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术一次法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急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481例54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78颗采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对照组266颗采用常规管治疗术,即多次法.随访观察两组根管治疗术2年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2年后成功率分别为95.29%、96.62%(P>0.05)。结论实验组2年后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2.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管系统的常见病。二维彩色多谱勒超声(2D—CDFI)可观察血管解剖及血流情况,对深静脉主干血栓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对20例经静脉造影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胃癌45例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边缘清晰的高回声结节;囊实性肿瘤,系具分泌功能的腺癌转移.结论 超声探测对胃癌的诊断,癌瘤浸润深度的判定,转移病灶有无的检测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4.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的常见病,诊断不难,但异位阑尾炎南于位置的变异,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变,在术前常不易确诊,而造成手术失误.现就我院经超声诊断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急性异位阑尾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对小肝癌的血管形态特点及血流阻力指数特点进行总结,旨在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小肝癌确诊患者49例,回顾分析总结声像图特点.结果 小肝癌的血管形态异常,阻力指数增高.结论 观察血管形态特点及血流阻力指数特点可以提高小肝癌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46.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常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 ,发病缓慢,症状模糊,早期诊断困难,临床表现各异[1].超声检查不能直接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但可以发现腹水肠管粘连,腹膜增厚,包裹性积液,以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2005-03-2009-10本院收治68例结核性腹膜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肝泡球蚴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例肝泡球蚴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肝泡球蚴病的声像图分为3种:实性肿块型11例、肿块液化型6例、肿块钙化型4例。彩超误诊为肝癌3例,误诊为肝脓肿2例,误诊为肝结核2例,其余11例均在术前做出了明确的诊断,诊断符合率为66.7%。结论肝泡球蚴病的声像图为实质占位,易与肿瘤、炎性病变等混淆,应提高对本病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48.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48例中晚期肺癌实施立体定向放疗,5~8 Gy/次,隔日1次,肿瘤灶总剂量48~58 Gy,42例有肿大淋巴结者给予常规放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复查CT,肿块完全消失18例,缩小1/2以上者27例,不足1/2者3例,42例肿大淋巴结完全恢复正常,完全缓解18例,占37.5%,部分缓解30例,占62.5%,有效率100%。结论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49.
患儿赵×× 男  10个月 以双眼球向外突出、视力障碍来我院眼科。右眼角膜呈圆球状 ,向前突出约 12 mm,表面布满新生血管 ,呈粉红色 ,突出于睑裂外 ,瘤体占据全部角膜 ,根部直径约11mm ,连于角膜缘一周。角膜缘可见一灰黑色环状带。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瘤体表面中央部可见少数纤毛。 (图 1)。左眼角膜呈圆球状向前突出约 11mm,表面干燥新生血管明显少于右眼 ,中央部有 3mm直径的圆形糜烂 ,畏光 ,中央呈灰黑色 ,周边呈粉红色 ,突出于睑裂外 ,瘤体占据全部角膜 ,根部直径约 10 mm,连于角膜缘一周、角膜缘明显可见 ,呈一灰黑色环状带。裂隙灯…  相似文献   
50.
先天性双眼角膜特大皮样瘤合并腭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10 mo。患儿以双眼球向外突出、视力障碍为主诉就诊于我院眼科。检查 :双眼视力均为 30 cm光感 ,双眼上下睑无异常。右眼角膜处呈半圆球形 (又似蘑菇状 )向前外突出约 12 m m,瘤体表面布满新生血管 ,呈粉红色 ,突出于睑裂外 ,占据整个角膜 ,根部直径约 11mm,连于角膜缘一周 ,角膜缘可见 ,呈一灰黑色环状带。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瘤体表面中央部可见少数纤毛。左眼外观基本同右眼 ,表面干燥 ,新生血管明显少于右眼 ,中央部有 3m m直径的圆形糜烂 ,畏光 ,中央呈灰黑色 ,周边略呈粉红色 ,突出于睑裂外。瘤体占据整个角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