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州河谷地区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构成及特征,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1年期间收治的1750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以及病种分布情况。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例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患病年龄高峰为≥60岁,男女比例为1.3∶1。少数民族患者的病种分布和汉族有所不同。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逐年增加,不同民族的病种分布不同,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保护,做好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2.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临床急症之一,与临床各科有关联,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及呼吸疾病.但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表现形式多样,常常造成误诊、漏诊,以至于认为是一少见或罕见病.随着认识的提高及重视,各种综合技术的合理运用,发病及确诊率明显增加.2005年以来广西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诊治20例,现将经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血管造影及核磁共振确诊的PTE患者1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通过对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尿脱氧吡啶酚的测定了解骨代谢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 2 3例肺心病 (男 13例 ,女 10例 )患者的尿脱氧吡啶酚浓度与 2 3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肺原性心脏病患者与对照组的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分别为 :男 :95 82± 3 6 11,66 80± 2 1 97(t =2 417) ;女 :10 3 99± 3 4 47,65 79± 2 1 98(t=3 0 3 7)。肺心病患者的尿脱氧吡啶酚排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肺原性心脏病患者 ,由于长期慢性缺氧等因素 ,致尿脱氧吡啶酚水平明显增高。提示该组患者骨吸收增加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术后监护特点和处理体会。方法:2002年2月~2003年4月211例OPCAB术后患者均带气管插管进外科ICU监护。结果: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平均(6.5±4.5)小时。ICU停留时间2~3天。二次插管2例。引流量平均(530±280)ml。二次开胸止血2例。心律失常46例:消化道出血2例。全组死亡2例。结论:维持OPCAB术后早期循环功能的稳定,适时拔除气管插管,减少不良刺激,控制术后早期高血压,控制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治心律失常,监测血糖,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对OPCAB术后患者的平稳恢复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5.
我院于2007年10月23日成功完成1例ECMO辅助下行冠脉搭桥术病例,特报告如下. 一、病例简介: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小切口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4月~2007年7月问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例77例,其中60例行小切口治疗.结果 6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期间6.41d,随访3个月~2年;术后无出血,皮下淤血面积较传统手术明显小,酸胀感消失,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消失或减轻,残留曲张静脉1例,2个月后腹股沟区切口痕迹变淡,小腿部切口痕迹消失.结论 采用小切口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恢复快、疗效确彻,尤其适合于中青年女性,能满足她们对腿部美观的要求,无需特殊器械各基层医院均可开展.  相似文献   
97.
98.
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良(PEGF)发病率约2%~3%左右。现将我院1例PEGF患者的诊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总结评价国产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适应证、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DebaKeyⅢ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对所有患者行CT随访,评价其临床改善程度与真假腔的变化。结果37例患者全麻下均成功进行了覆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共使用40个血管支架,术中造影显示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3例术中出现明显的内漏,再置入1枚短支架后内漏消失;1例因置入支架后血压下降,急诊行开胸手术人工血管置换术,15d痊愈出院。其余患者未出现与夹层及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3~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复查螺旋CT或64排CT,假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增大,未发现内漏、瘤体扩大及支架移位。结论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术后恢复较好,尤为适用于老年高危患者及亚急性或慢性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