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年研究表明 ,动脉内皮功能失调和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病的两个重要机制。缺血性心脏病时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常常增高 ,并且高水平的 v WF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另一方面 ,作为一种急性期反应物和炎症标记物 ,高敏 C 反应蛋白 (hs CRP)也已被认为是影响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但目前对于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之间血清 v WF和 hs CRP的检测水平是否有差异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尚有争议。为此 ,我们对部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的血清 v WF和 hs CRP进行了研究 ,并探…  相似文献   
22.
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多见于青少年,其特征为心室内膜和内层心肌、乳头肌进行性纤维化,导致心室的硬化和狭窄。本病的临床表现与心包病变尤其是缩窄性心包炎极为相似。临床少见,国内仅有个案报道,且生前作出诊断者更少。我院见到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16岁,学生,住院号32374,1980年10月23日入院。自同年6月始,发冷、发  相似文献   
23.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猝死是指在起病后六小时以内突然死亡。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更明确指出:“原发性心脏骤停是一突然事件,设想是由于心电不稳定所引起;没有可以做出其它诊断的依据。如果未做复苏或复苏失败,原发性心脏骤停归之于猝死”。本组报告的18例均系复苏成功并长期存活的患者,故应称为原发性心脏骤停。  相似文献   
24.
内毒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探讨动脉粥祥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延迟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 ,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 ,仍是心脑血管领域的最重要的课题。其中内毒素由于其广泛的生物学作用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Wiedermann等 [1 ]报道 ,大规模的、前瞻性的、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 Bruneck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在 5 16例被调查者的血样中内毒素平均水平为 14 pg/ ml。在内毒素水平 >5 0 pg/ ml的被调查者中 ,5年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比其他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