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管状胃与食管侧侧吻合在食管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管状胃与食管侧侧吻合以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方法 应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行管状胃制作及用腔镜直线型切割缝合器与残端食管后壁行侧侧吻合(吻合口后壁延长3~5cm),应用可吸收线缝合吻合口半弧形前壁并胃浆肌层包埋.结果 15例食管癌均顺利完成管状胃、食管侧侧吻合,胸内弓上吻合9例,颈部吻合6例,均行左开胸,颈部切口为左侧.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13例随访3~12个月,未发现有吻合口狭窄病例,1例有轻度反流性食管炎.结论 管状胃与食管侧侧吻合可以减少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是值得应用和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胸腔镜快速康复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2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全胸腔镜手术170例(胸腔镜组),传统开胸手术者70例(传统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液总量、胸引管带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麻醉前(T0)、切皮后1 h(T1)、术毕(T2)、术后24 h(T3)和术后48 h(T4)的免疫应激状态相关指标。 结果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液总量、胸引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胸腔镜组均优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P=0.00;t=-3.2,P=0.00;t=-12.7,P=0.00;t=-9.4,P=0.00;t=-6.0,P=0.00);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P=0.22)。胸腔镜组在术后24 h(T3)和48 h(T4)的免疫因子指标高于传统开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外周血中,胸腔镜组在术后24 h(T3)和48 h(T4)的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低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1,P=0.00;t=-20.06,P=0.00)。 结论胸腔镜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短、引流量少、应激和免疫反应小等优势,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60岁。因上腹部疼痛伴畏寒、发热1月余,全身黄染4d,于1999年1月23日收入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入院查体:t37.60C,R20min-1,P80min-1,BP19/13kPa,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右上腹肌紧张,深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阳性。总胆红素75μmol/L,直接胆红素51.1μmol/L,间接胆红素24μmol/L,碱性磷酸酶1066U/L,谷胺酰转肽酶919U/L。尿常规:BIL2+,URO1+,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CT示:胰头区一高密度灶,胆道系统明显扩张。B…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Crohn病侵犯胰腺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Crohn病较少见,而肠外脏器侵犯尤其是胰腺组织受侵也少见报道。笔者于1999年治疗1例,且误诊为胰头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全身皮肤轻度黄染伴上腹部疼痛而入院。入院时查体:消瘦,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部未扪及明显包块,上腹部稍偏左处有轻度压痛,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总胆红素39.2μmol/L,直接胆红素24.8μmol/L,间接胆红素14.4μmol/L。B超、CT检查均示:胰头部占位性病变,考虑胰头癌。于1999年6月进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胰头处有5.0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对肺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期住院患者分为3组: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组、对照组,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12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的阳性率较健康组和良性肺病组均明显增加。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对肺癌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0岁,因“颈前区肿大2年余”于1999年11月17日入院,无高代谢症状,无心悸,查:P85min-1,颈前区明显肿大,双叶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约27cm×11cm,质地中等,无触痛,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同位素甲状腺功能8项测定:各项指标均正常。入院诊断: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于11月22日在全麻下行左叶甲状腺切除、右叶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术中见:甲状腺有一约20cm×8cm×8cm肿物,横跨双叶腺体,包膜完整,质脆,气管上段受压、变形,无气管软化。术后病理示:(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术后2h出现大汗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C-MYC的表达,探讨二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以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以4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中MMP-14和C-MYC的表达,观察二者表达的差别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中MMP-14和C-MYC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MP-14和C-MYC的表达量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最大直径、Ki67的表达均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MMP-14和C-MYC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MMP-14和C-MY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进展,联合检测MMP-14和C-MYC的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167例(传统手术治疗组)及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367例(微创手术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精索阴囊肿胀及有关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及精索阴囊肿胀等有关并发症较传统手术明显减少(P〈0.05),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早、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Smad4和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浸润性乳腺癌、12例原位癌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mad4和ER的表达,分析二者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Smad4在浸润性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分别为52.00%、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29,P=0.004),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68,P=0.172).原位癌与浸润性乳腺癌比较,Smad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和5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82,P=0.149),ER阳性表达率表达分别为58.33%、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11,P=0.916).Smad4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x2=6.392,P=0.011)和淋巴结转移(x2=6.738,P=0.009)有关,与组织学分级(x2=0.542,P=0.462)无关.ER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x2 =4.133,P=0.042)和组织学分级(x2 =5.357,P=0.021)有关,与TNM分期(x2=1.159,P=0.282)无关.Smad4蛋白与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3,P=0.032).结论 Smad4在乳腺癌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Smad4与ER的表达与乳腺癌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GF-β1、TGF-βR1及Smad4三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以及预后的关系,为乳腺癌发病和治疗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提取30例乳腺癌临床标本(经液氮、研磨等处理)和MCF-7、T47D、SKBR-3三种乳腺癌细胞(取指数增长期细胞)总RNA,反转录cDNA第一链,克隆TGF-βR1、Smad4基因片段,测定质粒浓度,制备标准样品,并作出标准曲线,探针法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TGF-βR1和Smad4基因mRNA表达。结果:FQ-PCR检测发现恶性程度高的SKBR-3细胞,其TGF-βR1和Smad4的基因拷贝数明显低于恶性程度低的MCF-7细胞(P均<0.01),T47细胞两种基因拷贝数介于两者之间。结论:随着乳腺癌细胞病理类型恶性程度增加,TGF-βR1和Smad4 mRNA表达逐步下降,表明TGF-β1和Smad4可能具有类似乳腺癌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