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61.
用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导入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延长细胞生存期并增强其增殖能力。将含有外源性hTERT基因的质粒导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RT-PCR检测hTERTmRNA在细胞内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hTERT蛋白,并观察转染后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结果:RT-PCR检测到转染后细胞内hTERT基因在mRNA水平稳定表达以及胞内存在的hTERT蛋白,细胞生存期延长,增殖旺盛,细胞生物学特征正常。因此,外源性hTERT基因表达可使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生存期延长、增殖旺盛,并保持正常细胞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份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和10份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VEGF和MMP-2表达情况.结果 51份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MMP-2表达分别为37份(72.55%)和31份(60.78%).10份正常乳腺组织均未见阳性表达.VEGF和MMP-2阳性表达在组织学Ⅰ、Ⅱ、Ⅲ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VEGF和MMP-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激素受体状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VEGF和MMP-2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二者之间存在某种调控关系,协同参与了乳腺癌的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63.
64.
患者,女,32岁,发育中等、智力正常。毛发正常,能正常出汗,无指(趾)发育不良。未见颌骨发育异常。口内为混合牙列,11、12、14、16、17、21、22、24、25、26、31、32、33、34、36、41、42、43、46萌出在位。75、85滞留。13、15、18、23、27、28、35、37、38、44、45、47、48未见,曲面断层片未见其牙胚存在(图1)。14向远中90°扭转。75 III °松动,远中邻牙合面龋洞,无遗传病、传染病和严重感染等病史,无拔牙史。  相似文献   
65.
我们通过将浓缩后的液态胶原一软骨细胞复合液注入到铸模中,经体外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透明软骨样组织。  相似文献   
66.
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在裸鼠体内再造膀胱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在裸鼠体内再造膀胱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犬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别接种于预制成囊样结构的聚乳酸-聚羟乙酸(PLGA)聚合物支架材料的内、外两侧表面,形成细胞-支架材料复合体,体外37%℃培育48h后植入到裸鼠背部皮下,20、40和60d时分别取材,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细胞-支架复合体经体内培育20-60d,在外观上形成了与支架材料形状基本一致的新生组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其外壁由多层的平滑肌细胞构成,内壁由数层移行上皮细胞层构成,在组织结构上类似于正常膀胱壁。结论:在裸鼠体内构建了具有膀胱结构的基本特征的膀胱器官,提示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膀胱器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检测DSP、DMP1、CBFA1、BMP2在大鼠牙髓干细胞中的表达,为大鼠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DSP、DMP1、CBFA1、BMP2在大鼠牙髓干细胞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然后采用矿化液对大鼠牙髓干细胞进行诱导,并对诱导后细胞进行DSP、DMP1表达的检测。结果大鼠牙髓干细胞DMP1仅个别细胞阳性表达,DSP少量细胞阳性表达,CBFA1、BMP2为阳性染色。经矿化液诱导后,大鼠牙髓干细胞DSP染色出现部分细胞强阳性,DMP1出现阳性结果。结论CBFA1、BMP2阳性表达表明大鼠牙髓干细胞具有一定的未成熟性,而经过诱导后出现牙本质特异性DSP的表达,表明大鼠牙髓干细胞可以被诱导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68.
目的:检测釉质溶解素(enamelysin)mRNA在人和大鼠牙胚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结果:人牙胚钟状早期未见釉质溶解素mRNA;钟状晚期,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表达阳性。釉质溶解素mRNA在大鼠牙齿发育早期表达阴性,在钟状晚期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表达阳性。结论:釉质溶解素m RNA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有时空特异性,提示它可能参与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9.
口服壳聚糖胰岛素纳米粒的制备及其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口服壳聚糖胰岛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降血糖作用.方法以壳聚糖为包被材料,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胰岛素纳米粒,用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形态和粒径,以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研究胰岛素纳米粒口服后对健康和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多呈球形,粒径为220.6±15.9nm,胰岛素包封率为75.4%±3.2%,载药量为19.5%±2.6%.降血糖实验表明健康大鼠在灌胃(25U/kg)后6~12h内,血糖浓度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在灌胃(25U/kg)后6h血糖开始下降,这种降血糖作用可维持9h以上,其中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的时间可达7h.结论壳聚糖胰岛素纳米粒对健康和糖尿病大鼠都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