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5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比较化学物职业接触限值(OEL)与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探讨职业接触定量化的界定。方法搜集中国、美国、欧洲化学物OEL与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30种化学物的45对OEL和环境浓度限值。OEL和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几何均数分别为2.09 mg/m3和0.01 mg/m3,OEL是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的200.17倍。2限值回归方程为lgy=1.182 lgx-2.36[决定系数(R2)=0.567]。2限值概率密度函数曲线交点浓度值为0.092 9 mg/m3,是OEL的1/22.45,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8.93倍。当浓度取1/20 OEL时,该浓度低于对应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比例为20%。结论当工作场所化学物浓度高于OEL 1/10时,可定义为职业接触。  相似文献   
92.
锰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近年来锰神经毒作用的机理,早期效应的检测,锰与帕金森氏病及锰神经毒性易感性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3.
剂量 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 ,一直用于对化学品、药物、物理等有害因素进行毒性预测和外推 ,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以此为基础进行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控制措施。最近毒理学界提出了一种新的剂量 反应关系模型 ,即毒物兴奋效应模型 ,对过去公认的阈值模型和线性非阈值模型提出了挑战。本文对毒物兴奋效应模型的概念及其在环境、医学、公共卫生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引起的讨论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4.
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衰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心病合并心衰是内科常见病之一,常反复发作,治疗难度逐渐增加。现将本院用多巴酚丁胺合用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衰46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EBV)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试验的影响因素。方法用B95-8细胞制备EBV,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测定EBV滴度以确保病毒有效性,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研究环孢霉素A(CSA)的浓度、CSA加入时间、淋巴细胞浓度3个因素对EBV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试验的影响,选择最优化条件对三氯乙烯接触工人的B淋巴细胞进行转化。结果制备的病毒滴度分别为5.45×106/ml和1.06×106/ml。不同浓度CSA(0.2、1和2μg/ml)作用以及不同加入时间(同时加入或2h后)B淋巴细胞均成功永生化;正常人B淋巴细胞转化时淋巴细胞浓度不低于2×106/ml时方能成功永生化,而接触三氯乙烯工人的淋巴细胞在1×106/ml浓度下亦转化成功。不同条件下转化成功的B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别,显微镜下可见B淋巴细胞体积增大并聚集成团。结论在建立B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的过程中,CSA浓度和加入时间对转化结果未见影响,而淋巴细胞与EBV接触时的细胞浓度是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接触三氯乙烯工人的B淋巴细胞在1×106/ml浓度下亦转化成功,推测与淋巴细胞致敏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淮河流域某县不同水体中富营养化状态和藻类及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状况。方法分别于平水期(5月)和丰水期(8月),采集淮河流域某县S河、Y河和代表性池塘的水和底泥,国标方法测定水中总氮、总磷、叶绿素a、化学耗氧量、藻细胞密度;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性、藻细胞内和底泥中微囊藻毒素MC-LF/LR/LW/RR/YR。结果该县水污染严重,氮磷严重超标,多数检测指标处于Ⅲ类~劣Ⅴ类水质。干流S河以总氮污染最为严重(4.78mg/L),丰水期水质显著好于平水期(P<0.05)。内河Y河和池塘水则是丰水期水质劣于平水期,池塘水中叶绿素a浓度最高达648.4mg/m3。不同水体平水期蓝藻比例低于10%,丰水期急剧增高至40%,成为优势藻,池塘水蓝藻占44%。水中溶解性、藻细胞内、底泥中的主要微囊藻毒素为MC-RR,水中MC-RR浓度最高达17.731μg/L,底泥中MC-RR浓度最高达0.802μg/g,而多数样品中MC-LR/LF/LR/YR检出率和浓度均较低。结论该县水体处于中度和重度富营养化状态,丰水期底泥中的MC-RR含量显著高于平水期(P<0.05)。  相似文献   
97.
结节性硬化症13例综合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系神经皮肤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1908年 Vogt 综述该病的临床特征为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及先天性痴呆.现将我们近年诊治的13例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DNA修复基因XPD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危险性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作为重要的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和基因转录。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个体肿瘤易感性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广泛研究的XPD基因密码子156、密码子312和密码子751位点的多态性与肺癌、皮肤癌、头颈部和泌尿道等肿瘤危险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机体在面临外源性化学物威胁时,仍能维持遗传信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机制是DNA修复。外源性化学物暴露造成的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增高,是化学物暴露、机体代谢及DNA修复等相关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和表现。已有证据表明,DNA修复能力降低与正常人群散发肿瘤的危险性增高显著关联。正常人群的个体间DNA修复能力存在较大变异。因此,研究个体间DNA修复能力差异的遗传学基础,对于加深外源性化学物致癌机理的认识、发展生物标志物以及最终提高肿瘤危险度评价的精度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扼要介绍DNA损伤与修复机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外源性化学物致机体DNA损伤和修复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0.
目前国内外有关川崎病的报道较多,但由肝炎病毒引起本病的报道甚少。我院收治1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患儿,临床经过及实验室检查符合本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患,9个月,以发热半个月为主诉入院。体温持续在39~40℃之间,病后3天周身皮肤出现猩红热样皮疹,阴囊亦见皮疹,伴肿胀。双眼结膜充血,口唇樱红。皮疹持续2天消退,继之阴囊肿胀消退并脱屑,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