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引致百日咳综合征的诊治特点。方法分析9例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引致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变化、治疗转归。结果 9例患儿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有明显好转,但痉挛性咳嗽持续存在4周。9例患儿均获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咳嗽严重,严重影响患儿健康,目前对此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根据病程及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别。除常规治疗、呼吸支持外,痉咳期采用口服鸡苦胆治疗,症状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可注射式交联透明质酸钠在小梁切除术后早中期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25只眼),其中一组在术毕滤过泡下注射交联透明质酸钠,另一组常规缝合结膜.观察术后并发症;在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各相应时间裂隙灯照像并进行评分;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滤过通道、滤过泡内反射和滤过泡形...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应激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4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D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予负荷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0. 2μg/kg,术中右美托咪定以0. 4μg/(kg·h)维持静脉泵注,直至手术结束前20 min结束泵注。C组患者予相同方式泵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麻醉维持均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BIS) 40~60。记录麻醉诱导前15 min(T0)、气管插管后1 min(T1)、手术开始时(T2)、气管插管拔管时(T3)及术后3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这几个时间点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和血糖(Glu)值。记录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拔管后躁动及呕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D组患者在T1、T2、T3、T4的E、Glu较T0时明显升高,在T1、T2、T3的NE较T0也明显升高(P 0. 05)。C组患者在T1、T2、T3、T4的E、NE、Glu均较T0明显升高(P 0. 05)。与C组相比较,D组在T1、T2、T3、T4各时间的E、NE和Glu均明显降低(P 0. 05)。不良反应方面对比,D组的心动过速、高血压、拔管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少于C组,但心动过缓发生例数多于C组。D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 0%)较C组(65. 0%)明显降低(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中枢抗交感神经作用,有明确的镇静、镇痛作用,可以抑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104.
目前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客观上为医学情报(信息)所发展提供现实的网络信息环境和强大的服务平台。基于网络电子信息日益成为信息资源的主体,对于医学情报(信息)所而言,建立以电子信息政务与服务为中心的新的信息科学管理与服务系统的电子平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5.
“世上本无垃圾,是人类自己制造了垃圾。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埋在一起的垃圾是不定时炸弹,唯有分类处理才能将其合理利用。相信无垃圾社会一定能够实现,我愿为保护地球母亲奋斗终生!”这是董金狮在1999年模仿鲁迅先生“世上本无路”写下的话,如同一个“誓言”,让他为之一直奋斗到现在,亦将继续奋斗下去。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系统研究九味化斑丸治疗银屑病的关键成分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基于UPLC-Q-TOF/MSE对九味化斑丸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与鉴定,利用SwissADME平台和TCMSP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九味化斑丸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关键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活性。结果:从九味化斑丸中共鉴定出75个成分,其中治疗银屑病的活性成分有木犀草素、黄芩素、黄芩苷、芍药苷和栀子苷等35个。30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九味化斑丸主要通过调节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h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度值排名靠前的活性成分及靶点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初步阐明了九味化斑丸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PP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8-09—2021-12收治的89例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P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宫内球囊压迫术组(球囊压迫组,45例)和改良B-Lynch缝合术组(B-Lynch组,44例)。比较2组的手术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B-Lynch组的止血时间、手术时间短于球囊压迫组,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球囊压迫组,输血率低于球囊压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ynch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球囊压迫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ynch组有效率高于球囊压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PPH患者效果肯定,可缩短止血时间,降低输血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s)移植重建裸鼠造血微环境对巨核细胞生成的促进作用.方法 取63只雌性BALB/c-nu/nu裸鼠,经5.0Gy60Coγ射线照射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组和hUCBDSCs组(n=21),分别输注生理盐水、hBMSCs(1×105/只)和hUCBDSCs(1×105/只),观察移植后1、3、5、7、10、14、21d裸鼠血小板计数(PLT)变化,以及移植后1、7、14、21d的巨核细胞数、类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骨髓象和骨髓病理组织变化.结果 3组裸鼠移植后PLT、巨核细胞和CFU-U计数均降低(P<0.05),其中hUCBDSCs组裸鼠以上3个指标降低程度最轻(P<0.05),且恢复速度优于hBMSCs组和对照组(P<0.05).hUCBDSCs组移植后骨髓抑制程度减轻,所有裸鼠均健康存活.结论 hUCN3SCs具备修复造血微环境、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和血小板生成的作用,输注hUCBDSCs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促进放/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比研究并总结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的增强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6例患者的30个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EUS和CECT图像,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增强时间、动脉期增强模式、增强特点及诊断符合率.增强时间观察始增时间与廓清时间.动脉期的增强模式为1~3级:1...  相似文献   
110.
本研究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stromal cells,hUCBSCs)促进巨核细胞增殖中的作用。以巨核细胞系HEL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HEL/hUCBSC共培养组、HEL/骨髓基质细胞(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BMSCs)共培养组和HEL悬浮培养组。应用ELISA法检测huCBSC和hBMSC培养上清SDF-1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EL细胞CXCR4蛋白表达,RT—PCR检测CxcR4mRNA表达。结果表明:hUCBSC高分泌表达SDF-1,其分泌高峰在培养第8天,稍迟于hBMSCs。与hUCBSCs共培养的HEL细胞,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检测均显示其CXCR4蛋白的表达较弱(P〈0.05),且可在部分HEL细胞胞浆中发现红色点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条件下HEL细胞CXCR4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UCBSC在分泌SDF-1和调控巨核细胞表达CXCR4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