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参希胶囊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参希组、参希+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制备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对照组和参希组不予腹腔注射LPS。参希组及参希+模型组于造模前28 d给予参希胶囊(0.75 g/kg)灌胃,余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造模后6 h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检测心肌TNF-α、IL-1β和MDA的含量,测定SOD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左室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明显降低(P<0.05),参希预处理显著提高内毒素血症小鼠的EF和FS值(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TNF-α、IL-1β和MDA含量升高,SOD的活性降低(P<0.05),参希预处理显著减少内毒素血症小鼠心肌TNF-α、IL-1β和MDA含量,提高SOD的活性(P<0.05)。结论 参希胶囊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心脏具有保护功能,其可能与降低心脏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丙泊酚配伍小剂量瑞芬太尼或小剂量氯胺酮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26例自愿行无痛胃镜(n=417)及结肠镜(n=309)检查的患者分别分为1、2、3组:1组患者单纯静脉经泵注射丙泊酚(200ml/h),2组患者先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0μg,然后注射丙泊酚,3组患者先静脉注射氯胺酮0.2mg/kg,然后用泵注射丙泊酚。所有患者丙泊酚注射至睫毛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时,内镜医生开始内镜检查,此时的丙泊酚使用剂量记为初始有效剂量。检查中如有体动或吞咽反射则追加丙泊酚0.5mg/kg,所有检查超过5min则接用丙泊酚3μg/(kg.min)维持,其中结肠镜检查患者时间超过10min时追加瑞芬太尼5μg,不再追加氯胺酮。观察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血压、心率及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记录丙泊酚初始有效剂量和使用总量、意识恢复时间和恢复正常行走时间;同时记录丙泊酚注射痛、体动发生率、呼吸暂停、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内镜检查,无喉痉挛发生,患者满意度100%。1、2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显著下降,而3组血流动力学平稳。2、3组体动和呼吸暂停发生率显著低于1组。胃镜检查中,2组苏醒最快,1、2组正常行走时间没有显著差异,3组苏醒时间和正常行走时间均显著长于1组和2组。肠镜检查中,3组苏醒和正常行走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丙泊酚配伍小剂量瑞芬太尼可以减少内镜检查时丙泊酚初始有效剂量及使用总量;减少注射痛、体动以及呼吸暂停的发生,同时缩短恢复时间。丙泊酚配伍小剂量氯胺酮可以提供稳定的呼吸、循环状态,同时减少丙泊酚初始有效剂量和使用总量;虽然延长胃镜检查者恢复时间,但并不延长肠镜检查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影响脊柱侧弯患者术中出血与输血的因素。方法收集116名行脊柱矫形术患者的资料,通过多因素分析校正了混杂因素的影响后,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判断影响术中出血与输血的重要因素。结果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提示患者的Cobb角、椎体融合数、输血前Hb、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引流量,与术中失血量具有相关性;体重、Cobb角、椎体融合数、术前Hb、Hct、PT、APTT、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失血量与输血量具有相关性;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Cobb角、椎体融合数、术中失血量、术前Plt是影响术中输血的独立因素;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出,术中输血量的独立预测变量为体重、Cobb角、椎体融合数及术中出血量。结论患者的Cobb角、椎体融合数、手术时间等因素与术中出血量显著相关。Cobb角、椎体融合数、术中失血量,术前血小板数是术中是否输血的独立相关因素,而患者的体重、Cobb角、椎体融合数及术中出血量可以作为术中输血量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耳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期(术后6、12、24、48、72 h和出院)静息时疼痛评分(VAS评分)和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并记录追加补救药例数、排气排便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术后24、48、72 h静息时VAS评分、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 h、出院时VAS评分、追加补救药物例数、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针干预的多模式镇痛能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药物使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postcholecystectomy diarrhea,PCD)是胆囊切除术后的一种症状群,无论是中医学还是现代医学对PCD的定义和治疗尚未达成共识。文章基于"肝郁-脾虚-气血失衡"的动态发展过程探讨PCD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近年治疗进展,其中医病机主要为"肝郁脾虚、湿热内盛、气血瘀滞",以肝郁脾虚为主,三者之间可相互转化。西医治疗对于术后慢性腹泻存在局限性,临床治疗应把握本病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中医药治疗对此有优势。  相似文献   
46.
陈洁  郑曼 《现代医学》2011,39(4):492-495
输血是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也是围术期麻醉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可能有潜在的危害,甚至产生致命的后果,其中关于异体输血引起的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问题更受到广泛关注。如何进行围术期血液保护、减少异体输血是麻醉医师的任务和目标。输血指征的有效执行是血液保护的核心,术前自体血储备、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和血液稀释是减少失血和输血的有效措施,控制性低血压和体温保护等新老技术可显著减少手术失血,相关药物的应用既可预防失血又可治疗出血。作者围绕矫形外科手术特点,就"血液保护"概念的推广及围术期血液保护临床应用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相关指标对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揭示代谢综合征的促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86例,对照组102例,均行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描记,分别测量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Pd明显增高(47.31±12.18 vs 33.08±11.04,P=0.001),但Pmax和Pmin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Pd与体质量指数(BM I,P=0.001)、总胆固醇(TC,P=0.038)、甘油三酯(TG,P=0.001)、载脂蛋白B(Apo B,P=0.027)、收缩压(SBP,P=0.036)及舒张压(DBP,P=0.015)呈正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P=0.001)与Pd存在明显的关联性。结论 BMI是影响Pd大小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代谢综合征及体质量指数为心律失常防治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尤其是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对术中瑞芬太尼致吗啡用量增加的预防作用。方法 4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联合瑞芬太尼组(P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两组术中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3~4ng/ml,PR组于切皮前15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在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前30min均静注吗啡0.15mg/kg。记录术中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和术后1、2、3、6、12及24h时静息VAS评分;记录补救治疗时间、术后PACU吗啡用量、术后12、24h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3hR组静息VAS评分明显高于PR组(P<0.05);与R组比较,PR组患者首次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补救治疗时间延长,术后PACU吗啡用量、术后12h和24h吗啡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预先使用帕瑞昔布钠可降低瑞芬太尼术后急性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需要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中容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对机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经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8例,ASAI~Ⅱ级。监测气腹前、气腹后30、60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动脉血气、血糖、血乳酸的变化。通过动脉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并观察停气腹后10、20、30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监测气道峰压。结果PHC期间各观察时间点患者的血压、心率、PaO2、肺内分流率及血乳酸无明显变化(P〉0.05)。气腹后中心静脉压(CVP)、气道峰压、血糖、PETCO2、PaCO2较气腹前有明显升高(P〈0.05),pH值明显下降。停气腹后PETCO2逐渐下降,30min时已明显低于停气腹前(P〈0.05)。结论在临床常用的压力范围及吸入高浓度氧气下,PHC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后腹腔镜手术来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脊柱侧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ASA Ⅰ或Ⅱ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施行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目标红细胞压积(Hct)为0.25.术中输血指征:血红蛋白(Hb)达 60 g/L,使用血栓弹力图和传统凝血指标观察ANH前、ANH后15 min、自体血回输前、回输后15 min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ANH前后,R值、K值、MA、CI及TT均无明显差异(P>0.05);PT、APTT、INR、Fig及Plt较ANH前明显改变(P<0.05),但均在能满足凝血需要的范围内.自体血回输后除CI以外各检测指标均较回输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脊柱侧弯患者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