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根据中医学“闻气治病”,“闻香病除”理论,结合收集的大量民间秘方、验方与祖传药枕及药理研究成果,研制成防耳部挤压的耳空防衰益寿枕(简称药枕),用于防治中老年性疾病,临床应用收到满意疗效。下面着重谈谈药枕与治疗中老年性疾病的关系。 1 药枕制作及用法 药枕由绞股蓝、黄精、补骨脂、莪术、磁石、灵芝、汉防己、桑叶、桑寄生、香草、威灵仙、朱砂、玉米须、花生叶、钩藤等药材,共同粉碎,装入特制耳空枕袋内,代日常睡枕用。每昼夜使用时间不短于8h,平时保持枕面清洁,经常翻晒,半年后更换枕内中药。 2 防治中老年性疾病的机理 中老年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无非是心肾不交、肾气不足、气血不调、经络失畅、偏盛偏衰、阴阳失调导致。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睡眠质量如何对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有直接影响。长期应用家庭睡枕,耳部神经受挤压,造成血液循环受阻,血管压力增强,流动加速,使大脑相对缺氧,易出现失眠、耳鸣、头痛、健忘等一系列症状。耳空防衰益寿枕恰恰是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研制而成的,可以防止耳部免收挤压,消除共振,隔绝杂音,提高睡眠质量。 中老年人早衰多由肾气亏损,中气虚弱,运血无力,导致经络失畅,故常发生心血瘀阻、经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润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服用益气养血润肠中药,对照组40例服用麻子仁丸,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P<0.05。结论:益气养血润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3.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分析135例B—NHL常见类型[包括DLBCL 22例,滤泡性淋巴瘤(FL)1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SLL)18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5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7例,Burkitt’s淋巴瘤(BL)5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3例;结外DLBCL 29例,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L)18例]和对照组5例T—NHL、5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以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包埋组织中BCL-6、CD10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BCL-6和CD10阳性表达均只见于RLH(100%和100%)、结内DLBCL(72.7%和40.9%)、结外DLBCL(75.9%和41.4%)、FL(88.9%和72.2%)以及BL(100%和100%),其余B—NHL如B-SLL、MCL、MALT—L、LPL、LBL以及T-NHL和NLPHL中均未见BCL-6和CD10蛋白的表达。BCL-2蛋白表达可见于结内、结外DLBCL、FL、B—SLL、MCL、MALT—L以及LBL,阳性率分别为:36.4%、27.6%、83.3%、88.9%、86.7%、72.7%和33.3%;而LPL、BL、T—NHL以及NLPHL未见BCL-2蛋白表达;②DLBCL中BCL-6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GC/FL型、中间型、散在型和阴性型;③40.9%的结内DLBCL、41.4%的结外DLBCL、72.2%的FL以及100%的BL为BCL-6+/CD10+表达,其中BCL-6蛋白表达均为GC/FL型;④在临床特征上,BCL-6+/CD10+的结内DLBCL与非BCL-6+/CD10+的结内DLBCL相比,前者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P〈0.05)。结论:BCL-6、CD10和BCL-2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用于部分B—N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CD10+的结内淋巴瘤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4.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贫血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贫血的主要类型,研究各种类型的贫血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活动度、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以及药物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连续就诊的明确诊断RA的患者,抽血化验,完善研究所需的各种相关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结果98例中有44例贫血,占患者总数的44.98%,其中慢性疾病性贫血21例(占总数21.42%),缺铁性贫血15例(占总数15.30%),巨幼细胞性贫血8例(占总数8.16%);慢性疾病性贫血组的DAS、ERS、CRP值与无贫血组比较明显升高,分别为P〈0.05(P=0.046)、P〈0.01(P=0.00t),P〈0.05(P=0.016),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71岁,与无贫血患者(平均59.75岁)相比较年龄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两组比较P〈0.05(P=0.036),具有显著性差异;慢性疾病性贫血组、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各组的白蛋白量与无贫血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P值分别为0.003、0.045、0.018),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RA患者发生慢性贫血的发病率非常高,在本次研究中占总患者数的44.98%,其中频度依次是慢性疾病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②慢性疾病性贫血的发生与RA患者的DAS、ERS、CRP相关,炎症反应明显、病情活动度高的RA患者极易于并发慢性疾病性贫血。③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服用甲氨蝶呤的老年女性患者身上,可能与老年女性患者对甲氨蝶呤的耐受性低下有关。@RA各类贫血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均降低,因此RA患者的贫血的治疗和预防除了有效抑制慢性炎症和合理的药物以外,在饮食中  相似文献   
105.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的疾病,其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昂贵,治疗过程中因抗生素使用导致多重耐药,最终无药可用。郑爱华教授早期对肠黏膜屏障及肠道菌群调节进行研究,目前将其应用于临床,对脓毒症治疗及预后有较好作用。本文通过郑爱华教授运用滋阴活血润肠法治疗脓毒症的经验,浅析生血通便颗粒辅助治疗脓毒症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和揭示滋阴活血润肠法对SD大鼠烫伤后1周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肠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本法对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以期为临床探寻更有效的肠黏膜保护药物。方法:将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为滋阴活血润肠中药治疗组(便可通组)30只,第二组为对照组(单纯烫伤组)30只,制备成烫伤模型,分别予以便可通、生理盐水灌胃;第三组为正常组10只。均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的含量,观察大鼠肠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滋阴活血润肠法可明显抑制烫伤模型大鼠内毒素易位,减少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抑制肠组织细胞凋亡。结论:中医滋阴活血润肠法有较理想的肠道屏障保护作用,是预防和治疗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引发的多器官、多系统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7.
灌肠与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受到细菌感染所致,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生活、社会工作带来影响。近年来妇女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治疗这一顽疾没有特效的方法,为此我科于2005年8月-2006年8月对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与康复对照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康复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电刺激治疗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2组患儿总疗程均为3个月。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儿大脑前、中、后动脉(ACA,MCA,PC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2组患儿经治疗后,发现电刺激治疗组共显效19例(42.2%),好转24例(55.4%),有效率为95.6%;康复对照组共显效10例(22.2%),好转27例(60.0%),有效率为82.2%;2组患儿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电刺激治疗组患儿GMFM评分明显高于康复对照组(P〈0.01)。2组患儿治疗前,其ACA、MCA及P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后电刺激治疗组患儿ACA、MCA及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01或P〈0.05),而康复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增强疗效,并提高脑瘫患儿颅内血流速度,改善脑循环状况,是针对脑瘫患儿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超微结构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用desmin、α-SMA、MSA以及CD117、CD34为主的一组抗体对腹腔软组织原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及平滑肌肉瘤等病例进行研究,获得34例腹腔、系膜及腹膜后平滑肌肿瘤,其中2例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男性8例,女性26例,年龄26~77岁,平均47·6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腹膜后28例,肠系膜4例,腹腔2例,肿瘤直径5~18cm,平均9·86cm。梭形细胞型32例,其中1例伴有反应性破骨样巨细胞,1例有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区域(即去分化平滑肌肉瘤),上皮型和混合型各1例。此组抗体表达分别为desmin(21/22)、α-SMA(21/21)、MSA(21/21)、CD117(1/21)、CD34(1/21)、S-100蛋白(3/21)、PGP9·5(2/21)。超微结构可见基板、质膜下连续的微饮泡、胞质内丰富的密体和密斑,而细胞器较少。其中4例检测c-kit基因11号外显子序列,均为野生型。平滑肌瘤4例,其中2例分别健在5年和10年;交界性1例;平滑肌肉瘤29例,获访13例,11例(85·0%)在3年内复发、转移或死亡,1例5年后死亡,仅1例无瘤生存10年。结论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主要发生于腹膜后,女性多见,以恶性居多,肿瘤性坏死、核分裂象≥4/50HPF及细胞明显异型性对判断恶性有重要参考价值。需与相同部位的胃肠道外间质瘤、恶性神经鞘膜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10.
介绍郑爱华教授运用疏肝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经验。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范畴。郑教授认为,胸痹之病,涉及多个脏腑,与肝最为相关,心肝失调为病机关键。治疗注重从心肝入手,抓住胸痹"气""虚""痰""瘀"的病机特点,治疗上运用疏肝化瘀法,并结合现代医学疗法,临床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