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篇 |
出版年
2010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迷走神经张力状态与眼心反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外肌手术时发生缓脉及心律失常称为眼心反射(Oculo-Cardiac reflex以下简称OCR)。Kirch等称为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反射。国内外文献已有不少有关OCR的报道及严重OCR引起心脏停搏的个案报道。OCR的防治已成为眼科医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又于1985年-1986年5月、对100名施行眼外肌手术的患者进行了迷走神经张力状态的测定,并对术中可能发生的OCR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旨在1)探讨 相似文献
22.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检查(Electrophysiologic Studies简称EPS)是在记录心腔内心电图的基础上,于病人自身窦性心律或心房起搏心律时,对心房或心室进行递增起搏Incremental Pacing)或程序电刺激(Programmed Stimulation)以观察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此项检查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病变的准确定位,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作用机制以及对病人进行药物、起搏或手术治疗的合理选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心率缓慢心律失常(心动徐缓)如因心脏本身病理的改变、不论年龄幼稚或老迈,由于心律失常的不同机理,一旦发生临床症状,药物皆罕有效果。我们于1978年用党参生脉散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与伴有二度二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双率枝传导阻滞共12人次,似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为了验证生脉散对于心率缓慢型心律失常特别是病 相似文献
24.
52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病窦综合征(SSS)患者,按有无结区功能障碍分为单纯窦房结病变组和双结病变组。结果显示:SSS患者中双结病变的检出率为46.5%。这类患者有如下临床及电生理特征:黑、晕厥发生率高,心功能差;窦房结受损程度更重;结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传导障碍;有1/3伴希浦系功能异常,心室电不稳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提示双结病变患者心脏传导系统存在广泛而严重的损害,临床治疗应持积极态度,尤其是起搏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耳皱与冠心病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60例冠心病与58例非冠心病者进行了耳皱检查。结果耳皱阳性者与耳皱阴性者相比,前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不增加;随着增龄,发生耳皱阳性者危险性增多,二者呈明显的正量-效关系。结论耳皱对冠心病不具有诊断价值,耳皱是伴增龄逐渐明显的皮肤老化征象之一。 相似文献
26.
27.
28.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后对房室结快径不应期的影响。方法 分别测量44例(男21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77±14.89岁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术前、术后快径有效不应期(ERP-FP)和快径前传时间(T-FP)。结果 消融前后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由343.18±62.79ms缩短为293.41±48.17ms(P<0.01)。快径前传时间无改变(术前174.55±46.53ms,术后168.18±27.89ms,P>0.05)。结论 慢径消融后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缩短,而快径前传时间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