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多黏菌素是糖肽类抗生素,对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有效。近年来多黏菌素的群体药动学研究不断丰富。本文对当前已发表的多黏菌素B群体药动学研究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目前已有报道共15项,分别在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等重症感染、不同肾功能、接受肾脏移植、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肺膜氧合、肥胖及囊性纤维化等患者中开展了多黏菌素B的群体药动学研究,其中7项研究将患者肌酐清除率纳入多黏菌素B药物清除率的协变量,3项将患者体质量纳入最终模型作为协变量。与早期的群体药动学研究结论相反,近期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是显著影响多黏菌素B血浆清除率的因素之一;目前多黏菌素B给药剂量是基于患者体质量设置,但体质量与药物清除率的相关性目前尚存争议。因此,为达到目标药物暴露量并避免肾脏毒性发生,有必要在患者用药期间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单纯性室间隔缺损产前及产后超声表现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44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患儿超声心动图资料,对患儿随访至出生后1年。与产后结果对比,将产前检查的胎儿分为正确组和错误组,评价室间隔缺损类型、大小及心室水平分流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4例患儿中,正确组181例,错误组63例;两组缺损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两组产后缺损大小和分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流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正确组产前和产后缺损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流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 产前超声可检出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缺损本身的解剖特点可能影响产前检查结果,同一病变产前产后超声表现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3.
100批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分析市场上在售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现状,为其残留的控制提供资料.方法:取100批中药材,在密闭容器中对样品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以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释放物用乙酸铅溶液吸收,以碘滴定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碘滴定液量计算出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结果:100批中药材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小于30 mg· kg^-1的有44批,在30~150 mg· kg^-1的有22批,在150~400 mg· kg^-1的有29批,19批样品二氧化硫残留量超过了400 mg· kg^-1.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中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快速测定;当前市场上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的问题十分严重,亟需加强对硫磺熏蒸中药材的规范监管.  相似文献   
74.
目的采用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室中位间隔起搏(MRVS)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DDD)植入患者103例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2组,分别行右室心尖部起搏(51例)及右室中位室间隔起搏(52例),于术后12个月通过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左右室射血时间差值(LRVPE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超声多普勒Tei指数和脑钠肽(BNP)等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P<0.01)。术后12个月,MRVS组LRV-PEI、Tei指数、BNP水平,均明显低于RVA组(P<0.05,P<0.01),而2组间LVED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VS对双室同步性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明显低于RVA。  相似文献   
75.
白静  甘佳  江欣  郭楠  刘朝辉  刘婧婧  白连钧 《北京医学》2011,33(10):863-863
患者.女.47岁。因肝硬化大出血于2011年3月3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近5-6年多次因消化道出血而反复输血,末次输血在1年前。2010年12月患者再次因消化道出血入院.在当地交叉配血不相和而无法输血,患者被紧急转往我院。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永存动脉干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7例永存动脉干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产前诊断胎儿永存动脉干57例,37例经产后病理证实(其中5例为法洛四联症),2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确诊,18例失访.胎儿永存动脉干的主要声像图特征是室间隔缺损,心脏只发出1支大动脉和肺动脉起源于干动脉.结论 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永存动脉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应注意与多种胎儿复杂心脏病鉴别.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与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因疑诊冠心病于我院行冠脉造影的1 449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结果:与绝经后冠心病组比较,绝经前冠心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患病率低(P<0.01),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吸烟率高(P<0.01),不稳定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高(P<0.01),双支、三支病变以及B型、C型病变的发生率低(P< 0.01),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比例低(P<0.05),接受氯吡格雷、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以及降糖药物治疗的比例低(P<0.05).结论:绝经前冠心痛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及复杂程度低,但不稳定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高,接受血运重建患者的比例低,药物治疗方面不如绝经后女性冠心痛患者积极.这可能是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高及不良预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柴胡醋炙前后主要有效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柴胡及其醋炙柴胡中柴胡皂苷a和d的含量。结果:4种柴胡与其醋炙柴胡中柴胡皂苷a含量的变化率为-59.57%~-25.08%,柴胡皂苷d含量的变化率为-63.59%~-18.43%。结论:柴胡醋炙后,其中柴胡皂苷a、d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自然妊娠与辅助生殖技术(ART)术后妊娠早期流产的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差异及年龄、ART受精方式等因素对早期流产中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率的影响。方法排除内分泌、免疫、感染、解剖等因素对流产的影响,将48例自然妊娠(自然妊娠组)、81例ART术后妊娠(ART组)早期流产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对自然妊娠组、ART组早期流产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流产胚胎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的差异及观察年龄、ART受精方式对核型结果的影响。结果自然妊娠组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43.75%,ART组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59.26%,两组间染色体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然妊娠在35岁及以上人群(42.86%)与35岁以下人群(43.90%)间的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ART组在35岁以上人群(80.56%)及35岁以下人群(42.22%)间的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术后妊娠早期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其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与自然妊娠后早期流产无明显差异,与年龄相关,而与受精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