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96篇
  免费   1535篇
  国内免费   920篇
耳鼻咽喉   173篇
儿科学   129篇
妇产科学   140篇
基础医学   1143篇
口腔科学   362篇
临床医学   3913篇
内科学   2116篇
皮肤病学   212篇
神经病学   589篇
特种医学   9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877篇
综合类   7567篇
预防医学   3174篇
眼科学   301篇
药学   3062篇
  51篇
中国医学   3323篇
肿瘤学   800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669篇
  2022年   646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642篇
  2019年   705篇
  2018年   733篇
  2017年   465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667篇
  2014年   1369篇
  2013年   1353篇
  2012年   1475篇
  2011年   1619篇
  2010年   1508篇
  2009年   1424篇
  2008年   1437篇
  2007年   1390篇
  2006年   1276篇
  2005年   1225篇
  2004年   1137篇
  2003年   1034篇
  2002年   1002篇
  2001年   964篇
  2000年   756篇
  1999年   588篇
  1998年   532篇
  1997年   500篇
  1996年   499篇
  1995年   438篇
  1994年   398篇
  1993年   293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63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11篇
  1965年   13篇
  1964年   12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和足浴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糖尿病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划分为两组,联合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加足浴方案进行治疗,一般组患者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9例(90.48%),较一般组高28.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前联合组与一般组患者双下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之后联合组患者双下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幅度高于一般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用足浴浸泡疗法用于治疗糖尿病组疗效较好,建议在临床中进行大规模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睡眠护理。采用PSQI评分和WHOQOL-100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护理可有效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随着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而传统治疗方法如广泛性子宫切除和(或)放疗会使这些患者失去生育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使肿瘤治疗更加追求其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宫颈癌治疗中保留生育功能的观念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其治疗方法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就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24.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VP属中医学老年颤证范畴,近年来中西医学均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出发,对有关VP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正>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全面推进,特别是补偿、价格、薪酬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如何把这些单项改革措施形成合力并逐步推进?当前,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鼓点越锤越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如何试点先行、如何以点带面、如何全面开花?3月7日,在《中国卫生》杂志社、健康报社举办的"两会精英汇"上,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进行了观点交锋、智慧碰撞。  相似文献   
26.
27.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our dedicated neurovascular databank of patients, we reviewed 23 consecutive children who had 24 intracranial aneurysms. There were 14 boys and 9 girls with a mean age of 9.09 years ( range 1 - 14 years ). Result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children ≤ 14 years constituted 1.3% of all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and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 were the most frequent sites for aneurysms. About 58.3% of the aneurysms were complex, including dissecting, pseudoaneurysm, giant and fusiform aneurysm. 1/3 of all aneurysms were located in posterior circulation. Only 1 case had multiple aneurysms in this case series. Almost half of all cases presented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others presented with mass effect. 14 cases underwent endovascular treatment. 4 patients received microsurgical therapy. 5 cases did not receive microsurgical or endovascular therapy, 2 of them whose aneurysms spontaneously thrombosed during follow up. One boy with left vertebral artery giant aneurysm died after endovascular therapy owing to gradual thrombosis in basilar artery. Another child had poor outcome because of rerupture of aneurysm before operation. Whereas the majority had a favorable outcome. Conclusion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children had many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adults : ( 1 ) remarkable male predominance; ( 2 ) ICA and MCA were the most common sites for aneurysms; (3) high incidence of large, traumatic, infectious, dissecting and fusiform aneurysms. (4)For pediatric intracranial aneurysms, both microsurgical approaches an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were effective. Endovaacular therapy was the best choice for complex aneurysms.  相似文献   
28.
户淑荣  郭玉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210-2210
随着化疗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推广,尤其是近几年新的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应用,医务工作者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在对患者实施化疗的同时,可能会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甚至饮食吞入。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则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occupational injuries,OI)。有研究显示.肿瘤科护士的尿液中可以检测出抗癌药物环磷酰胺。护士孕前或孕期接触化疗药物时,会对胚胎及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并可能导致妊娠并发症(妊娠剧吐,妊娠贫血)及妊娠不良结局(自然流产,先天畸形)。因此,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在极易受化学药物污染的工作环境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9.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手段之一.目前临床用动静脉端端、端侧吻合的方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本组报告一种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动静脉套接内瘘术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药物的致畸作用与孕妇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国策,而受孕后期盼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是已婚妇女的自然心态。然而,妇女受孕后胎儿在母体内能否健康顺利的生长发育,则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母体的精神状态、营养及健康状况、药物治疗等。孕妇患病时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但应了解所用药物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孕妇本身的影响。临床所用不少药物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证明对胎儿可产生多种不利影响,如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畸胎、胎儿药物中毒及死胎或流产等。自20世纪60年代服用反应停(沙利度胺)后发生近万例儿童呈现海豹肢畸形的事故后,引起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