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5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近年来医学和生理学有一重大进展,即发现了哺乳动物心房肌细胞中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otic factor, ANF)。该因子有强大的排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可能在心血管等某些疾病的发病中有  相似文献   
52.
我院自1976年至1986年4月间共收治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8例。男性1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83(80~92)岁。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等问题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终止时长R-R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对86例老年患者多年记录的24hHolter报告追踪调查分析。结果86例老年心房颤动终止时发生长R-R间歇≥2.0s共1509次,最长R-R间歇为5.60s。患者记录中均无自觉症状。临床追随最短1年,最长15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终止时发生心室长R-R间歇<4.0s者,且出现在夜间;也无头晕、黑蒙、晕厥等症状,则允许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4.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发病率增加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病率也不断增加,而老年人患病率更高。发生CHF的危险75~84岁几乎是65~74岁的2倍,CHF的患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别从65~74岁的13和8每1000人年增加到80岁以上的29和18每1000人年。Framingham心脏研究随访36年,发现CHF患病率随增龄升高,每10岁大约增1倍,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的临床与心电图特点。方法对动态心电图机(Holter)记录到的40例老年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及伴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早搏型室性心动过速72阵(96.0%)。其中多源型室性心动过速44阵(58.7%)。加速性室性心动过速14例(35.0%);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例(5.0%);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QRS波群宽度常≥0.14s。4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最终因心室颤动而死亡。结论老年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预后一般良好,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伴有严重心肌损伤,预后差。  相似文献   
56.
1什么叫养生?什么叫养生?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关于衰老和老年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历代文献资料中记载着许多有关老年保健的理论和方法。《黄帝内经》作为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的问世,书中虽然没有提出衰老的概念,但已认识到情志、环境、饮食、疾病等因素可导致人体衰老,而衰老的机理是以肾虚为主的五脏虚衰。强调精、气、神的重要作用,认为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是不断运动着充养人  相似文献   
57.
老年人随增龄而日趋衰老,引起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各器官和组织衰老伴随慢性疾病增多,用药频繁、品种多、数量大,同时并用数种药物的现象极为普遍,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增加,死亡例数中约1/3是由药物引起的.据报道,>65岁老年人平均患有7种疾病,最多可达28种.  相似文献   
58.
心房利钠多肽(ANP)又称心钠素,是心房产生和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它的发现揭示了心脏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同时ANP具有很强的利钠,利尿及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本文利用戊二醛法将ANP与TG连接,免疫家兔,成功地制备抗血清,亲和常数k=0.2-0.3×10~9M~(-1),抗血清与生长抑素、β-内啡肽和K物质等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百分数分别为3.3%、2.0%和  相似文献   
59.
60.
3.4个体化给药原则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千差万别,因此,对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西医传统的给药方法是“千人一药,人人一量”,缺乏中医辩证施治的科学用药方式.用药后的反应不仅世界各种族之间有差异,中国各民族之间也有不同,个体与个体之间因基因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用药必须强调个体化.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过敏史、药物反应史,根据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脏情况、胃耐受能力等等,个体化用药;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不同的服用方法和药物配伍.如有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现牙龈增生;有的患者口服美托洛尔后会出现头痛;有的患者胃肠道对药物特别敏感,耐受性很差;有的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会出现皮肤瘀斑;有的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后出现干咳;抑郁症患者不宜选用利血平;心脏传导阻滞患者慎用或禁用β受体阻滞剂;肝硬化患者尽量不选用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药.更要特别重视药物过敏史,很多老年人因为长期应用多种药物,差不多自己都知道对哪种药过敏.特别要指出的是不少患者将药物过敏与药物不适应混为一谈,药物过敏是指应用某种药物后在体内出现抗原抗体变态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水肿,甚至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症状;而对某种药物不适应表现为头痛、咳嗽、胃痛或不适等,实际上是一种不耐受表现,而非药物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