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4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比较MR弹性成像(MRE)及动态增强成像(DCE-MRI)诊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EV)的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MRE及DCE-MRI检查的肝硬化患者59例,记录血小板计数(PLT),测量肝弹性值(HS)、脾弹性值(SS)和MR增强视觉分级相关指标;以内镜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相关指标诊断GEV的价值。结果 PLT、HS、SS及MR增强视觉分级与肝硬化GEV分级具有相关性(rs=-0.317、0.436、0.682、0.703,P均<0.05)。诊断有无GEV时,SS的AUC略高于MR增强视觉分级、HS、PLT (AUC分别为0.880、0.795、0.744、0.635),其中SS与PLT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诊断中重度GEV时,MR增强视觉分级的AUC略高于SS、HS、PLT (AUC分别为0.893、0.816、0.713、0.665),其中MR增强视觉分级与HS、PLT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02)。联合SS及MR增强视觉分级,鉴别诊断有无GEV及中重度GEV的敏感度分别为94.16%、96.83%。结论 MRE可有效预测GEV及其严重程度,与DCE-MRI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探讨PET/CT定性及半定量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20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BMI指数、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血清SCC水平、PET/CT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原发灶SUVmax行单因素分析,并对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分析;计算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记录淋巴结SUVmax值(SUVmaxLN)及其与原发灶、肝脏、腹主动脉SUVmax的比值(SUVmaxL/T、SUVmaxL/H、SUVmaxL/A)。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指数、病理类型、浸润深度、FIGO分期、血清SCC水平、PET/CT提示淋巴结转移以及原发灶SUVmax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SCC水平、肿瘤浸润深度、PET/CT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原发灶SUVmax值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54.90%(28/51),特异度为91.61%(142/155),准确率为82.52%(170/206)。SUVmaxLN=4.19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传统界值(SUVmax=2.5)。与SUVmaxLN相比,以SUVmaxL/T、SUVmaxL/H、SUVmaxL/A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SCC水平、肿瘤浸润深度、PET/CT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原发灶SUVmax值是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ET/CT在定性及半定量评价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用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汇集自2014年以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收治的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12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成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及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统计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讨论支架的通畅情况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12例(100%),2例支架未开通,其中1例并发穿刺点出血,1例并发呕血.10例患者接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0个月(2~1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8.0个月(2~15个月).术后3、6和9个月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7/9、7/9、5/8和3/6.门脉支架平均通畅时间7.5个月(0~15个月).术后3、6和9个月、1年门静脉通畅率分别为7/9、6/9、5/8和3/6.随访期内共8例患者行后续TACE治疗,共行TACE 18例次,术后肝功能稳定.结论 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可以降低癌栓分级、维持支架通畅、保证门脉供血、扩大TACE适应证,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具有较大的综合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胰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到目前为止,CT是诊断胰腺疾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主要依靠胰腺形态的改变和病灶与胰腺之间的密度差异,对肿瘤血供的观察仍有局限性,不能全  相似文献   
15.
短期反复行GS-TAE治疗伴动门脉瘘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短期反复行明胶海绵肝动脉栓塞术对伴动门脉瘘的肝细胞癌的疗效。资料与方法:经CT、MRI诊断肝细胞癌,血管造影确认均有动门脉瘘形成的患者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将明胶海绵碎块与抗癌药混合并行肝动脉栓塞术,明胶海绵颗粒直径均选择在0.5~1mm之间,栓塞次数3~5次,栓塞间隔3~5周。结果:12例治疗后癌灶范围缩小(85.7%),全部14例A-P shunt消失,患者生存时间4~26个月。9例同时伴有门脉癌栓,治疗后8例门脉癌栓缩小或回缩(88.9%),其中1例门脉癌栓甚至完全消失。结论:短间隔反复明胶海绵肝动脉栓塞术是治疗伴动门脉瘘的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本世纪初的20年里,冠状病毒科病原体导致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性流行,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灾难。本文聚焦上述冠状病毒科病原体导致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检查的价值及限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表现,与其他常见病毒性肺炎的影像鉴别,有助于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增强设备使用的科学性,提升放射科医生的诊断能力,助力临床尽早识别病原体,有效评估疗效及预后,从而助力影像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比较神经性关节病的X线、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CT及MRI对神经性关节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例神经性关节病的综合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及CT检查,其中4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可见临近关节的骨端密度增高,且密度不均,关节面不规则、硬化。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关节腔内可见多发游离体,关节畸形。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其内可见钙斑。可见轻度骨膜反应。CT对于关节腔内多发游离体、关节腔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显示优于X线。CT可区分高密度影是关节腔游离体还是软组织内钙化或关节囊钙化。MRIT1WI可见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关节软骨破坏消失,关节腔内有境界清楚信号均匀的低信号影。临近关节的骨髓信号减低且信号不均,其内有小囊状高信号。T2WI显示关节腔积液呈均匀高信号,于高信号的关节腔积液内可见不规则极低信号影。结论:X线是诊断神经性关节病的首选和基本方法。CT可清楚显示病变关节的内部改变,有助于确定诊断,CT与X线结合对于诊断神经性关节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MRI是对X线和CT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3.0T磁共振全心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初步评价三维(3D)全心方法冠状动脉造影在3.0T磁共振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采用3D分段k空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urbofieldecho,TFE),实时呼吸导航门控技术,心电向量(VCG)R波触发门控技术,在3.0T磁共振对1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MRCA)检查。结果左主干和左前降支(LM LAD)、左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血管长度(mm)分别为98±16、56±9、108±29;血管直径(mm)分别为2.6±0.4、2.4±0.3、2.6±0.3;左、右冠状动脉的信噪比(SNR)和强化噪声比(CNR)分别为35±12、19±6和23±5、18±3。结论初步研究显示全心方法MRCA在3.0T磁共振是可行的,能够显示冠状动脉的远段和管径较小的分支血管,显示了增强的信噪比。全心方法使冠状动脉定位采集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平扫及增强CT表现.结果 GIST发生于小肠8例,胃部4例,肠系膜1例.肿块向腔外生长者居多,多呈圆形或椭圆形.13例中,良性5例,其中4例直径小于5 cm,密度多均匀,边界清,强化均匀;恶性8例,其中7例直径大于5 cm,密度多不均匀,内部有单发或多发坏死,边界多不清,强化不均匀,4例出现转移.结论 GIST的CT表现没有特异性,但MSCT对其定位准确,对肿瘤良、恶性的判别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0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与磁共振容积测量(vMR)对儿童局灶性颞叶癫痫(fTLE)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材料与方法:对30例经24小时动态脑电图确诊的fTLE患儿(年龄5~14岁,平均8.5岁)行3.0T 1H-MRS分析及vMR测量,并以随机的30名儿童(年龄5~14岁,平均8.8岁)对照,计算患者组双侧海马区代谢产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及海马容积、对照组任一侧海马NAA/Cr及容积,比较患儿病灶侧与病灶对侧、病灶侧与对照组、病灶对侧与对照组之间有否差异。分析癫痫发作频率等临床相关因素与海马萎缩的相关性。结果:患儿病灶侧海马区NAA/Cr(1.47±0.24)较病灶对侧(1.79±0.35)及对照组(1.81±0.27)明显减低,而病灶对侧NAA/Cr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患儿病灶侧海马容积(2.75±0.35)较病灶对侧(3.06±0.46)和对照组(3.11±0.17)亦明显减小(对照组NAA/Cr值及海马容积参考值范围为标准)。此外,fTLE患儿癫痫发作频率与病灶侧海马容积缩小不具有相关性,而热惊厥史对海马体积具有显著影响。结论:3.0T 1H-MRS及vMR测量对儿童局灶性颞叶癫痫病灶具有定位作用,并且能够定量反映患儿海马代谢性异常及形态学改变,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