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分析带血管蒂胆囊瓣修复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肝胆外科住院的胆管狭窄患者110例,按随机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中取尽胆管结石,酌情切除肝叶、肝段,修正胆管狭窄后行胆肠Roux-en-Y吻合;观察组取尽结石同上,探查胆道,行带血管蒂胆囊瓣修复或改行胆肠内引流,置入T形管引流。结果术后1年随访,观察组胆管狭窄再发率、结石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消化道溃疡、反流性胆管炎、胆道感染、胆总管下端盲袢综合征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管狭窄的患者采用带血管蒂胆囊瓣进行修复,能降低结石复发率、胆管再狭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达到畅通引流的目的,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行直视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182例,效果满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82例,男72例,女110例。年龄21~82岁,平均45.5岁。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105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56例,Mirizzi综合征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2例,单纯急性胆囊炎7例;并发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3例,高血压2例,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急诊手术7例,择期手术175例。所有患者均为术前B超及术后病理证实。2.方法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右肋缘下小斜切口/竖切口或墨菲点至腹正中线小横切口,长2~5 cm,平均3 cm。逐层… 相似文献
14.
郑达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1619-1620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栓通早期使用在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所有28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治疗,联合使用血栓通对患者进行溶栓处理,对照组只采用低分子肝素单独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14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血栓完全溶解,4例患者血管腔部分逐渐疏通,患者门静脉呈现出网络状。对照组14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血栓完全溶解,7例患者血管腔逐渐疏通。所有患者在血栓形成并且平均治疗3个月后,患者未出现静脉高压。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栓通早期使用在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治疗中,可以有效的溶解血栓,改善患者生存情况,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目前虽然131I治疗开展较为流行,但临床上仍有较多病人需外科手术治疗,1988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共行手术治疗甲亢患者1 0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肝癌肝切除围手术期管理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肝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FTS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3、6d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所有患者采用电话及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9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FTS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2.3±1.0)d和(4.6±0.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4,P<0.05).FTS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分别为(2.5±0.5)d和(3.1±0.7)d,对照组分别为(4.3±0.7)d和(4.8±0.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34,1.70,P<0.05).FTS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7.0±0.8)d和(3.6±0 3)万元,对照组分别为(8.5±0.9)d和(4.1±0.3)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3,0.57,P<0.05).FTS组患者术后1、3、6d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56±7) mg/L、(122±7) mg/L、(35 ±7) mg/L,对照组分别为(198±24) mg/L、(137±5)mg/L、(49±8)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91,P<0.05);FFS组患者术后1、3、6d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196±14) mg/L、(243±17)mg/L、(260±10) mg/L,对照组分别为(198±24)mg/L、(199±16) mg/L、(245±7)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2.69,P <0.05);FTS组术后1、3、6dALT水平分别为(379±34) U/L、(166±12) U/L、(49±14)U/L,对照组分别为(367±75) U/L、(210±28) U/L、(197 ±22)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51,P<0.05).FTS组患者术后并发腹腔积液1例、胸腔积液1例,无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的患者;对照组术后并发腹腔积液4例、胸腔积液3例、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2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1.11,4.44,2.11,P>0.05).所有患者随访2~24个月,无因术后并发症再次手术或住院患者.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管理安全有效,能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加快患者肝功能恢复,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术后胃瘫是指胃肠运动减弱导致胃内淤积或固体和流体食物排空减弱的一种综合征,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所致的非机械性的胃排空延迟。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目前仍以断流术为主,特别在基层医院。断流术后胃肠动力受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胃动力的影响,常表现为胃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胆囊瓣修复患者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胆管狭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行胆道取石,并对狭窄的胆管进行整形,行胆肠吻合术;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行胆道取石,并对狭窄的胆管用带血管蒂胆囊瓣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取净率、结石复发率、狭窄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胆管狭窄再发率、结石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取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管狭窄的患者采用带血管蒂胆囊瓣进行修复,可以明显提高结石的取净率,减少结石的残留与复发,降低胆管的再狭窄,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08例,均施行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术后,观察组55例联合腹腔镜、胆道镜进行肝内胆管取石术,对照组53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肝内胆管取石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24 h及术后24 h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胆汁漏、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术后残余结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4 h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内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创伤小、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胆石症手术结石残留原因,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石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00例胆石症的患者行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检查及取石。结果:60例肝外胆管结石和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探查及取石后残石率分别为25%(15/60)和50.0%(20/40),行术中胆道镜检查取石后残石率分别降低为0%(0/60)和25.0%(10/40)。结论:胆石症手术结石残留原因复杂,术中应用胆道镜可明显降低术后残石率,但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