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经股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对手术病人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40例合并缓慢心律失常需外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40例经股静脉临时起搏全部成功,手术过程无1例心脏停跳事件发生。结论 经股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在手术过程中很好地起到预防性心脏起搏作用,安全可靠,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无明显跳跃现象的房室结双径路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为民  郝星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1):819-819
本文报告 1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心动过速为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S- F型 AVNRT) ,并经射频消融(RFCA)根治成功 ,但术前及术中的程序期前刺激 (S1、S2 ) ,均未诱发出房室结传导的跳跃现象。1 病历简介女 ,70岁。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反复发作 3年入院。查体 :心脏 B型超声波及 X射线胸片检查 ,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食道电生理检查 S1、S2刺激能诱发终止 PSVT,但未见房室传导时间跳跃 ,食道调搏结果提示隐匿性旁道。为根治 PSVT做 RFCA,经右颈内静脉 ,左、右股静脉穿刺插入4根标测电极分别置于冠状窦、希…  相似文献   
23.
射频消融 (RECA)是近年来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一项新技术 ,我院自1 999年起对房室旁路及房室结双径路合并SVT1 2例患者进行RECA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2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1 6~ 70岁 ,平均 39 8岁。均频繁发作SVT ,且药物不能预防发作。旁路参与的顺传性室上述心动过速(AVRT) 6例 ,其中显性旁路 3例 ,隐匿性旁性 3例 ,均为左侧 ;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NRT) 6例 ,均为慢快型。心内电生理检查及RFCA ,经皮穿刺股静脉及右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 4…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患者血浆中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水平的增加与心外术后接受ECMO辅助的患者的撤机失败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心脏术后接受ECMO辅助的患者数据,按照患者是否成功撤机分为成功撤机组和撤机失败组,分析sST2在两组差异。用逻辑回归分析验证s ST2是否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16例患者,其中,成功撤机组87例,撤机失败组29例。与成功撤机组相比,ECMO辅助后24h后的乳酸(2.5 vs. 4.9 mmol/L,P<0.001)、BNP(401.5 vs. 1326.5 ng/L,P <0.001)、凝血酶原时间(15.1 vs.17.5s,P=0.024),在撤机失败组中更高。成功撤机组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比例高于撤机失败组的患者(54.0%vs. 27.6%,P=0.014)...  相似文献   
25.
目的报告50例经皮球囊二尖瓣狭窄成形术(PBMV)的临床经验及疗效评价.方法采用Inoue法对5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PBMV,并对其中38例进行术后随访.结果PBMV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死亡,所有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显著改善;二尖瓣瓣口面积(MVN)由0.98±0.23cm2增至2.14±0.24cm2(P<0.01),左房平均压(MLAP)由3.42±0.97kPa降至1.52±0.62kPa(P<0.01),左房内径(LAD)由5.10±±0.87cm减至4.55±1.02cm(P<0.05).38例平均随访16个月,除1例发生再狭窄外,其余病例手术后当时比较无显著性变化,LAD有进一步缩小趋势.结论PBMV近期远效果较好.严格选择病例、掌握好房间隔穿刺技术及时房颤病人常规抗凝准备是PBMV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双腔生理性心脏起搏能够维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在工作状态时可以明显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使患者的心脏活动恢复到正常或尽可能接近正常状态.我院从1998年至今已为4例患者安置双腔起搏器(DDD),均获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对行心脏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外周体外膜肺氧合(ECMO)循环辅助患者大脑血流量(CBF)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间10例冠脉搭桥术后心源性休克接受静脉-动脉(V-A)ECMO联合IABP辅助治疗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开/关(暂停15 min)IABP情况下大脑中动脉血流流速,评估CBF变化。根据脉压大小将CBF数据分为两组(脉压10 mm Hg为P组和脉压≤10 mm Hg为N组)。结果所有患者成功脱离ECMO辅助,其中6例存活出院(60.0%)。ECMO联合IABP辅助时大脑CBF为(240.30±73.03)ml/min,暂停IABP单独ECMO辅助时CBF为(239.75±74.24)ml/min,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894)。N组中与单独ECMO辅助大脑血流量(246.56±91.19)ml/min相比较,ECMO联合IABP辅助时CBF较低(229.50±90.32)ml/min,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P组中与单独ECMO辅助相比较,ECMO联合IABP辅助时CBF较高[(256.23±77.62)ml/min vs(238.91±42.16)ml/min],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ECMO联合IABP辅助,心脏功能状态决定IABP对大脑血流量影响。心肌顿抑时IABP减少CBF,心脏功能有所恢复情况下,联合IABP治疗可明显增加CBF。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总结北京安贞医院141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共计141例心肺功能衰竭接受ECMO辅助治疗,按照辅助结果,将患者分为出院存活组(SG,n=51)和死亡组(NG,n =90),比较两组患者ECMO辅助情况.结果 98例(69.50%)患者成功脱机,51例(36.17%)患者存活出院.ECMO辅助时间6~600(111.61±106.31)h.ECMO辅助前乳酸水平NG组患者(13.85±5.76) mmol/L较SG组患者(10.44±4.57) mmol/L高(P<0.05).ECMO辅助期间所需要的最高流量NG组患者[(57.76±19.81)ml/(kg.min)]较SG组患者[(46.95±17.46)ml/(kg·rmin)]高(P<0.05).住院时间NG组患者(24.61±12.79)d明显较SG组患者(41.79±21.69)d短(P<0.01).结论 ECMO是一种有效的循环辅助技术,尽早对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使用,避免重要脏器不可逆损伤,将更有利于提高辅助成活率.  相似文献   
29.
郝星 《中国医药导报》2011,8(6):123-12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腹泻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9月~2010年2月收治的急性腹泻早期伴发肠梗阻表现的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给予保守治疗。结果:该组患儿均以腹痛、腹泻、排便停止等症状入院,经治疗后痊愈28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全部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随访2个月无复发。结论:仔细观察病情,防止漏诊、误诊对于小儿急性腹泻至关重要,对症治疗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内镜下注射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加1:1000 000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3h内的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3~24h的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及外科手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和肾上腺素都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