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乙肝病毒诱发破坏肝细胞→成纤维细胞被动员→过度纤维增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由此可见,整个过程始作俑者是乙肝病毒。如果能长期控制病毒复制,就可以防止肝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血浆对臭氧在水介质中杀菌作用的干扰效应,为医用臭氧对腹水等体液中细菌杀灭作用研究摸索臭氧作用的浓度及时间参数.方法 在含不同浓度血浆的生理盐水中加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悬液定量法计算高浓度臭氧(90 μg/mL)对其杀菌率;臭氧作用于含10.0%血浆的生理盐水,摸索臭氧有效杀菌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参数.结果 臭氧杀菌效果随生理盐水中血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血浆含量大于10.0%后杀菌效果显著降低(P<0.05),90μg/mL臭氧作用20 min(流速12 ml/min)对含10.0%血浆的生理盐水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可分别达到100%、99.05%.不同浓度组(40 μg/mL、60 μg/mL、90μg/mL)的臭氧杀菌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臭氧作用不同时间(5 min、10min、20 min)杀菌效果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浓度为90 μg/mL臭氧作用20 min杀菌效果最好.结论 血浆可干扰臭氧在生理盐水中的杀菌作用,血浆含量在10.0%以下时影响作用较小,提高臭氧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可提高杀菌率.  相似文献   
13.
Th细胞极化群体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以测定Th1/Th2 /Th3细胞的百分数,探明Th细胞各极化群体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佛波脂(PMA)、钙离子导入剂伊屋诺霉素Ionomycin、细胞内转运阻断剂莫能星Monensin的刺激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FACS)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Th细胞内IL-4、IFN-γ和TGF-β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2.3%-18.6%的CD4+T细胞为Th1细胞,0.9%-9.2%为Th2细胞;0.7%-7.1%的细胞仅表达TGF-β, 为Th3细胞.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CD4+T细胞中,以Th0细胞居多;而Th1细胞则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明显增多,在炎症活动明显的慢性乙型肝炎,其Th1百分数明显高于炎症活动呈静止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Th2细胞在慢性HBV感染的不同阶段则较为恒定(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h3细胞的百分数则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的加剧,其比例也明显减少(P<0.05),在无症状携带者(AsC)组,Th3细胞的百分数远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P<0.05) .Th3细胞重叠于Th2细胞之中.结论 Th1细胞类因子与炎症活动呈正相关,Th2细胞可能与HBV感染的慢性化相关联.而Th3细胞与Th2细胞协同发挥负性免疫调节作用,并可能与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状态相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 (Th)内干扰素 γ(IFN γ)、白细胞介素 4 (IL 4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表达情况 ,以测定Th1/Th2 /Th3细胞的百分数 ,探明Th细胞各极化群体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佛波脂 (PMA)、钙离子导入剂伊屋诺霉素Ionomycin、细胞内转运阻断剂莫能星Monensin的刺激下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 (FACS)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Th细胞内IL 4、IFN γ和TGF β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 ,2 3% - 18 6 %的CD4 + T细胞为Th1细胞 ,0 9% - 9 2 %为Th2细胞 ;0 7% - 7 1%的细胞仅表达TGF β ,为Th3细胞。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CD4 + T细胞中 ,以Th0细胞居多 ;而Th1细胞则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明显增多 ,在炎症活动明显的慢性乙型肝炎 ,其Th1百分数明显高于炎症活动呈静止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 ;Th2细胞在慢性HBV感染的不同阶段则较为恒定 (P >0 0 5 ) ,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Th3细胞的百分数则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的加剧 ,其比例也明显减少 (P <0 0 5 ) ,在无症状携带者(AsC)组 ,Th3细胞的百分数远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 (P <0 0 5 )。Th3细胞重叠于Th2细胞之中。结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之间的关系,是阐明变异的生物意义的关键之一,但受方法学的限制迄今所知甚微。应用计算机表位预测和人白细胞抗原(HLA)肽复合物技术,分析了我国HBV慢性感染者C基因热点变异I97L和(或)S87G对HLA—A2限制性T细胞表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血清中HBV DNA及其变异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存在HBVDNA[1]的生物学意义远未阐明。我们用动态观测PBMC中HBVDNA方法,研究PBMC中HBVDNA消长规律及其对干扰素的应答与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6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系1994年3月...  相似文献   
17.
HBV前C区基因变异可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为探讨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病毒复制及肝脏炎症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相结合,对深圳地区30例HBV感染者进行了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来源 30例慢性HBV感染者系1996年6月~1997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男性20例,女性10例,其中无  相似文献   
18.
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3例报道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男性,自行服用拉米夫定(英国葛兰素威康制药集团生产,100mg,1次/d,药来自香港)治疗3~12月,其中2例(病例2、3)同时应用α干扰素;停药后2~12个月(平均6个月)病情加重,出现重型乙型肝炎(表1),1例死亡。表1 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和部分检测结果 肝病理 HBeAg HBV DNA(pg/ml) ALT(U/L) TBil(μmol/L) A B A B A B A B A B 1 G3S2 ND - 10 200 37 383 18 442 2 G2S2 ND 50 200 400 847 175 212 3 ND ALC - - ND 20 ND 1227 ND 441 A…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30例慢性HBV感染者系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0例,女10例,其中无症状HBsAg携带者9例(AsC组);慢性乙型肝炎12例 CHB组);慢性重型肝炎9例(CHF组),平均年龄36.4岁(13~5岁)。21例行肝活检。肝炎分级分期按1995年北京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定标准。所选病例全部为HBsAg(+)抗-HBe(+)、及抗-HBc(+)。 2.血清HBV标志物:采用微粒酶联免疫法系统及试剂盒(Abbott,USA)。 3. RFLP分析参照文献[1]进行。将前…  相似文献   
20.
FibroScan弹性值测定在HBV感染所致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FibroScan弹性值测定(简称FS)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HBV感染所致肝衰竭患者45例,收集入院24h内的血常规、凝血和肝。肾功能等指标,入院第2d行FS和腹部B超检查,并计算患者B超评分、CTP评分和MELD积分。观察终点3个月,按预后良好和不良分为A、B2组,比较2组间各项检测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偏相关分析提示FS值与预后呈密切正相关;双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与FS值、肝衰竭分期、凝血功能等相关关系显著;2组间比较FS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S值与B超、CTP和MELD积分均呈正相关,对预后诊断价值较高,FS值测定影响较大的指标是INR、AST和TBIL。结论:FS值测定对HBV感染所致肝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受转氨酶和黄疸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