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将83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治疗结果分为好转组(A组)和恶化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1b)、总胆固醇(Chol)、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时间(IT)、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化比值、肌酐、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腹部B超、主要并发症。结果A组并发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而并发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在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TBiI、Chol、CHE、TBA、PT明显高于B组(P〈0.05),而A1b在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ehg阳性率高于B组,而B组HbeAb阳性率高于A组(P〈0.05)。A组脾脏长径、门脉主干均大于B组,合并腹水多于B组(P〈0.05);MELD评分≤9分时,B组例数较少,20-29分组、≥30分组时B组例数明显增多(P〈0.05);Child-Pugh评分为B级的A组较多,B组较少,评分为C级的相反(P〈0.05)。结论TBiL、Chol、CHE、TBA、PT、HbeAg—HbeAb、脾脏长径、门脉主干、腹水及并发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预后相关,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 了解拉米夫定长期治疗下血清HBsAg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HBeAg阳性、拉米夫定为初始抗病毒治疗且取得快速和持久(从治疗24周至观察期末HBV DNA持续检测不到)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定量检测采用雅培Architect方法,HBV基因型用直接测序法确定.结果 3年观察期间有26例(57.8%)患者发生HBeAg转阴(其中1例HBsAg转阴).治疗12周时血清HBsAg水平中位数降至基线的39.5%(P<0.01),但之后下降不明显.血清HBsAg的变化特征在HBcAg转阴或持续阳性的患者间相似.基因B型患者在治疗头12周血清HBsAg水平下降幅度较基因C型更大(75.5%比26.0%,P<0.05).在个体患者中,血清HBsAg的动态变化类型主要有双相型(治疗12和24周HBsAg低于基线的60%)和稳定型(治疗12和24周HBsAg高于基线的80%).基线血清HBsAg水平低(比数比值为0.020,95%可信区间为0.002~0.743,P<0.05)和基因C型感染(比数比值为8.206,95%可信区间为1.070~62.948,P<0.05)是血清HBsAg在拉米夫定长期治疗下下降不明显的主要因素.结论 血清HBsAg在拉米夫定快速和持久抑制HBV复制时主要表现为两种变化类型,并和HBV基因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4.
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 了解α干扰素(1FN - α)对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 65例HBeAg阴性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给予r1FN α 1b治疗,每次5 MU,每周3次。治疗结束后随访至少12个月。以188例HBeAg阳性CHB患者作对照。 结果 HBeAg阴性组治疗未时联合应答(CR)率为58.5%(38/65),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随访12个月时CR率为75.4%(49/65),高于对照组(X2=4.796,P<0.05)。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率为15,8%(6/38),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终点疗程中位数为6个月,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多变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HBV DNA水平、抗-HBe诸因素中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为疗效影响因素。 结论 1FN α对HBeAg阴性CHB患者近期疗效和持续效就与HBcAg阳性都相仿;肝组织炎症活动度高者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85.
周最明  郭亚兵  骆抗先 《肝脏》2003,8(4):19-20,2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C区热点变异S87G和(或)197L对细胞毒T细胞表位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我国C基因型HBV DNA参照序列为标准(EMBL:Y18855-18858),在计算机预测197L和(或)S87G变异对HLA-A*0201限制性表位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基因T程制备的HLA-A*0201轻链、重链多肽在体外只能与相应表位短肽形成稳定复合物的特点,对预测到的可疑表位肽段进行验证。结果197L时,肽段HBcAg96105(KLRQLLWFHI)的DC50比正常(KIRQLLWFHI)时大5倍以上;S87G无影响;197L、S87G没有协同作用。人工合成该短肽在体外不能与HLA-A*0201轻、重链多肽形成稳定复合物。结论HBV/C基因197L和(或)S87G变异时,没有新的HLA-A*0201限制表位产生。  相似文献   
86.
抗-HCV对清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而肝脏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s)对表达HCV核心和外膜抗原的靶细胞具有溶解作用。在慢性HCV感染中辅助性T细胞1亚型(Th_1)产生γ干扰素(IFN-γ)和IL-2促进T细胞增殖和MHC的表达,有助于HCV的清除。为探讨Th_1细胞产生IFN-γ及其与HCV感染的关系,我们对7例接受IFN-α及  相似文献   
87.
HLA I-表位肽四聚复合物检测系统(简称:四聚复合物检测系统)是以生物素-亲和素、人工制备的HLAI类分子、β2-M和特异性抗原表位多肽构建的四聚复合物,模拟靶细胞膜表面的HLAI类分子-表位复合物检测系统。它通过T细胞受体识别并结合相应表位的特异性CTL,以生物素-荧光标记的亲和素为标记物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拣;它能在体外直接定性、定量检测T细胞群中的特异性CTL,因而对微生物感染、肿瘤、移植排斥等疾病的细胞免疫学研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在HBV/HCV感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8.
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将长度为201bp、402bp及591bp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编码区cDNA片段在pUC19UKHCVCORE中扩增,在内套引物两端分别引入BamH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用QIApreSpin?..  相似文献   
89.
阐明Th1/Th2类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细胞因子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活动调节剂的作用。采用RT 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白细胞介素 2 (IL 2 )、IL 4及γ干扰素 (IFN γ)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 ,在静息期无明显的IL 4及IFN γmRNA的表达 ;在活动期IL 2、IFN γ的表达率 ( 10 0 % )明显高于恢复期 ( 50 % ) (P <0 .0 5)。相反 ,在恢复期IL 4mRNA的表达率 ( 87% )明显高于活动期 ( 13% ) (P <0 .0 5)。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 ,在mRN…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的炎症程度是影响干扰素应答率的独立因素,本研究的目的 系从干扰素受体的角度来探讨其机制,此外了解外周血单核细胞干扰素受体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15健康对照、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另外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的干扰素受体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5例健康对照、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干扰素受体的表达量分别为(21.4060±4.7658)、(23.8365±3.3329)(P=0.374);另外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脏病理的炎症程度分为3组G1(5.6913±1.8422)、G2(7.4706±5.3572)、G3(25.1307±7.0700)(P=0.000).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干扰素受体的表达量与肝组织的病理炎症程度相关,可能是其对干扰素应答率高的原因,而外周血单核细胞干扰素受体的表达与HB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