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天然产物在生物体内通常发生广泛代谢,且由于其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天然产物代谢物鉴定仍然存在很大的技术挑战。本文综述了复杂基质中代谢物鉴定的质谱技术和分析策略,通过比较目前广泛用于代谢物鉴定的质谱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国内外在代谢物鉴定方面成果,重点讨论和展望了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Q—TOF)、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IT-TOF)技术在天然产物复杂代谢物鉴定方面的巨大优势。根据天然产物的代谢规律,基于质谱技术发展相应的代谢物鉴定策略,Q—TOF与IT-TOF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将在中药复杂组分及其代谢产物分析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人体内蛋白质通常由20种天然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及立体构象是构建丰富多样性的蛋白质的基础。近年来开发的突破性基因密码子拓展技术通过向目标蛋白质中定向引入非天然氨基酸,能够赋予原有的靶蛋白以共价结合邻近蛋白质、携带荧光基团、模拟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等新的生物学特性。本文从非天然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出发,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非天然氨基酸分别在调节蛋白质稳定性、研究蛋白质构象、表达水平、定位以及识别和增强蛋白质间亲和作用等方面的用途。此外,基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为生物药物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3.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是生物体内重要的Ⅱ相代谢途径,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催化完成,是多种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化合物清除与解毒的机制。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研究UGT介导的药物代谢以及评估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吸引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偏重于由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对UGT的关注相对较少。鉴于UGT在药物代谢中的重要性,有必要对其导致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由UGT的抑制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4.
考察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洛伐他汀在正常、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及姜黄素治疗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变化。采用高脂饮食饲养大鼠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模型,通过血清生化分析和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确证造模成功,在该模型下研究姜黄素的治疗对洛伐他汀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运用LC-MS法测定洛伐他汀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其在正常大鼠、脂肪肝模型大鼠及姜黄素治疗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差异;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肝脏CYP3A2的表达。长期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使得洛伐他汀在血浆中的暴露显著升高,相应的AUC0-∞升高到正常对照组的1.53倍,半衰期延长到正常对照组的2.54倍,而姜黄素的治疗使AUC0-∞和半衰期都有明显降低,提示长期使用保肝药会改变药物在肝病状态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肝脏病理状态下CYP3A2的表达减少而姜黄素的治疗使其表达量增加所致。因此,在使用保肝药治疗脂肪肝及代谢综合征时要注意与联用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5.
建立细胞样品中p53蛋白的LC-MS/MS定量方法,应用该定量方法测定放线菌素D作用下细胞中p53表达量的变化。采用免疫沉淀法提取细胞样品中的p53蛋白,对提取后的样品进行酶解,基于肽图分析选择特异性肽段VEYLDDR(m/z 455.22+-681.21+)作为定量肽段,设计合成肽段VEYIEDR(m/z 462.12+-695.21+)作为内标肽段,建立该肽段的LC-MS/MS定量方法,通过该肽段表征p53蛋白的量;应用该质谱定量方法对放线菌素D给药后的HCT116细胞中的p53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测定。p53蛋白质谱定量方法学考证表明,方法的线性良好(R2=0.999 3),范围2.2~112.3 pmol/mL;专属性好,基质中无干扰成分,批内批间精密度及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放线菌素D给药后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量呈给药浓度与给药时间依赖性增加。建立的细胞样品中p53蛋白的LC-MS/MS定量方法可以准确的测定细胞内的p53蛋白表达量。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短链脂肪酸(SCFAs)分析方法,分析肠炎小鼠SCFAs代谢情况。方法 盐酸饱和氯化钠溶液酸化生物样本,醋酸乙酯提取SCFAs后衍生化,建立GC/MS方法进行生物样本中SCFAs测定;考察盐酸溶液提取和盐酸饱和氯化钠溶液提取SCFAs总离子流图谱;考察SCFAs混合物衍生化前后的稳定性,粪便、血清、小肠、结肠、肝脏组织中SCFAs测定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及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运用建立的方法对正常及硫酸葡聚糖(DSS)慢性肠炎小鼠血、肝、小肠、结肠、结肠内容物以及盲肠内容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SCFAs进行测定。结果 用盐酸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SCFAs提取后,建立的GC/MS法可同时测定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异己酸、己酸、乳酸、琥珀酸共11种SCFAs;方法学考证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提取回收率;除乙酸外,其余SCFAs基质效应均较好,不能完全除去乙酸的基质效应,但其RSD均小于3.8%,说明基质的影响效应相对稳定,对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小。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肠炎小鼠结肠内容物SCFAs蓄积;盲肠内容物SCFAs整体下调,乳酸蓄积,提示肠炎小鼠SCFAs代谢紊乱。结论 建立了生物样品中SCFAs提取和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慢性肠炎小鼠SCFAs代谢分析,肠炎小鼠SCFAs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7.
为全面推开整体护理工作,我院从1997年8月份开始实施护理模式改革.分别在普外科、心内科实施了整体护理,并于1998年5月加入“全省整体护理协作网”。通过一年多的运行、试点工作已基本成形,并在脑外、呼吸、耳鼻喉科、肾内科扩大了试点病房.现将我们的作法和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8.
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金标准”,在预防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获得一致的抗血小板聚集效益。临床上,服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后仍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resistance,AR)”。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糖尿病患者。尽管很多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但获益很低。对于非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可以降低41%的心血管事件。而在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仅降低了10%。虽然研究显示糖尿病同阿司匹林抵抗高度相关,然而糖尿病患者中高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的原因还不清楚。本文拟就糖尿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机制及其逆转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9.
松果菊苷药动/药效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松果菊苷(ECH)在抗衰老、提高记忆力与神经保护、抗肿瘤、保护肝脏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此外,还对ECH的吸收和代谢等药代动力学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将其药效学特征与药代动力学行为进行联系与比较,指出了ECH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之间存在的表面矛盾,并就如何解释这些矛盾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天然来源的创新药物通常具有系统前广泛代谢的特点,发挥整体药效作用的可能是其活性代谢产物;应针对中药I类新药的这些特点,加强系统前代谢转化研究;并制订科学合理的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技术指导原则,用以指导具有类似特点的中药I类新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专性催化醌两电子还原反应, 具有化学保护和生物激活作用。NQO1 在多种肿瘤细胞特别是肺癌、结肠癌、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远高于正常组织。由于NQO1在肿瘤细胞的高表达及其生物活化的特性, 它被认为是治疗多种肿瘤的潜在分子靶标。靶向 NQO1 药物有望实现高选择性、特异性杀灭肿瘤细胞。本文重点综述了该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 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旨在促进对靶向 NQO1 抗肿瘤醌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