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相关因素及可行性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5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和测查.结果 脑卒中后2个月内本病的发病率最高,其中肩-手综合征、骨质疏松、肌痉挛是老年患者发病的常见因素,但早期却以肩关节半脱位常见,2个月内以肩-手综合征多见,3个月内肌痉挛则是多发原因.结论 病程不同,本病的发病因素也存在差异,故制订相应的防治方案,解决肩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王东利  王学乾  王蕊  郝有志 《中国针灸》2023,(11):1246-1250
目的:观察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脐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脐疗组和其他时间脐疗组,每组30例。子午流注脐疗组根据子午流注纳子法于申时(15:00-17:00)行脐疗,其他时间脐疗组避开申时,于其他时间行脐疗,均每次贴敷4 h,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残余尿量(RUV)]、排尿情况(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NBSS)、泌尿症状困扰量表(USD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Qmax、Pdet-max、日均单次排尿量、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RUV、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NBSS及U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子午流注脐疗组患者Qmax、Pdet-max、日均单次排尿量、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其他时间脐疗组(P<0....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火针联合脐疗治疗脊髓损伤(SCI)所致神经源性膀胱(NGB)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SCI所致NG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中药脐疗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火针联合脐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排尿情况、尿动力学、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33% vs 70.00%,P<0.05)。两组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NBSS)、泌尿症状困扰评分(USDS)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日均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排尿压力、最大尿流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NBSS评分、U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日均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排尿压力、最大尿流率、WHOQOL-BREF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联合脐疗可更有效地改善SCI所致NGB患者尿动力学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再予以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生命质量变化并比较,评价2组疗效、苏醒率和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改善患者左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左椎动脉、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GCS评分、脑电图评分量表(EEG评分)、残废等级量表(DRS评分)、心理功能、日常生活、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脑外伤后昏迷具有促醒作用,这可能和该方法能改善脑部血流量,促进脑部病理生理恢复,缓解昏迷和脑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干预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干预治疗,治疗组给予高压氧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干预能提高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昏迷意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放血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和C组40例。A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B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C组采用刺络放血疗法,对比三组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2.5%,B组为75%,C组为55%,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FSS评分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放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联合羟乙基淀粉130/0.4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分压(Pa O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接受治疗的PCIV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羟乙基淀粉130/0.4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芪参还五胶囊联合羟乙基淀粉130/0.4治疗。分别比较2组疗效,治疗后HR、MAP、Pa O2水平,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1.67%(49/60)(P0.05)。治疗后观察组HR、MAP、Pa O2水平分别为(76.6±11.3)次/min、(91.2±10.4)mm Hg、(81.4±12.6)mm Hg,均高于对照组的(68.9±12.6)次/min、(81.7±11.5)mm Hg、(73.2±12.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侧椎动脉VM、右侧椎动脉VM、基底动脉V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联合羟乙基淀粉130/0.4治疗PCIV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同时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学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定位头电针配合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30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头电针配合低频电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低频电治疗仪治疗。将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行比较。结果:经颅磁刺激定位头电针配合低频电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吞咽困难的治疗手段有效,能进一步改善吞咽功能,避免误吸,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卒中后吞咽障碍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每组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同观察组)的基础上,加刺络放血治疗,4周为一疗程,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电视荧光吞咽检查进行评价,对两组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卒中后患者的吞咽障碍,取得临床疗效,但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放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刺络放血(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优于单纯应用刺络放血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