合物抑制生长。在不含稀土化合物的培养基上的继代培养中,来源于稀土化合物处理的愈伤组织鲜重增加值均比对照低。稀土化合物影响愈伤组织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含量。结论:低浓度的稀土化合物对黄连愈伤组织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低浓度和高浓度的Yb3+和Eu3+对黄连愈伤组织后续的继代培养均有不利的影响。Yb3+抑制愈伤组织中三种生物碱的积累,0.1mg·L-1Eu3+有利于药根碱和巴马汀的累积。  相似文献   
108.
金龙胆草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研究金龙胆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反复分离,光谱方法测定其结构。结果 从金龙胆草中分得7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芦丁(Ⅰ)、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Ⅱ)、圣草素(Ⅲ)、槲皮素-3,4′-二甲醚(Ⅳ)、槲皮素(Ⅴ)、5,8-二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Ⅵ)和山柰酚(Ⅶ)。结论 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Ⅳ和Ⅶ为首次从白酒草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9.
建立了HPLC-MS/MS方法定性检测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违禁添加的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盐酸吡格列酮、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瑞格列奈共9种降糖化学药物。采用LichroCARTC18色谱柱,0.1%甲酸溶液(用氨水调至pH3.5)和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nm,流速0.2ml/min,选择正离子检测。上述9种药物的检出限为1-5ng。  相似文献   
110.
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违禁添加降压药物的LC-MS/MS定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LC—MS/MS方法检查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违禁添加的10种化学降压药物。采用C18色谱柱,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20mmol/L醋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ml/min(分流比为4:1)。选择正负离子全扫描方式检测氢氯噻嗪、吲哒帕胺、氯沙坦钾、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尼索地平、非洛地平、利血平等10种药物。上述药物的检出限为1-80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