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骨代谢指标和细胞因子在老年男性中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老年男性细胞因子、骨代谢激素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免法、放免法测定老年男性血中的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ALP)、降钙素(CT)、睾酮(T)、甲状旁腺素(PTH)、血钙、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尿中的吡啉(Pyd)、脱氧吡啉(Dpd)和尿钙等指标的水平,并与老年前期、青中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相比。结果老年男性IL-6、T、BGP随年龄的增长而呈降低趋势,PTH、Pyd、Dpd、血钙和尿钙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这些指标与中青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老年男性细胞因子、激素减少,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33.
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ω-3脂肪酸对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免疫营养对梗阻性黄疸(OJ)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OJ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免疫营养,含ω-3脂肪酸,n=21)和对照组(普通营养,n=25).围手术期进行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手术前1天、术后3天、10天测定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总数、血清清蛋白、胆红素.统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细胞亚群绝对数、淋巴细胞总数明显回升,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血清清蛋白、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OJ病人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升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4.
【】 目的 研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04年1月至2016月2月连续收治的20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氧合指数即PaO2/FiO2≤200mmHg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将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以及后续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得到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41例,发生率2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左室收缩期末径、主动脉前向流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蛋白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全血血小板计数(PLT)、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有影响。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发生低氧血症影响因素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038,95% CI:1.003~1.075,P=0.031),TP为保护性因素(OR=0.941,95% CI:0.893~0.991,P=0.022)。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  相似文献   
135.
我院 1 990~ 2 0 0 1年 5月收住胆系手术后胆瘘致腹壁大面积坏死 4例 ,现报道如下。例 1 :女性 ,47岁 ,哈萨克族 ,外院胆囊切除术后72h,因右中上腹疼痛加剧腹穿得胆汁样液体转入我院 ,急诊手术发现肝总管米粒大小裂口漏胆汁 ,膈下及肝肾隐窝黄绿色胆汁 ,胆总管切开置“T”管 ,腹腔冲洗引流。术后 1 2h发现右中下腹切口右缘 ,右腰背部皮肤张力较高 ,发亮、发红、局部理疗 3d不见好转 ,似搏动 ,穿刺得淡黄色分泌物。皮肤切开多口引流 ,但皮下脂肪组织液化坏死 ,皮肤发紫 ,发黑 ,经清创换药 ,理疗。住院 42d创面基本愈合出院。例 2 :女性…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二消膏配合沙苑子汤治疗膝关节单纯型滑膜炎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符合诊断滑膜炎病例120例。治疗以二消膏外敷配合经验方沙苑子汤辩证口服,2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VAS疼痛评分由(3.89±1.28)降低到(2.16±0.56)。WOMAC评分由(62.01±17.45)降低到(56.98±14.53)。中医疗效评定:治愈83例(治愈率69.16%);好转27例(好转率23.50%);无效10例(无效率8.33%)。总有效率达91.66%。结论中药二消膏外敷配合沙苑子汤口服治疗滑膜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7.
尿脱氧吡啶酚是新的骨吸收生化指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1 前言 骨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具有新陈代谢的活性。骨形成、骨吸收和静止三个阶段构成骨再建的全过程。随着对骨转换的深入理解,人们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骨形成有关的标志物主要有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展开肽。与骨吸收有关的标志物主要有血清或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尿羟赖氨酸糖甙、羟脯氨酸肽、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胶原吡啶交联和钙等。以往常用尿钙和尿羟脯氨酸评价骨吸收水平,因为它们特异性和敏感性低,不能反映绝经前后出现的骨吸收增加现象,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我院肝囊型包虫病临床路径护理文本设计合理性及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介绍我院肝包虫专科肝囊型包虫病临床路径护理文本的设计。2将已经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36例设为实验组,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3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术后进食时间、出院随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路径组13.4 d,对照组17.3 d,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实验组14523.4元,对照组16007.3元,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实验组100%,对照组90%,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进食时间实验组为术后1.2 d,对照组为术后1.8 d,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出院随访情况实验组36例均无失访,对照组8例失访,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肝囊型包虫病临床路径护理文本设计合理有效,可缩短其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医从性提高,失访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讨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桡动脉与大隐静脉桥血管术后肌钙蛋白I(c Tn I)变化的临床变化与意义。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连续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大隐静脉组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55.1±6.3)岁;桡动脉组52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56.3±8.3)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肌钙蛋白I变化、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结果随访6个月7年,桡动脉组1例患者死亡。大隐静脉组围手术期均存活。桡动脉组血清c Tn I术后6 h为(2.910±0.532)ng/ml,血清c Tn I术后12 h为(3.210±0.468)ng/ml。大隐静脉组血清c Tn I术后6 h为(3.011±0.411)ng/ml,术后12 h值为(3.143±0.677)n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c Tn I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是应用桡动脉与大隐静脉桥血管术后c Tn I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术式不影响c Tn I对术后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0.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我院 2 0 0 0年~ 2 0 0 3年间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中随机抽样 30例作为实验组 ,同时、同期手术未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腹部手术病例中随机抽样 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综合性、易感性诱发因素均可造成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中除基础疾病因素无显著性差异外 (P >0 .0 5 ) ,其余体型、使用电刀、切口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性别等危险因素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充分做好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准备工作 ,把好手术“进出关” ,加强病房及手术室的管理等综合性措施 ,可减少或避免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