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6篇 |
临床医学 | 85篇 |
内科学 | 17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88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6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322.
323.
目的回顾性研究HLA-A、B、DR相合时.HLA-Cw配合程度与BMT/PBSCT术后aGVHD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P技术检测16对亲缘供、受者和4对无关供、受者HLA-Cw基因型,结合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aGVHD发生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亲缘BMT/PBSCT中Cw基因完全相合组与Cw基因错配组术后aGVHD发生率分别为83%(10/12)、75%(3/4);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16.7%(2/]2)、25%(1/4);死亡率分别为8.3%(1/12)、25%(1/4)。两组间aGVHD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无关供、受者中3对Cw基因全相舍,术后发生Ⅱ度aGVHD2例,Ⅲ度aGVHD1例。1对为Cw基因半相合,术后出现Ⅲ度aGVHD。2例死于疾病复发,1例死于aGVHD。HLA-A、B、DR相合时,亲缘及无关供、受者间Cw全相舍几率均为75%。结论亲缘遗传背景下HLA—A、B、DR全相舍时Cw错配对BMT/PBSCT术后aGVHD发生无显著影响,无关供、受者Cw错配可能对严重aGVHD的发生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324.
NK细胞免疫编辑后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 HLA I类分子和MICA/MICB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与表达NKG2D配体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混合培养24h时CNE2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及MHCI类链相关分子(MICA/MICB)的变化及编辑前、后的CNE2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差异.方法:PCR-SSP法检测NK细胞KIR分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编辑前的CNE2细胞(单纯培养的CNE2细胞),编辑后的CNE2细胞(NK细胞与CNE2细胞10∶1混合培养24h)表面HLAI类分子及MHCI类链相关分子(MICA/MICB)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测定3例健康者的NK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编辑前、后的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编辑前、后的CNE2细胞表面MICA/MICB的表达率分别为(88.67±2.81)%和(34.53±3.1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编辑前、后的CNE2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表达率分别为(99.77±0.12)%和(97.80±0.87)%,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对编辑前、后的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10∶1时分别为(26.96±1.47)%和(6.60±0.8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靶比20∶1时分别为(35.74±3.59)%和(11.57±2.0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NE2细胞与NK细胞持续性接触24h,CNE2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表达无改变,MI-CA/MICB表达下调,导致编辑后的CNE2细胞激发NK细胞杀伤活性下降.本研究初步证明了NK细胞对编辑后的肿瘤细胞杀伤活性下降的分子基础,同时为我们如何提高NK细胞的杀伤活性提供了新的干预的靶点. 相似文献
325.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是否能增强IL-15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锥虫蓝拒染法、CCK-8法检测NCTD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CTD对KG1a细胞周期的影响,LDH释放法检测IL-15活化的PBMC(IL-15-PBMC)对NCTD处理后KG1a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KG1a细胞表面NKG2D(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配体的表达。结果:NCTD有效抑制白血病KG1a细胞的增殖,呈时间(r=0.398,P=0.000)和剂量依赖性(r=0.861,P=0000),并阻滞KG1a细胞周期于G2/M期;4 μg/ml 以下的NCTD对IL-15-PBMC没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当效靶比为10 ∶1和20 ∶1时,IL-15-PBMC对0.125 μg/ml NCTD处理后KG1a细胞的杀伤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志愿者A:(37.44±5.78)% vs (9.33±1.69) %, (38.33±3.07)% vs (16.75±1.20)%;P<0.05\]。NCTD不影响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NCTD能增强IL-15-PBMC对白血病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有关。 相似文献
326.
分子靶向-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分子靶向药物和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有机结合的新治疗模式,该模式建立在NK细胞活化性信号通路(NKG2DNKG2DLs) 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受配体可调控性的理论基础之上。分子靶向药物在其中扮演双重角色,除了药物本身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外,还作为“刺激诱导”源,诱导肿瘤细胞表达免疫激活物NKG2DLs(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ligands),与NK细胞表面NKG2D(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结合,激活NK细胞的杀伤活性。NKG2D与NKG2DLs是NK细胞主要的活化性受、配体,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NKG2D主要表达于NK、CD8+T、γδT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参与适应性及固有性免疫应答。与NKG2D结合的配体(NKG2DLs)广泛低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而在正常组织细胞几乎未见表达,靶细胞的NKG2DLs表达水平直接关系到免疫效应细胞(NK、DC、CTL细胞等)对其的杀伤活性。NKG2DLs的转录与表达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分子靶向药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高表达NKG2DLs,NK细胞对高表达NKG2DLs的肿瘤细胞有较高杀伤活性,而对正常组织无杀伤作用,具有杀伤靶向性;NKG2DLs的高表达也增强了肿瘤细胞对其他免疫效应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子靶向药物联合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将使肿瘤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预示了肿瘤生物治疗新的发展方向——分子靶向-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新模式的来临。 相似文献
327.
目的:探讨体内条件下舒尼替尼对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NKG2DLs(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ligands)表达的诱导作用,及其对N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ABCG2highCNE2/DDP和ABCG2lowCNE2/DD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如下8组:A、E组分别接种ABCG2high、ABCG2lowCNE2/DDP细胞,B、F组分别接种舒尼替尼处理的ABCG2high、ABCG2lowCNE2/DDP细胞,C、G组分别接种ABCG2high、ABCG2lowCNE2/DDP细胞后再输注NK细胞;D、H组接种舒尼替尼处理的ABCG2high、ABCG2lowCNE2/DDP细胞后再输注NK细胞。检测各组裸鼠成瘤时间、成瘤率、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NKG2DLs的表达。结果:A、B、C、D和E、F、G、H组肿瘤出现时间分别为(5.43±1.00)、(8.50±035)、(1110±1.25)、(13.56±1.23) d和 (9.00±1.00)、(12.30±0.78)、(14.50±0.50)、(17.25±0.77) d,其中舒尼替尼与NK细胞联合处理组(D 和H 组)成瘤时间最晚(P<0.01)。A、B、C、D和E、F、G、H组肿瘤质量分别为(2.63±089)、(1.00±003)、(065±0.08)、(0.21±0.27) g和(2.79±0.83)、(1.18±0.77)、(0.96±0.50)、(0.86±0.82) g,其中舒尼替尼与NK细胞联合处理组肿瘤质量最小(P<001);舒尼替尼与NK细胞联合处理的D组和H组的抑瘤率分别为92%和69%。舒尼替尼上调移植瘤组织中NKG2DLs的表达,且ABCG2highCNE2/DDP细胞移植瘤中的NKG2DLs表达率高于ABCG2lowCNE2/DDP细胞。结论:舒尼替尼可在体内诱导CNE2/DDP移植瘤组织表达NKG2DLs,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28.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组分(Naja Naja Actra Venom Component,NNAVC)对KG1a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 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应用不同剂量的中华眼镜蛇毒组分作用于KG1a 细胞后,采用MTT 法测定其对KG1a 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中华眼镜蛇毒组分对KG1a 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中华眼镜蛇毒组分可以明显的抑制KG1a 细胞的增殖。在0.7 μ g/mL 至1.2 μ g/mL 的浓度范围内,中华眼镜蛇毒组分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显微镜镜下观察KG1a 细胞经中华眼镜蛇毒组分作用6h 后状态开始发生变化,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逐渐出现体积变小、变形、胞内空泡、细胞固缩等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中华眼镜蛇毒组分作用后,能够将KG1a 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G0/G1 期,而处于G2/M期的细胞含量减少。结论:中华眼镜蛇毒组分对KG1a 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调节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 期,减少G2/M期的细胞含量,提示影响细胞周期进程可能是中华眼镜蛇毒组分对KG1a 细胞的发挥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9.
目的 探讨鼻咽癌CNE2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表型和NKG2D配体的表达情况,进一步了解其对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NKG2D的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在K562、CNE2细胞的表达情况。PCR-SSP法分析CNE2细胞HLA-A、B、Cw分型和NK细胞KIR分型。LDH释放法测定5例健康者NK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K562、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20:1时观察抗NKG2D配体的单抗对NK细胞杀伤K562、CNE2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CNE2细胞表达MICA、MICB、ULBP2,不表达ULBP1、ULBP3。K562细胞表面表达MICA、MICB、ULBP1、ULBP2、ULBP3。5例健康者NK细胞抑制性KIR与CNE2细胞表面的HLA-Ⅰ类分子之间存在错配。效靶比5:1、10:1、20:1、30:1时NK细胞对K562、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29.02±0.45)%、(10.50±2.17)%;(44.43±1.36)%、(27.68±1.47)%;(57.82±1.35)%、(36.99±3.13)%:(71.24±2.36)%、(55.00±2.20)%,在各效靶比时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较CNE2细胞明显增强(P=0.000);在效靶比20:1时anti-MICA、anti-MICB、anti-ULBP1、anti—ULBP2、anti-ULBP3可明显抑制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阻断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anti—MICA、anti—MICB、anti—ULBP2可明显抑制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阻断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anti—ULBP1、anti—ULBP3不能阻断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 NKG2D配体影响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提高NKG2D配体的表达有可能提高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30.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足叶乙甙增强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确定足叶乙甙的工作浓度,以该浓度进行化疗或与热疗的联合,选择温度40℃及42℃,体外作用于K562。作用前及48小时,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MTT法检测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观察热疗联合足叶乙甙的抗肿瘤效果。结果:作用48小时IC50的药物浓度作为实验的工作浓度。单纯40℃、42℃热疗60分钟对K562细胞系有抑制作用(P<0.01),并随温度增高而增强;单纯化疗对K562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各热化疗组对K56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热疗组、化疗组及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疗联合足叶乙甙能增强对K562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并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