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目的 总结16例药物性胆囊结石CT影像特征.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药物性胆囊结石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影像诊断分析,总结药物性胆囊结石CT影像特征.结果 药物性胆囊结石有其特有的征象,可与真性胆囊结石相鉴别,从而减少CT及临床误诊,并减少医疗纠纷.结论 CT对药物性胆结石可基本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究重症手足口病致死病例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点,为手足口病的诊断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7例重症手足口病致死患儿的临床、尸体解剖、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致死患儿主要症状为手足口皮疹、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嗜睡、呼吸困难、咳痰等,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多部位脑炎、脊髓炎、脑脊膜炎及肺水肿等。结论:手足口及臀部皮疹、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嗜睡及呼吸困难、咳痰为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多部位脑炎、脊髓炎、脑脊膜炎为其重要的病理学特点;重症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但消化系统症状不明显,病理变化仅为轻微的炎症。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诊断胰头-壶腹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胰头癌20例、壶腹癌5例、胆管下段癌5例、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2例的螺旋CT表现。结果2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胆道系统低位梗阻,29例CT图像能明确胰头-壶腹区肿块,能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螺旋CT对胰头-壶腹部肿瘤的有一定的优势,MSCT后处理技术的对胰头-壶腹部肿瘤直接征象的显示明显提高,能够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研究乳腺癌及癌旁增生组织中p16INK4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 对46例乳腺癌、22例癌旁增生组织及7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和RB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16INK4a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应检测.结果 乳腺癌、癌旁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23.9%(11/46)、18.2%(4/22)、1/7;RB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10.8%(5/46)、9.1%(2/22)、0(0/7);肿瘤组织、癌旁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基因、RB基因甲基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乳腺组织、癌旁增生组织、乳腺癌中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60.8%(28/46)和81.8%(18/22),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相关(P<0.05);肿瘤组织中p16INK4a甲基化状况与其蛋白表达、肿瘤分级、ER表达阴性具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年龄均不相关;RB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级、肿瘤大小、ER表达及年龄均无相关性,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p16INK4a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作用有限,但在肿瘤的演进中发挥作用;RB基因甲基化检测对于分析乳腺癌进展及预后情况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p16INK4a基因甲基化是p16INK4a蛋白失表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5.
郭建国  王慧娟  赵静  张金平  李莉  龚淼  李陈莉 《河北医药》2009,31(24):3348-3349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人胚发育过程中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及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揭示神经元生长发育过程的机理,进而探讨神经发育与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关系,为预防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拟采用收集的3、4、5、6、7个月不同胎龄的大脑组织标本,分别从胎儿大脑皮质,以中央前回为界取第一运动区,利用电镜超薄切片技术观察人胚胎不同月龄大脑皮质神经元及突触的超微结构。结果随胎龄增加,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突起数量增多,长度增加,各种细胞器逐渐增多,其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突触结构也趋于成熟。结论6、7个月龄是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发生先天性畸形的危险时期。  相似文献   
126.
郭建国  李韶雪 《陕西中医》2010,31(7):865-865
目的:观察益气固表,培补肾元类中药,治疗气虚感冒的疗效。方法:自拟玉屏地黄汤(白术、黄芪、防风、熟地、山药、山茱萸、玉竹、紫苏、炙甘草)治疗本病50例。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本方法有益气固表,培补肾元,兼以解表之功。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家兔坐骨神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制备,并观测其生物相容性,为临床应用ECM修复神经干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本室改良的NaOH消蚀技术,制备去除细胞成分的家兔坐骨神经ECM支架,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将制备的ECM包埋于同种异体家兔背部肌肉组织中,术后不同时间取出,行大体及光镜下组织学观察,检测其有无排异反应及周围血管长人情况。结果 ①经NaOH消蚀法处理的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成分被完全消蚀掉,神经外膜、神经柬膜和神经内膜仍保持原有的构筑特征。②肌肉包埋后,宿主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向ECM内生长,形成较多富含红细胞的血管,并可引导再生细胞定向排列。结论 本室改良的NaOH消蚀法制备的周围神经ECM神经膜管结构保存完好,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可引导再生细胞定向排列。  相似文献   
128.
郭建国  何毅 《四川中医》2000,18(5):50-51
蕈样肉芽肿,是一种发于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临床罕见。近期笔者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进修时遇见一例,在艾儒棣教授的指导下,按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沈××,女。 46岁, 1999年10月 22日就诊。6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上臂内侧出现集簇成团的红色丘疹,瘙痒,数日后泛发全身,以斑疹、丘疹为主,抓后流滋。某院诊断为“湿疹”,并予治疗(用药不详),仍然反复发作。5个月前,患者右侧腋下又现红斑、丘疹,数日后泛发于全身,以头面、耳后、胸背为重,伴瘙痒,皮损多形性,呈红…  相似文献   
129.
支气管哮喘与细胞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的慢性呼吸道炎症,对各种免疫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提高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究血必净联合氨溴索肺泡灌洗治疗 ICU 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力学、肺功能变化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0年 7 月至 2022 年 11 月在我院ICU采用 120 mg盐酸氨溴索肺泡灌洗联合 2 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治疗的 30 例SP患者作为对照组.按 1:1 比例选取采用 100 mL血必净静脉滴注联合氨溴索肺泡灌洗治疗的 30 例SP患者作为试验组.两组疗程均为 2 w.在治疗前后采用有创呼吸机测定两组呼吸力学指标,采用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两组肺功能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炎性标志物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采用有创呼吸机检测的气道阻力(Raw)、呼气末正压(PEEP)值低于对照组、肺动态顺应性(Cdyn)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PSI、CPI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的炎性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可有效改善SP患者呼吸功能,促进其肺功能和炎性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