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综合类   36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搜集264例大肠癌患者临床证候资料,建立数据录入系统,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大肠癌中医证型。结果调查结果共涉症状、体征56项,其中,频率在5%以上的症状及体征共49项。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6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989%。聚类分析认为聚为4类证型最为明晰,更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常见证型实际情况。经过专家辨证,分别为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四种证型。结论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可能是大肠癌的临床常见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92.
数据挖掘技术在新安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新安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将文献研究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相结合,应用关联规则、决策树方法、CBR技术等,对新安医家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为继承和发扬新安医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3.
王键认为,多数慢性病在恢复缓解期,以气虚、阴虚为本,湿阻、瘀血、痰浊为标,宜从泻邪存元立法,并需辨明气阴亏虚先后主次。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根据临床症状考虑邪气与元气的盛衰,针对性用药。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唐容川《血证论》中有关经闭的系统研究,探究其治疗经闭的理论思想来源,分析其治疗经闭的特色与用药、用方特点,旨在拓展临床对于经闭的治疗思路与方法,以增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5.
新安医学是一种特定地域环境下的医学文化,无论是理论临床,还是历史文化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新安儒医的形成背景,新安儒医的类型,新安儒医的文化心理以及新安儒医的学术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加强格物致知、济世关怀、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  相似文献   
96.
《中医文献学》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中医文献能力的重要课程,它指引学生如何从浩瀚的中医药文献中甄别、选择和阅读中医药文献,从古今中医药文献中发掘宝藏,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因此,  相似文献   
97.
血证是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出血性疾患,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太过、久病或热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究其病机,有实证及虚证的不同,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实火所致者属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血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证候的寒热虚实不同,则治法各异,应注意辨明。  相似文献   
98.
新安医家创方研究思路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新安医家创方挖掘整理与数字化研究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继承新安医家的学术经验,为当今临床和新药开发等创新性的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新安医家创方选定的原则和方法、创方文献存在的几种形式的阐述,确立了后期研究的思路与策略,以期达到更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正>李可,山西灵石县人,当代著名中医,崇尚仲景学说,推崇火神派郑钦安温阳的学术思想,注重顾护阳气,善用附子,乌头等有毒药物,并且善用重剂治疗危急重症病人。使数以千计患者起死回生,无一例中毒现象,被著名国医大师邓铁涛称为中医的脊梁,并为其  相似文献   
100.
基于案例推理的脑血管病辅助诊断智能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脑血管病医学诊断的一般过程,应用基于案例的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技术,设计脑血管病辅助诊断智能系统,克服传统专家系统知识获取的困难,避免知识获取的“瓶颈”,通过动态知识库,增量式学习,不断提高系统的效率。系统设计符合医学诊断的实际过程,现实、可行,有助于提高医师诊断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