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板蓝根中的活性有机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一种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板蓝根中有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含有15 mmol·L-1的β-环糊精的硼砂缓冲液(50 mmol·L-1,pH 10.5)-甲醇20∶5作为电泳缓冲液分离,以肉桂酸为内标,202 nm为测定波长,运行电压20 kV,柱温25℃。结果 邻氨基苯甲酸、苯甲酸、水杨酸与丁香酸在10 min内完全分离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97.9%、99.8%、99.1%(n=6)。结论 该方法快速、高效、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2.
付志玲  郑晓晖  房敏峰 《中成药》2011,33(7):1202-1205
目的 探讨霜制对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在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与排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别注射苦杏仁苷、灌胃苦杏仁生品及霜制品水煎液,于不同时间段收集尿液,HPLC测定尿液中马尿酸、苦杏仁苷及其代谢产物野樱苷,LCMSn鉴定代谢产物的结构.结果 苦杏仁苷注射给药后主要以原型排泄,马尿酸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苦杏仁生品与霜制品灌胃给药后主要以代谢产物野樱苷的形式排泄,马尿酸质量分数有显著增长,且霜制后野樱苷的排泄时间延迟.结论 霜制对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排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丹参素异丙酯(IDHP)对衰老大鼠的抗氧化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VE)100 mg·kg-1组、IDHP 21,7 rag·kg-12个剂量组.每天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制作衰老大鼠模型,各给药组皮下注射D-gal的同时,皮下注射相应浓度的药物2 mL·kg-1,每天1次,连续8周.取出各组动物小脑、大脑、心脏及肝脏组织,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大鼠各组织中的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VE组、IDHP 2个剂量组大鼠小脑、大脑、心脏及肝脏组织的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IDHP 21 mg·kg-1组与VE组的SOD活性、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DHP具有抗氧化,减缓大脑衰老的作用,且作用与VE相似.  相似文献   
44.
现代中药创智研究只有在不同的研究阶段解决了不同的问题和挑战,才能成功登顶绝对海拔 8844.43米的世界之巅,研发出创新药物。针对此世界性难题,笔者团队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构建了化学分子 辨识、因果数理模型辨识、药物分子功能辨识、功效辨识集成技术的“良关系”之效应物质辨识分析体系,着重 剖析复方药物-机体代谢网络及核心效应物质,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阐释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 制,诠释“方成无药”的科学内涵。基于此融合中西医药优势提出了组合中药分子化学药物设计思路——“合策 略”,为新药创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5.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泽兰水提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晶晶  李倩  高小康  赵新锋  王世祥  郑晓晖 《中草药》2013,44(16):2218-2222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ESI-TOF-MS/MS)对泽兰水提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超声法制备泽兰水提物,TC-C18(250 mm×4.6 mm,5μm)反相HPLC梯度洗脱法分离各主要成分;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对色谱流出物进行离子化,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对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结果 通过二级高分辨质谱分析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共鉴定22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主要结构类型为氨基酸类、酚酸类、萜类、黄酮及黄酮苷类、甾醇类和脂肪酸类.结论 HPLC-ESI-TOF-MS/MS可从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和二级结构碎片等方面对泽兰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6.
鹿蹄草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各区域,主要含有醌类、酚苷、萜类、黄酮类及挥发油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抗心肌缺血、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在广泛检索文献基础上对鹿蹄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鹿蹄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9种中药对马拉色菌分离株的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筛选有抑制马拉色菌分离株作用的中药。方法 用试管药基法测定丹皮、秦皮、射干、陈皮、大黄、姜黄、白鲜皮、地肤子、青蒿9种中药的MIC。结果 丹皮MIC0.225g/mL、秦皮MIC0.35g/mL、射干MIC0.35g/mL、陈皮MIC0.5g/mL、大黄MIC0.25g/mL、姜黄MIC0.5g/mL、白鲜皮MIC0.5g/mL、地肤子MIC0.5g/mL、青蒿MIC0.225g/mL。结论 丹皮、大黄、青蒿具有明显抑制马拉色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患者男,19岁,囚伞身疣状斑块、左侧牙部分缺失19年,于2011年9月15口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时头、面、颈、胸散在棕褐色斑块,逐渐增多,并累及左上肢、双肩胛。左侧牙白小缺失。自觉智力、理解力较差,无癫痫史。足月顺产,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城镇社区中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水平,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社区丧偶老年人的社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以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郑州市4个城镇社区的133名丧偶老年人和146名非丧偶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丧偶老人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分值均低于非丧偶老人,差异...  相似文献   
5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组成改变.方法 采用社区人群整群抽样、病例对照方法,筛选出高血压患者109例,其中肥胖患者70例,非肥胖患者39例,并以饮食习惯相近的123例血压正常个体(其中肥胖个体66例,非肥胖者57人)为对照,用高效液相色谱直接衍生化法检测空腹血清各种FFA浓度,放免法测定胰岛素水平.结果 (1)与血压正常个体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游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水平降低(P=0.004),饱和脂肪酸(SFA)水平有增高趋势(P=0.06),P/S比值降低(P=0.000);血清PUFA中,n3 PUFA水平降低[(高血压组95.8±39.6 vs正常组122.0±33.4)μmol/L,P=0.000],n6 PUFA水平有降低趋势(P=0.124);前者主要是DHA水平(22:6n3)降低所致[分别为(高血压组64.7±39.2 vs正常组94.2±31.3)μmol/L,P=0.000],EPA(20:5n3)水平无明显变化,而α-亚麻酸水平(18:3n3)则升高(分别为高血压组21.2±7.2 vs正常组17.5±7.6)μmol/L,P=0.000],后者的亚油酸(18:2n6)水平有降低趋势(P=0.052)而AA(20:4n6)水平无明显变化.(2)与非高血压者相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22:6/C20:5比值(n-3 △6去饱和酶活性指数)降低(P=0.002),C20:5/C18:3比值(n-3△5、△6去饱和酶活性指数)有降低趋势(P=0.065).(3)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n-3 PUFA水平与舒张压水平独立负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空腹血游离脂肪酸组成改变,表现为PUFA(主要是n3类)水平降低和P/S比值降低;这种改变提示α-亚麻酸向DHA的(22:6n3)生物转化缺陷与n-3 △6去饱和酶活性降低有关;这种改变与舒张压水平的升高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