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94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VEGF明胶缓释微球对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复合明胶微球对SD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凝法交联制备复合VEGF的明胶缓释微球,将其注射于大鼠背部随意皮瓣,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复合VEGF微球组(A组)、VEGF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术后7天分别进行皮瓣存活率、新生血管计数的检测.结果术后7天皮瓣的存活率分别为(68.54±2.79)%,(58.65±3.26)%,(45.43±2.71)%,治疗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存活质量A组最好;皮瓣内新生血管计数分别为(31.16±4.38),(25.41±4.06),(18.68±5.44)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VEGF缓释微球可以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升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2.
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上皮化、迁移及基质的合成与沉积 [1 ]。现简单介绍创伤愈合的过程及有关的研究进展。1 血凝块形成在皮肤创伤过程中 ,血管的损伤使得血液漏出。血液凝结后形成血凝块 ,可以暂时覆盖伤口 ,并提供细胞可以迁移的基质 [2 ] 。血凝块由胶原纤维包埋血小板 ,并有少量纤粘蛋白。更重要的是血小板的 α-颗粒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 ,可以趋化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角朊细胞到伤口周围 ,刺激伤口收缩 ,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基质的合成。最近有人工克隆合成的生长因子用于伤口治疗 ,…  相似文献   
153.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 ,近 2 0年来已成为整形外科领域研究应用的方向之一。本文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整形外科面积测量与结构分析、手术设计与模拟、术中导航、辅助预制假体、软组织生物力学分析、计算机整形专家系统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需解决的问题及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1 具体应用领域1.1 面积测量与结构分析  1983年 ,Hilger等 [1 ] 首次将计算机图像技术用于鼻成形术形态测量和结构分析。 1987年 ,美国试制成功第一台由计算机与录像设备组成的整容检测仪并投入应用。 …  相似文献   
154.
目的研究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对内皮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将Ad—METH1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MTT比色实验、细胞周期分析等方法,研究Ad—METH1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血管抑制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结果Ad—METH1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产生了明确的抑制作用。结论Ad—METH1对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是血管抑制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5.
美容外科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上世纪初,即有欧美国家的医生开展除皱等美容手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容外科在欧美发达国家迅速发展,手术范围逐渐拓宽,技术不断提高,成为整形外科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文革之前我国有极少数医生也开展过双眼皮等美容手术,但是接受这类手术的必须是演员等特殊职业者,并且要获得组  相似文献   
156.
皮肤软组织血管内皮瘤——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血管瘤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取2月~18月小儿增殖期血管瘤标本原代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hemangioma endothelial cells,HEC)。将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X)作用于3~5代生长旺盛的HEC,以MTT法筛选有效浓度。以有效浓度的DX作用于HEC,在不同时相点光镜下观察HEC形态,MTT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量。结果:DX作用后,光镜下见内皮细胞发生坏死改变。MTT结果示吸光度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示G2期百分率增多,Real-time PCR检测示MMP-2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地塞米松可有效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分泌MMP-2,从而抑制了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8.
目的:观察血管钠肽对皮瓣碾压撕脱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方法:39只sD大鼠用皮肤碾压撕脱伤模型机制作背部3cm×9cm大小碾压撕脱皮瓣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1ml/kg腹腔注射组,血管钠肽0.1mg/kg静脉注射组,地塞米松5mg/kg腹腔注射组,每纽13只动物。各组给药时间点为术后2h、1天、2天和3天。大鼠的血清于术后12h、1天、2天和3天收集,用以体外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的检测。术后7天观察皮瓣成活面积。结果:各组皮瓣成活面积:生理盐水组37.42%±4.36%,血管钠肽组49.96%±2.32%,地塞米松组43.16%士4.13%:各组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生理盐水组(6.65±0.09)μg/ml,血管钠肽组(5.50±0.11)μg/ml,地塞米松组(5.95±0.09)μg/ml。血管钠肽用药组术后7天皮瓣成活面积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内皮细胞通透性也较其它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钠肽可以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进而增加碾压撕脱皮瓣的成活面积。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应用瓦合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面中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洞穿性缺损的方法。方法:对下睑、内眦等面中部复发肿瘤进行扩大根治切除。对于切除肿瘤后形成的洞穿性缺损,应用瓦合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应用瓦合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面中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洞穿性缺损9例,肌皮瓣全部成活,外形良好。术后半年复查未见局部复发。3例患者于术后半年接受皮瓣去脂术。结论:应用瓦合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面中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洞穿性缺损成功率高,可达到功能和外形同时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探寻乳房下部瘢痕挛缩的较佳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00年7月-2007年7月笔者单位收治的9例乳房下部瘢痕挛缩女性患者,行乳房周围皮肤扩张术.扩张器埋置切口多选择在乳房下部瘢痕处,置入部位以乳房周围侧胸部、胸部中央剑突附近为佳,且侧胸部置入时尽量使扩张器位置向上,与乳房上级水平齐平.扩张器埋置层次在深筋膜下及腺体表面.Ⅱ期充分松解挛缩的瘢痕,使腺体及乳房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将扩张后皮瓣设计成直接推进或易位皮瓣修复缺损,或直接拉拢缝合封闭创面. 结果 除1例患者皮瓣尖端4.0 cm×3.0 cm范围发生血运障碍,经植皮后创面愈合外,其余8例皮瓣均成活,创面愈合;所有患者乳晕、乳头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其中3例6个月~2年后复诊,效果满意. 结论 应用扩张后皮瓣修复乳房下部瘢痕挛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