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留置胃管是护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操作之一,所面对的病人又是以昏迷病人居多,且留置时间长,因此,如何科学的固定好胃管也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我科医务人员在2006年7月-2008年9月期间用一种气球型胶布固定胃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临床运行中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故障原因及干预对策。方法:对1台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临床运行1年3个月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故障发生原因与频率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干预对策。结果: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常见故障原因主要为X射线容积成像影像系统故障,占比为21.82%(12/55),其次为机械运动故障,占比为18.18%(10/55);电路故障的发生频率虽然不高,但因此故障所导致的功能停用与停机时间却相对较长。结论: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临床运行过程中,要减少X射线容积成像影像系统与机械运动故障,降低故障发生频率,应该结合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临床运行故障发生原因与频率,制定出定期维护保养等有效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的标准和影像学检查已确诊。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的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的治疗4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脑出血量、偏瘫恢复时间情况、病死率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脑出血量、偏瘫恢复时间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定位精确和疗效确切等优点,而且能够突出临床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患病状况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F1D)的患病状况和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Hanafusa提出的诊断标准,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性酮症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F1D患者,再根据胰岛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的有无将非F1D患者分为经典1型组和特发1型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87例急性酮症起病的1犁糖尿病患者中有8例符合F1D的诊断标准,占9.1%,在18岁以上患者中占14.0%.起病时暴发组的血糖显著高于经典1型组和特发1型组(P=0.004);暴发组血淀粉酶水平显著高于经典1型组(P=0.021).4例(50%)患者发病初期GADA阳性,其中1例柯萨奇病毒B(CVB)IgM阳性,1例人单纯疱疹病毒1(HSV1)IgM阳性.结论 F1D约占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10%.起病时F1D患者比经典1型和特发1型糖尿病患者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5.
目的:为了探讨保肝复功水煎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TGFβ1、MMP1及TIMP1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保肝复功水煎剂干预性治疗使实验组大鼠肝组织MMP1表达上调,TIMP1、TGFβ表达下调。结论:保肝复功水煎剂在肝组织中具有明显使MMP1表达上调,TIMP1、TGFβ表达下调的作用,从而促进了胞外基质的降解,抑制发挥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抑制白介素1β(IL-1β)和干扰素γ(IFN-γ)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对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胰岛素瘤细胞(NIT-1)至指数增长期,根据干预方案进行分组:正常细胞组、IL-1β/IFN-γ组、罗格列酮(RSG)或吡格列酮(PIG)+IL-1β/IFN-γ组、RSG或PIG+IL-1β/IFN-γ+GW9662组.采用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变化、膜联蛋白V-FITC/PI检测凋亡率、ELISA检测胰岛素分泌,观察RSG和PIG对IL-1β和IFN-γ损伤β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RSG或PIG+IL-1β/IFN-γ组凋亡率明显降低(14.0%、16.7%),与IL-1β/IFN-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3%,P<0.01);RSG或PIG+IL-1 β和IFN-γ+GW9662组凋亡率明显升高(41.4%、44.7%),与RSG或PIG+IL-1β/IFN-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RSG或PIG+IL-1β/IFN-γ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力(GSIS)明显恢复[(6.8±0.7)ng/ml、(5.9±0.9)ng/ml],与IL-1β/IFN-γ组(3.6±0.5 ng/mJ)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G或PIG+IL-1β和IFN-γ+GW9662组GSIS明显降低[(3.9±0.4)ng/ml、(3.6±0.3)ng/ml],与RSG或PIG+IL-1β/IFN-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ZD可以抑制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和恢复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半胱氨酸水解酶-3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DCF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42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DCF,DXT(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顺铂)25 mg/m2,第1-3天;CF(亚叶酸钙)200mg/d,静脉滴注2小时,第1-5天;5-FU(氟尿嘧啶)500mg/m2,第1-5天,静脉滴注5-6小时,3周为1周期,方案治疗,按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生存期(MST)。结果:全组42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3例,PR 19例,SD 11例,PD 9例。有效率(RR)为54.7%,中位TTP为5.5个月,中位MST为10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其次为口腔黏膜炎、腹泻及周围神经毒性。结论: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DCF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42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DCF,DXT(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顺铂)25 mg/m2,第1-3天;CF(亚叶酸钙)200mg/d,静脉滴注2小时,第1-5天;5-FU(氟尿嘧啶)500mg/m2,第1-5天,静脉滴注5-6小时,3周为1周期,方案治疗,按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生存期(MST)。结果:全组42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3例,PR 19例,SD 11例,PD 9例。有效率(RR)为54.7%,中位TTP为5.5个月,中位MST为10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其次为口腔黏膜炎、腹泻及周围神经毒性。结论: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9.
基于OLAP的门诊医生工作站诊断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医院HIS数据统计集成建立支持信息服务系统,获取门诊医生工作站数据,并通过其在线分析处理的OLAP功能,应用于门诊管理。方法:通过ODS统计资源库的OLAP功能,将2007年全年门诊医生工作站诊断填写信息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门急诊医生工作站诊断信息存在填写不全或空白,有意义诊断比例较低。结论:提高门诊信息化是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ODS资源库使大量的在线资源成为易得的数据,OLAP在线分析处理功能能够实现管理者对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前列腺意外癌的发病率、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84年1月至2004年5月因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病理检出的前列腺癌19例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后6例行双侧睾丸切除术 雌激素治疗、7例单纯双侧睾丸切除术、6例未做任何治疗。结果A1期5例、A2期14例。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0年。其中1例术后未做任何治疗者,1年后发生耻骨及腰椎成骨性转移而死亡。结论前列腺意外癌大多属于A期,预后较好,双侧睾丸切除 雌激素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