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氨基己酸对脊柱矫形术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氨基己酸对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11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后,给予氨基己酸100mg.kg-1(最大量5g)<15min静脉泵入,之后以10mg.kg-1.h-1持续静脉泵入至缝皮结束;对照组则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泵入。两组均采用控制性降压至手术结束,记录术中每小时出血量、输血量、补液量、纤维蛋白原(Fib)、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4,7d Fib。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失血量、红细胞悬液输注量、血浆输注量、晶体输注量、术后引流量、围术期失血量均显著减少;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开始1、2h及术毕3个时间段的出血量均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3、4h时的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其余3个时间段;3)术后d1-d4两组患者Fib水平均持续显著升高,但试验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4)从手术开始1h直至术后第4天,试验组血小板水平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患者术中应用氨基己酸可以有效减少围术期出血量,并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内镜下的检查和治疗在各大医疗中心蓬勃开展,为疾病的明确诊断和微创治疗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而全凭静脉麻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日间手术量迅速增加,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消化内镜下的各种检查和治疗,临床上常见的术式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dtion,ESD)等.由此应运而生的无痛内镜术,旨在让患者在"浅睡眠"的状态下完成内镜检查或治疗,解除患者的焦虑、紧张和恐惧情绪,既能保证诊疗过程的安全和舒适,又便于临床医生的诊疗操作.随着无痛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对镇静与麻醉的要求也随之日益提高,原则上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诱导迅速而平稳,(2)内镜操作过程呼吸循环稳定,(3)苏醒迅速而舒适.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清醒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AFO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H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观察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两组均同时予右美托咪定泵注,右美负荷量泵注完毕即开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分别于入室安静10 min时(T0)、纤维支气管镜置入鼻腔时(T1)、纤维支气管镜置入声门时(T2)、气管导管置入声门时(T3)记录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RSS)及T3时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者插管时间、插管条件评分、患者舒适度评分、操作医师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同组T0时点比较,对照组T1、T...  相似文献   
74.
目的 采用超声技术探讨左右侧、年龄及性别等因素对股静脉与股动脉间解剖关系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成年患者275例,超声探头于短轴方向垂直接触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 cm处探测股静脉位于股动脉的解剖方位关系,描述为:内上、内侧、内下、外下、外侧、外上这六种方位关系.结果 左右侧股静脉均主要位于股动脉的内下方(左57.45%,右66.18%),其次位于内侧(左37.09%,右28.00%),少数位于外下方(左4.36%,右4.36%),极少数位于外侧(左0.36%,右1.09%)及内上方(左0.73%,右0.36%);与左侧相比,右侧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的概率显著减少(P<0.05),位于股动脉内下方的概率显著增加(P<0.05).与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患者年龄(44.78±10.28)岁比较,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下方患者的年龄(50.74±9.92)岁显著增加(P<0.05),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外下方患者年龄(53.00±11.60)岁显著增加(P<0.05).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的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下方的概率显著增加(男39.71%,女60.29%)(P<0.05).结论 股动脉和股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变异较大,临床上对于不同患者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左右侧、年龄及性别因素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能否增强神经阻滞及药物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前交叉韧带手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随机分为TEAS组和非TEAS组,两组患者均在腰麻下行手术治疗,镇痛方案:麻醉成功后行收肌管阻滞,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TEAS...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儿童慢性危重症(pediatric chronic critical illness,PCCI)的病因组成和转归。方法以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并达到PCCI诊断标准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病历资料及出院诊断,对其病因进行分类。收集并分析其住院期间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017年1月—2022年12月儿童重症监护室3955例住院患儿中,有321例(8.12%)符合PCCI诊断标准。321例PCCI患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71.3%,229例),其次为意外伤害(12.8%,41例)、手术后(5.9%,19例)、肿瘤/免疫系统疾病(5.0%,16例)、遗传/染色体疾病(5.0%,16例)。321例PCCI患儿中,好转出院249例(77.6%),家属要求出院37例(11.5%),在院死亡35例(10.9%)。死亡病例中,感染占74%(26/35),意外伤害占17%(6/35),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占6%(2/35),遗传/染色体疾病占3%(1/35)。2017—2022年PCCI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疾病中的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321例PCCI患儿中,婴幼儿148例(46.1%),学龄前儿童57例(17.8%),学龄期儿童54例(16.8%),青春期儿童62例(19.3%),其中婴幼儿组占比最高(P<0.05)。以上4个年龄组在院病死率分别为14.9%(22/148)、8.8%(5/57)、5.6%(3/54)、8.1%(5/62),其中婴幼儿组病死率最高,但4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CI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疾病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其主要病因为感染及意外伤害,引起PCCI患儿死亡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PCCI患病人群以婴幼儿为主,婴幼儿患者在院病死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