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正>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心电生理—电药理学试验(EPT)是将心脏电生理与临床药理学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近二十年来,EPT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的防治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冠心病猝死(CA)防治的EPT研究近况作一概述。一、指导临床用药 EPT对CA病人的防治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但也有不同意见。约70~80%的院外CA幸存者可用程控刺激(PES)诱发VT/VF,其中36~51%的患者可诱发持续性单形VT(SVT),其余病人可诱发非持续性VT(NSVT)或由多形性VT转变的VF。未诱发VT/VF的病人预后明显好于可诱发VT/VF的患者。对照状态下可诱发VT的病人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对血浆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心功能Tei指数的影响,并探讨Tei指数与ANP、BNP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PDA经导管封堵术的患者16例,并选择年龄相当的16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与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0min、2d、3个月的血浆ANP、BNP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右心室Tei指数,并将PDA封堵术前后左心室Tei指数的变化与血浆ANP及BNP的变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①PDA患者术前血浆ANP和BNP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术后10min、2d患者血浆ANP、BN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3个月血浆ANP和BNP水平均恢复到正常范围。②PDA患者术前左心室Tei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术后2d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3个月左心室Tei指数恢复到正常范围,PDA患者封堵术前后右室Tei指数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③PDA封堵术后Tei指数的变化与血浆ANP和BNP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①介入封堵治疗后PDA患者血浆ANP及BNP水平及Tei指数短期内均显著升高,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②介入封堵治疗后短期内Tei指数的变化与血浆ANP及BNP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血浆ANP、BNP水平和Tei指数均可以作为反映心功能变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慢性心衰(CHF)患者交感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32例CHF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66例,联合治疗组接受苯那普利和螺内酯及常规抗心衰联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苯那普利和常规抗心衰治疗,不用螺内酯.观察治疗CHF患者1、3、6个月后醛固酮(Ald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1)Aldo水平的变化: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尚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3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有显著回升(与1个月对比P<0.01),且治疗组回升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5);6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回升至治疗前水平,两组间Aldo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2)AngⅡ水平的变化:两组AngⅡ水平随时间均呈进行性降低(P<0.01).(3)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组临床显效率39.3%,有效率57.6%,无效率3%:对照组临床显效率30.3%,有效率50%,无效率19.6%.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X线心胸比,心率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苯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竭时,血浆醛固酮在短期下降,长期治疗时仍可增高,AngⅡ水平随时间均呈进行性降低;苯那普利和螺内酯长期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竭的疗效显著优于未用螺内酯组.  相似文献   
55.
用冠状动脉Harris二期结扎并部分再灌注法造成犬心肌梗塞,5—8天后,辅以冠状动脉内恒定微量直流电刺激法,研制成犬冠心病心源性猝死实验模型,并观察了普鲁卡因胺(PA)对该实验模型的影响,对该模型的可靠性、实用性及其临床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A能有效地预防犬心肌梗塞后再缺血导致的室颤,该模型是一种有价值的冠心病猝死模型。  相似文献   
56.
溶栓治疗对ST段抬高的前壁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有效作用已充分肯定,但对ST段压低和无Q波的急性心肌梗塞进行溶栓治疗是否有益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有报告认为对此类病进行溶栓治疗是失败的,我院近来收治1例,有同样体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  相似文献   
57.
肺原支原体肺炎是由肺原支原体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约占各种原因引起肺炎的 10 %。本病表现多种多样 ,极易误诊。我院收治 1例表现酷似结核的支原体肺炎患者 ,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女 ,9岁。因发热、咳嗽 5天入院。发热以午后为甚 ,出汗、乏力 ,无流涕、咽痛及腹泻等症状。查体 :T 38. 5℃ ,R2 6次 /m in,P98次 /min,BP130 /85 mm Hg (17. 3/11. 3k Pa) ;神情 ,呼吸平稳 ,皮膜粘膜无异常 ,咽红 ,扁桃体不肿大 ;两肺呼吸音粗 ,无干湿性音 ;心率 98次 /min,律齐无杂音 ;腹平软 ,肝脾不大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相似文献   
58.
59.
郭治彬  赵勇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2):173-175,178
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率为7‰~8%,其中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类型。在治疗方面,由于近20年来介入治疗的临床诊断、材料及临床研究的进展,使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得到不断扩展,以往需要开胸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现在可由非开胸介入治疗来代替。近年来有关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多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0.
郭治彬  付金国  刘睦胜  马延峰 《临床荟萃》2007,22(21):1532-1536
目的观察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Tei指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Tei指数与心房、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施行PDA经导管封堵后的患者16例,并选择年龄相当的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右心室Tei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峰值(Vp)等指标,并将PDA封堵术前后患者的左心室Tei指数的变化与LVEDD、LVEF、Vp等指标的变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①PDA封堵成功率100%,封堵成功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2天及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随访,均无残余分流和并发症,生活质量良好;②PDA患者术前左心室Tei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术后2天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3个月左心室Tei指数恢复到正常范围内,PDA患者封堵术前后右心室Tei指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DA封堵前LAD、LVEDD、LVESD、LVFS、LVEF、Vp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术后2天均明显减小(P<0.05),术后3个月恢复到正常范围内,PDA封堵后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D)未见明显改变(P>0.05);④PDA封堵术后Tei指数的变化与LVEDD、LVEF及Vp的变化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分别为-0.528、-0.504、-0.515,均P<0.05),Tei指数与相应的R-R间期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结论①介入封堵治疗后PDA患者Tei指数短期内均显著升高,于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②短期内Tei指数的变化与LVEDD、LVEF、Vp的变化呈负相关,Tei指数可以作为反映心功能变化的可靠的指标;③介入封堵治疗PDA患者通过纠正心脏的异常通道,可使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