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囊性不典型肠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呈囊性肿块这一少见类型的肠癌其CT诊断要点及病理基础。方法:收集13例主要表现为囊性肿块的肠癌病例,其中管状腺癌7例,粘液腺癌4例,管状腺癌伴粘液腺癌2例,分析其CT表现特点及病理的对应关系。结果:13例肠癌的主要异常CT征象有:单纯肠浆膜外囊性肿块9例,肠腔内囊性肿块伴肠外囊性肿块2例,肠腔内囊性肿块2例, 累积15个囊性肿块;伴肠壁局限性增厚10例,经与病理对照分析发现,囊性肿形成的原因有:增生型肿瘤内坏死或粘液腺癌瘤内“粘液湖”所致最常见,达10例,溃疡型肠癌慢性穿孔形成脓肿3例,继发阑尾粘液囊肿1例,另1例粘液腺癌可能是结肠憩室或深在性的囊性结肠炎癌变所致。CT首诊12例,正确诊断5例,误诊7例,其中误诊为脓肿4例,其他肿瘤3例,误诊原因主要是缺乏对肠癌该种,CT表现的认识,忽略癌性肠寺厚特征等因素,结论:囊性肿块是肠癌的不典型CT表现,易误诊,注意观察肠壁增厚和肠腔内外肿块的性状,可提高CT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别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3、0.848,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5,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榆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技术显示胰周血管的价值.方法:对40例无腹部疾病的病人行16层CT双期扫描.使用轴位CT图像、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和容积重建(VR)图像评价胰腺周围动脉和静脉.结果:轴位CT图像、TSMIP和VR对胰腺间接供血动脉和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胃网膜右静脉的显示率均为100%,对胃结肠干均为80%.轴位CT、TSMIP和VR对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7.5%、92.5%、67.5%;对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为95%、95%、75%;对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为97.5%、92.5%、57.5%;对右结肠上静脉,为100%、87.5%、80%;对胰十二指肠上后静脉,为92.5%、65%、40%;对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为92.5%、62.5%、45%.结论:结合适当的扫描技术和显示方法,使用16层CT可获得良好的胰周血管的显示.  相似文献   
55.
结肠直肠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结肠直肠CT检查的正常表现结肠直肠癌的CT扫描范围,尽管癌肿可能仅局限于肠道某段,但多数学者建议扫描宜从肝脏隔面开始连续扫描至肛门水平,以利发现其转移性病灶,尤其是肝脏转移;术后扫描范围亦是如此。扫  相似文献   
5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又称肾错构瘤,为肾的良性肿瘤,影像学检查是临床术前诊断的主要方法[1~5].目前认为CT是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不过仍有少数CT表现不典型的RAML易误诊为肾癌,为此,作者搜集分析近5年来38例CT资料完整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的CT表现特点,并对CT表现不典型或误诊病例进行重点讨论,以进一步提高肾AML CT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7.
肺错构瘤少见 ,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但其并不是肺内常见疾病 ,加上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 ,易与其他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混淆。作者收集了本院经手术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3例错构瘤资料 ,着重讨论分析CT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收集本院1986~2001年经手术病理组织确诊13例病例 ,男6例 ,女7例 ,年龄34~81岁 ,平均52岁。临床上5例无症状 ,为体检偶然发现 ;8例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胸痛、胸部不适或发烧。病程为1周至半年。全部病例用SOMATOM.PLUS4螺旋CT机和Marconi…  相似文献   
58.
探讨肠道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定位,定性肿瘤,并评估了CT分期诊断价值。材料方法:回顾分析了1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道恶性肿瘤的CT表现,包括腺癌10例,淋巴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结果:16例肿瘤CT检出敏感性100%,CT定位正确14例,定性肠道恶性肿瘤13例。三种肿瘤CT表现各有特征,而肠壁增厚和/或肿块为其共同特点:CT分期时对肿瘤局部侵犯及淋巴转移敏感性较差,但特异性很高。  相似文献   
59.
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及与B超检查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32 例胆囊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诊断结果与B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2 例胆囊癌中, 肿块型14 例, 腔内型8 例, 厚壁型10 例。CT诊断准确率为87-5% , B超诊断准确率为53-1% 。结论: CT能较好地显示胆囊癌的类型、大小, 邻近脏器受侵范围及转移等表现, 且定性诊断优于B超检查。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MDCT肿瘤强化指数在微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透明细胞癌(cc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7月~2009年7月手术病理证实21例微脂性RAML(平均最大径4.69cm)、52例ccRCC(平均最大径4.57cm)影像资料,测量感兴趣区(ROI,包括肿瘤及正常肾皮质)平扫、三期增强(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分泌期)CT值,计算肿瘤相对肾皮质强化指数(R),R=病灶(CTpost-CTpre)/皮质(CTpost-CTpre)(其中CTpost为感兴趣区强化后CT值,CTpre为感兴趣区平扫CT值)。两组肾肿瘤患者性别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患者年龄、肿瘤CT值、肿瘤相对强化指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应用ROC曲线评价三期R值诊断性能。结果:微脂性RAML、ccRCC组患者性别、就诊年龄、平扫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间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分泌期CT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ccRCC组三期肿瘤相对强化指数R值均明显高于微脂性RAML组(P<0.01);以ccRCC为对象,三期R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767、0.748,肾实质期R值界限值为0.4649,其敏感度71.2%,特异度81%;特异度为100%时,R值界限值为0.6296,此时敏感度44.2%。结论:MDCT肿瘤强化指数可用于鉴别微脂性RAML、ccR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