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NS5B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构建长度为1676bp(7261-9036bp,编码558aa)的HCV NS5B编码区cDNA,定向克隆到表达质粒pET16b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应用合成的多聚A或寡聚U为模板进行~3H-UTP掺入实验分析纯化蛋白的活性。结果 表达的NS5B蛋白分子量为65KD,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细胞内,改变部分表达条件未能减少包涵体的形成及可溶性蛋白的增加,该包涵体蛋白在6M尿素浓度、pH:10及500mM NaCl的溶液中完全溶解。~3H-UTP掺入实验表明纯化的蛋白具有RNA多聚酶活性并依赖多聚A的存在。结论 对NS5B蛋白生物学活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HCV的复制及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92.
SARS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染性强且病死率高,对社会生活及经济影响巨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全球病例8422,死亡率10.8%,医务人员感染占21%。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coronavirus)满足了从患病的宿主体内能分离到病毒;宿主细胞能够培养该病毒,病毒能够通过滤菌器;培养的病毒能够使相同的或相近的宿主产生类似的症状;能够从实验感染的宿主体内重新分离到病毒;能检测到针  相似文献   
93.
三氧(臭氧,O3)是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在空气中不稳定,常温常压下约45 min转化成氧气;具强氧化作用,能杀灭多种微生物;在工业、公共卫生、日常生活中广为应用。医用三氧是指臭氧在医学中的治疗应用,它要求三氧浓度必须是能够精确调控的。医用三氧是用医用纯氧通过三氧发生器产生的三氧与医用氧气的混合气体。医用三氧对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以下就医用三氧的基础研究及其在肝病等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与初步实践作一回顾。1医用三氧发展历史[1]1915年Wolff A用三氧局部应用治疗严重感染伤口;1932年外科医生Erwin Payr通过他的牙科医生Fisch EA…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的炎症程度是影响干扰素应答率的独立因素,本研究的目的 系从干扰素受体的角度来探讨其机制,此外了解外周血单核细胞干扰素受体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15健康对照、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另外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的干扰素受体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5例健康对照、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干扰素受体的表达量分别为(21.4060±4.7658)、(23.8365±3.3329)(P=0.374);另外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脏病理的炎症程度分为3组G1(5.6913±1.8422)、G2(7.4706±5.3572)、G3(25.1307±7.0700)(P=0.000).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干扰素受体的表达量与肝组织的病理炎症程度相关,可能是其对干扰素应答率高的原因,而外周血单核细胞干扰素受体的表达与HB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乙肝扶正排毒胶囊联合医用三氧对犬药物中毒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四氯化碳建立犬急性肝损伤模型:一次性腹腔注射50.0%(W/W)CCl4花生油溶液,0.9ml/kg体重.选择24只健康犬,随机分4个组(n=6),即模型组、齐墩果酸组、乙肝扶正排毒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造模前,齐墩果酸组(齐墩果酸片,10mg/d·kg体重,口服)、乙肝扶正排毒胶囊组(乙肝扶正排毒胶囊,0.2 g/d·kg体重,口服)、联合用药组(乙肝扶正排毒胶囊用法同前;三氧与纯氧混合气体,三氧浓度20μg/ml,150ml/次·只,直肠吹注,隔天一次)均给药30 d.分别观察各犬的全身情况、记录生存时间、测定血液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T/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氨(AMMO)、尿素氮(BUN)]、犬死亡时或存活15 d时取肝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联合用药组能控制犬的全身情况变化(活动性、精神、饮食、大小便等),提高生存率(P<0.05vs模型组),降低ALT、TBIL、PT值(P<0.05vs模型组或齐墩果酸组)和AMMO值(P<0.05vs模型组),使AST/ALT值维持在较为正常的水平.肝脏病理检查显示联合用药组的肝损伤程度较其他3组轻.结论 乙肝扶正排毒胶囊联合医用三氧能降低肝损伤实验犬的转氨酶、黄疸、血氨,延长生存时间,具有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PLC)住院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及诊疗现况,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方医院诊疗的PLC患者5390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HBeAg定性、HBV DNA定量、AFP定量、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PLC患者以男性为主(87.4%),中位年龄为53岁,HBV感染率为84.15%,AFP阳性(≥20 μg/L)率为65.63%;HBeAg阳性患者AFP阳性率为76.95% (671/872),高于HBeAg阴性患者的54.11%(685/1266)或HBV DNA阳性(≥1.0×103 IU/ml)患者的70.73 (1022/1445,P<0.01);患者年龄越小、肝功能越差、BCLC分期越晚,AFP阳性率越高(P<0.01);PLC病理学分型以肝细胞癌(HCC)为主(84.7%);BCLC分期以 C期(41.0%)和B期(31.0%)为主;仅10%PLC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在1051例PLC患者中,初治即接受MDT诊疗的56例(5.3%),而28例(2.7%)非初治患者接受了MDT诊疗;在常规治疗情况下,单次平均住院费用为28234元,而MDT治疗的平均住院费用为26307元,费用减少了6.83%。结论 PLC患者多并有慢性HBV感染,且发病住院时多为中晚期,MDT诊疗模式可以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特异性引物扩增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对该地区55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患者感染的HBV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其临床生化结果、病毒定量和肝组织病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基因型28例(51.0%),C基因型18例(32.7%),D基因型4例(7.3%),B+C型4例(7.3%),未分型1例(1.8%)。其中年龄大于30岁的26例患者B和C基因型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分别为(190.9±270.3)IU和(141.0±83.0)IU(t=0.532,P>0.05),肝脏病理炎症分级的平均秩次为10.4和11.8(Z=0.561,P>0.05),肝脏病理纤维化分期的平均秩次为10.5和11.7(Z=0.483,P>0.05),HBVDNA含量分别为106.8±1.4和108.5±1.1(t=2.989,P<0.05),HBeAg阳性数分别为2/12和8/9(Fisher’s精确概率P=0.002)。结论 广东地区HBV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两种基因型感染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病毒复制水平、HBeAg表达水平以及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在年龄大于30岁的CAH患者中,感染C基因型的HBV病毒复制水平和HBeAg表达水平比感染B基因型者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了解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在拉米夫定治疗早期的变化特点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且拉米夫定为初始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7例,雅培HBsAg Architect方法定量检测治疗基线和第12周血清HBsAg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确定HBV基因型。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第12周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中位数4.31log10拷贝/ml,P〈0.001)。总的血清HBsAg下降至基线的57.99%(P〈0.001),但主要发生在HBV基因B型患者(43例,P〈0.001),在HBV基因C型患者变化不明显(43例,P=0.378)。血清HBsAg和HBV DNA变化(基线和12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基因B型(Rs=0.577,P〈0.001),而在C型患者中不明显(Rs=0.068,P=0.686)。基线HBsAg水平低(比数比值为0.387,95%可信区间为0.188~0.794,P=0.010)和HBV基因C型感染(比数比值为4.083,95%可信区间为1.362~12.236,P=0.012)是导致32.2%(29例)患者血清HBsAg水平未下降的主要因素。结论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超过30%的患者血清HBsAg水平并没有随着HBV DNA复制水平下降而下降,HBV基因C型感染和基线HBsAg水平低是其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郭亚兵 《内科》2008,3(2):271-273
臭氧(ozone,O3)又称为三氧或超氧,是自然物质,不稳定,在常温常压下半衰期约为40min,转化为氧气,具强氧化性,能杀灭多种微生物,在工业、公共卫生、日常生活中广为应用。直接暴露在高浓度臭氧下对生物是有毒性作用的,但低浓度臭氧却有非常奇妙的治疗作用。用于人体治疗作用的臭氧我们称为医用臭氧。医用臭氧与工业和日常生活用臭氧的主要区别:(1)医用臭氧必须由医用纯氧制备,是臭氧与医用纯氧的混合气体,不能含有其他如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2)医用臭氧必须是浓度可精确调控的(利用臭氧免疫诱导和调节作用时该项尤显重要)。临床治疗应用臭氧是低浓度,一般10-50μg/ml臭氧浓度。医用臭氧在我国内外科应用仅有6—7年时间,但在我国应用推广发展非常迅速,尤其在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微创治疗已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