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高热是小儿急性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持续高热可引起体内调节功能紊乱,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甚至可能引起惊厥,是最令家长惶恐的临床表现之一,故需积极对高热患儿进行降温处理.我科于2004年8月至12月应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UET)在预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CAP患儿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喘息性CAP组(81例)和非喘息性CAP组(55例),另选取健康儿童4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CRP、PCT、WBC、NUET及免疫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炎症因子对CAP的诊断价值。结果喘息性CAP组的CRP、PCT、WBC、NEUT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非喘息性CAP组(P<0.05),非喘息性CAP组的CRP、PCT、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喘息性CAP组的IL-4、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非喘息性CAP组(P<0.05),非喘息性CAP组的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P、PCT、WBC、NEUT4中血清炎症因子诊断C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9(95%CI:0.7052~0.8446)、0.9589(95%CI:0.9376~0.9802)、0.7528(95%CI:0.6854~0.8203)、0.6311(95%CI:0.5317~0.7205)(P<0.05),PCT诊断C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CRP、PCT、WBC、NEUT4中血清炎症因子诊断喘息性CAP及非喘息性C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4(95%CI:0.9080~0.9829)、0.7927(95%CI:0.7182~0.8672)、0.7760(95%CI:0.6967~0.8552)、0.7423(95%CI:0.6599~0.8247)(P<0.05),CRP诊断喘息性CAP及非喘息性C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结论 CRP及PCT两种指标有利于诊断儿童喘息性及非喘息性CAP。  相似文献   
14.
郝冬荣  彭建霞 《中草药》2014,45(12):1751-1753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功能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3年6—12月临床诊断为单纯性消化功能紊乱症的患儿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妈咪爱,具体用法:2岁以下儿童,1次1袋,一日1~2次;2岁以上儿童,1次1~2袋,一日1~2次,用40℃以下温开水或牛奶冲服,也可直接服用,疗程1~2周;治疗组服用胃肠安丸,具体用法:1岁以内患儿每次1丸,一日2次;1~3岁患儿每次1丸,一日3次;4~7岁患儿每次2丸,一日3次;8~15岁患儿每次3丸,一日3次;疗程1周~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纯性消化功能紊乱症的患儿应用胃肠安丸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α-细辛脑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α-细辛脑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4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入院后以α-细辛脑,0.5~1、0mg/kg,用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0.01%~0.02%的溶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并与42例未用α-细辛脑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对照分析。结果 α-细辛脑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为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抗感染、补液、吸痰、吸氧、镇静等)基础上加用仪.细辛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方法在小儿药物中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80例小儿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灌流组( n =100)和对照组( n =80):灌流组常规洗胃治疗后进行血液灌流;对照组常规洗胃治疗。比较2组小儿药物中毒患者的治疗恢复时间、生存率,并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以及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 STB)的含量变化进行对比。结果灌流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儿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灌流组血液中毒鼠强、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二氮、芬那露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与灌流组血液中的有毒药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灌流组血液中药物浓度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灌流组血液中BUN、SCr、ALT、AST、ST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与灌流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灌流组血液中的BUN、SCr、ALT、AST、STB含量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液灌流可以明显降低血液药物浓度,并最大限度保护重要脏器,避免对器官组织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需妇科手术也随之增多。糖尿病不是手术禁忌证,但是糖尿病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糖尿病患出现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继之出现酮症酸中毒,易出现组织修复能力差,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必须重视糖尿病患的围手术期处理。现对我院1990~1999年61例妇科手术并发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