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4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平扫及增强CT表现.结果 GIST发生于小肠8例,胃部4例,肠系膜1例.肿块向腔外生长者居多,多呈圆形或椭圆形.13例中,良性5例,其中4例直径小于5 cm,密度多均匀,边界清,强化均匀;恶性8例,其中7例直径大于5 cm,密度多不均匀,内部有单发或多发坏死,边界多不清,强化不均匀,4例出现转移.结论 GIST的CT表现没有特异性,但MSCT对其定位准确,对肿瘤良、恶性的判别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2.
MR弥散加权成像在兔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讨MR弥散加权成像(MR-DWI)检测早期肝纤维化及定量肝纤维化程度的能力。方法对以CCl4导产生的肝纤维化模型兔和对照兔行MR常规扫描及DWI检查,以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为基础将其划分为无肝纤维化组(S0)、轻中度纤维化组(S1-2)和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S3~S4),在b取300、600、1000s/mm^2,比较各组DWI图像信号强度(SI)、表观弥散系数(ADC)和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的变化情况。结果在b取300、600s/mm^2无肝纤维化组、轻中度纤维化组和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的SI与EADC值依次升高,ADC值依次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在b取1000s/mm^2,仅SI值随肝纤维化组别升高而升高(P(0.01)。b取300s/mm^2,ADC与EADC值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实验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时肝内水分子弥散受限,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增高,水分子弥散能力逐渐减低。在选择合适b值的情况下,MR-DWI可成为检测早期肝纤维化及定量肝纤维化程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3.0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与磁共振容积测量(vMR)对儿童局灶性颞叶癫痫(fTLE)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材料与方法:对30例经24小时动态脑电图确诊的fTLE患儿(年龄5~14岁,平均8.5岁)行3.0T 1H-MRS分析及vMR测量,并以随机的30名儿童(年龄5~14岁,平均8.8岁)对照,计算患者组双侧海马区代谢产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及海马容积、对照组任一侧海马NAA/Cr及容积,比较患儿病灶侧与病灶对侧、病灶侧与对照组、病灶对侧与对照组之间有否差异。分析癫痫发作频率等临床相关因素与海马萎缩的相关性。结果:患儿病灶侧海马区NAA/Cr(1.47±0.24)较病灶对侧(1.79±0.35)及对照组(1.81±0.27)明显减低,而病灶对侧NAA/Cr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患儿病灶侧海马容积(2.75±0.35)较病灶对侧(3.06±0.46)和对照组(3.11±0.17)亦明显减小(对照组NAA/Cr值及海马容积参考值范围为标准)。此外,fTLE患儿癫痫发作频率与病灶侧海马容积缩小不具有相关性,而热惊厥史对海马体积具有显著影响。结论:3.0T 1H-MRS及vMR测量对儿童局灶性颞叶癫痫病灶具有定位作用,并且能够定量反映患儿海马代谢性异常及形态学改变,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4.
基于QCT数据无体模CAD股骨颈BMD测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开展基于QCT数据应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无体模软件对股骨颈骨密度(BMD)测量的研究,对比分析有体模QCT BMD测定方法、DXA方法,旨在能够应用无体模CAD软件开展QCT BMD测量、建立大样本数据库。材料与方法:53例健康志愿者年龄38~70岁,平均57岁。其中男10例,女43例。所有志愿者经胸片、心电图检查及问诊排除有骨质疏松外的其它系统疾病。研究对象均行自第5腰椎至股骨小转子下方(包括双股骨上段)CT扫描(Philips brilliance 64排)。CT扫描时均垫有四标样体模置于体检者骨盆部后方。应用OsteoCAD1.2软件完成无体模竖脊肌组、股内侧肌群组、股外侧肌群组BMD测定,和有体模BMD测定、DXA BMD测定。应用SPSS 10软件分析无体模QCT测定和有体模BMD、DXA BMD测定Linear Regression方法相关分析。结果:无体模竖脊肌组、股内侧肌群组、股外侧肌群组BMD测定结果与有体模BMD测定、DXA BMD测定Linear Regression方法相关分析结果如下:①竖脊肌法测定股骨颈各BMD与有体模、DXA相关性结果:松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74,整体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56,皮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04,DXA测量的BMD与两种方法测量的松质骨BM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6、0.911。②内侧肌群法测定股骨颈各BMD与有体模、DXA相关性结果:松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67,整体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43,皮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870,DXA测量的BMD与两种方法测量的松质骨BM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6、0.868。③外侧肌群法测定股骨颈各BMD与有体模、DXA相关性结果:松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76,整体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55,皮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886,DXA测量的BMD与两种方法测量的松质骨BMD的相关系数均为0.906。结论:基于QCT数据应用CAD无体模软件具有与有体模方法和DXA方法相同的测量BMD的能力,其中采用便捷的股内侧肌、股外侧肌作为内部参考具有与竖脊肌相近的结果,能够为医生提供BMD的参考信息,可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健康普查。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估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儿静息状态下全脑功能连接异常。方法 对31例CFS患儿(实验组)以及34名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应用REST软件包进行后处理。两两计算脑区间自发BOLD变化相关系数的z值。应用双尾t检验比较各自的z值来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中共发现15个显著的功能连接异常,其中7个脑区功能连接增强,分别为右侧丘脑-右侧内侧前额叶皮层、右侧岛叶-右侧前扣带回皮层、右侧丘脑-右侧岛叶、右侧丘脑-右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右侧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右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左侧丘脑-左侧内侧前额叶皮层、左侧丘脑-左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8个脑区功能连接减弱,分别为右侧丘脑-右侧前扣带回皮层、右侧丘脑-右侧壳核、右侧前扣带回皮层-右侧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右侧前扣带回皮层-右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右侧岛叶-右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左侧丘脑-左侧壳核、左侧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左侧岛叶、左侧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左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结论 内侧前额叶皮层、岛叶、躯体感觉皮质、前扣带回皮层之间的脑区功能连接异常有可能与CFS的发病和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应用18FDG-PET/MR一体机观察宫颈鳞状细胞癌ADC值与FDG-PET标准化摄取值(SUV)的相关性。方法 对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行盆腔PET/MR检查。采用随机自带软件,利用轴位像对PET图像、ADC图及T2WI进行自动配准,并在同一层面勾画ROI,测量感兴趣体积(VOI)内肿瘤最大SUV(SUVmax)和平均SUV(SUVmean)、最小ADC值(ADCmin)和平均ADC值(ADCmean)。结果 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的ADCmin与SUVmax、ADCmin与SUVmean、ADCmean与SUVmax、ADCmean与SUVmean均无明显相关性;中-高分化和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上述ADC和SUV指标间亦无明显相关性。中-高分化与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ADC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49)。结论 ADC和SUV是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相互独立的指标。恶性程度分级评价中,ADC可能较SUV敏感。  相似文献   
27.
目的: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主要的转移方式,影响手术治疗疗效和预后,本研究旨在评估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判断胰腺癌转移性淋巴结方面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1月39例胰腺癌伴胰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常规MR加DWI检查,手术行胰腺癌根治术并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对照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转移性和反应增生性淋巴结,测量淋巴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短径,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淋巴结ADC值及短径对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9例胰腺癌患者共获取部位明确的淋巴结65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28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37枚。转移性淋巴结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呈等或高信号;其ADC值分别为(1.55±0.21)×10^-3mm^2/s和(1.84±0.20)×10^-3mm^2/s,短径分别为(12.85±2.78)mm和(10.13±1.85)mm,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取最佳分界值为1.68×10^-2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1%和77.8%。结论:3.0TMR—DWI有利于胰腺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ADC值诊断胰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度高于短径。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的腮腺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SS患者13例行腮腺CT扫描,选取14例无腮腺疾病及口干症状行颈部CT扫描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腮腺的密度是否均匀、脂肪密度的有无、腺体实质的密度、钙化的有无。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腮腺实质的CT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对照组腮腺呈均匀低密度。病例组双侧腮腺密度不均,可见弥漫性脂肪组织浸润,呈点片状、网格状、斑片状甚至几乎完全取代腮腺实质;腮腺实质密度增高。5例10个腮腺内见弥漫性分布的多发点状钙化。病例组和对照组腮腺实质的平均CT值分别为(-3.42±24.11)HU和(-25.43±20.32)HU,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4,P=0.001)。结论:SS患者腮腺密度不均,出现弥漫性脂肪组织浸润和腮腺实质密度增高为特征性的CT表现,并可出现特征性的弥漫性点状钙化。CT可以作为SS的一种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9.
应用自制声学造影剂经静脉心肌造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进行心肌造影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超声粉碎仪振荡 5 %白蛋白和低分子右旋糖酐 (4 0 )混合溶液 ,加入全氟化碳 (C3 F8)气体自制声学造影剂 ;应用HP 5 5 0 0超声诊断系统 ,选择左室短轴乳头肌切面 ,采用Contrast程序 ,双触发间歇二次谐波成像 ,对 14条正常犬进行 32次经静脉心肌造影 ,应用自编Mat lab软件可以定量进行心肌造影强度分析。结果  32次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后 31次获得满意的心肌显影。左室各壁心肌显影最大视频密度值为 4 9.4± 17.3至 117.3± 2 3.4 ,明显高于本底对照 (18.6± 8.11至 86 .3± 15 .6 6 ,P <0 .0 1)。结论 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可以成功地进行心肌造影并可对心肌显影强度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30.
背景:采用磁共振灌注成像来研究腰椎放疗后短期内微循环改变的情况,对于研究腰椎微循环特点、制定放疗计划、判断疾病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采用磁共振灌注成像的方法,观察兔腰椎放疗后的急性期微循环改变。方法:将15只家兔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进行腰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扫描,24h后进行腰椎局部放疗。在3组家兔腰椎部分分别进行500cGy,1000cGy和1500cGy不同剂量的放疗。放疗7d后,对3组家兔再次进行腰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扫描。运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最大增强值、峰值增强率和增强斜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500cGy组放疗后最大增强值增加(P<0.05);1000cGy组最大增强值和增强斜率增加(P<0.05);1500cGy组最大增强值、峰值增强率及增强斜率均增加(P<0.05)。结果证实,采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可观察到放疗后家兔腰椎急性期微循环灌注增加,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