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79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36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可出现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我科收治的2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出现了特殊的心律失常——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国内献未见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不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疾患的室性早搏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心律失常,当早搏频发时患者多有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生活。长期以来临床依赖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但存在着疗效不确定,长期应用副作用大。我们应用射频消融术对药物疗效不佳的单源性频发室性早搏进行病灶的毁损性治疗,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3.
腺苷终止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腺苷 (adenosine)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有效药物[1 ] 。当心动过速终止时 ,出现短暂的心动过缓十分常见。如果剂量过大或通过大血管快速注射腺苷使其达受体部位的浓度过高 ,短暂的心动过缓会更严重或持续时间更长。尽管有外周静脉推荐剂量 ,但缺乏明确的中心静脉推荐剂量及在老年人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外周和中心静脉有效腺苷剂量及评价其在老年人中应用的安全性。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因PVST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或电生理检查者 ,所有患者均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5个半衰期以上。年龄 … 相似文献
94.
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药物治疗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20年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概念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短期的血液动力学和药理学的观点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生物学治疗。多个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疗效,这两种药物不但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而且还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减少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和欧洲心脏学会均把它们列为治疗心衰的首选药物。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第1期也发表了《慢性收缩性心衰治疗建议》。本研究旨在了解心衰治疗的药物使用状况和《慢性收缩性心衰治疗建议》对临床医生在治疗心衰实践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 :观察特发性左心室性心动过速 (ILVT)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后体表心电图的变化 ,探讨RFCA手术成功的心电图观察指标。方法 :分析 2 0例ILVT患者RFCA术前和术后 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变化 ,并随访 3个月。结果 :2 0例ILVT患者的消融手术均获成功。术后 19例呈左后分支起源的患者Ⅱ、Ⅲ、aVF导联新出现 q波 ,R波电压较前增高 ,Ⅰ、aVL导联的S波加深 ;QRS波群电压增加 ,心电轴度数不同程度增加 ;1例呈左前分支起源的患者术后Ⅱ、Ⅲ、aVF导联S波加深 ,aVL导联R波增高伴有电轴左偏。 2 0例患者术前、术后QT间期 ,QTd和QTc间期、QTc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随访 3个月 ,以上体表心电图未见进一步改变。结论 :体表心电图新出现左侧分支阻滞图形可作为ILVT患者成功RFCA的重要观察指标 ,术中标测最早肯浦野 (P)电位比最早心室激动点处消融更有效 ,术中体表心电图肢体导联的QRS波群电压幅值的改变 ,可作为消融成功的指征。ILVT经RFCA后不会影响心室肌复极离散度 相似文献
97.
心脏损伤后综合征(PCIS)是指心脏受到各种损伤后出现的以心包、胸膜和肺实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最初用来描述发生于心脏外伤、心脏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迟发心包炎。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该综合征还可发生于心脏介入治疗后,鉴于心导管操作日益增多,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有利于及早诊断和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价12号心电图在旁路定位中的价值,建立逐步定位法。方法:分析84例预激综合征经射频消融治愈病例的心电图,寻找对旁路定位最有判别意义的心电图特征。结果:第I组43例,均为左侧旁路。根据Ⅲ导联δ波为正向(+)可交LAL/LL与LPL/LPS区别,然后根据Ⅰ和aVF导联QRS波形态分别将LAL与LL及LPL与LPS进一步区分。第Ⅱ期11例,均为间隔旁路。根据Ⅱ,Ⅲ,和aVF导联δ波极性之和是否≤ 相似文献
99.
家族性长QTU综合征伴发扭转型室速的电生理机制及电药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新型接触电极观察三种药物对家族性长QTU综合征患者的早期后除极、U波及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发现维拉帕米及普萘洛尔有效,而利多卡因则无效,并提示早期后除极与本病扭转室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0.
我们采用经食管超声(TEE)检测左心房内血栓,对有新鲜血栓形成和有脑栓塞病史的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增大明显合并有长期心房颤动患者采取抗凝治疗后,再施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栓塞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7例,男2例,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