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31.
乙醇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ADMA/NOS/NO信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醇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效应及ADMA/NOS/NO信号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和活性,通过检测细胞上清液丙二醛(MDA)、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等指标,观察乙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量-效关系(乙醇处理细胞24 h)和时-效关系(终浓度为100 mmol/L的乙醇分别于处理0、3、6、12、24、48 h后观察检测指标)。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加入与处理组等体积的D-Hank’s液,乙醇浓度为0 mmol/L)、乙醇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mmol/L的乙醇)、乙醇&VitC组(乙醇终浓度为100 mmol/L,VitC终浓度为100 mg/L)和阳性对照组(终浓度为500μmol/L的过氧化氢)。结果50-200 mmol/L乙醇能显著改变细胞形态、降低细胞活性(OD值:0.91±0.10-0.58±0.04,细胞生长抑制率:0.00±0.00-35.57±3.13,P〈0.01);能显著性诱导内皮细胞MDA升高(258.72±7.36-524.07±8.25,P〈0.01)。50-200 mmol/L的乙醇还能显著性诱导: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下降(6.27±0.10-0.47±0.23,P〈0.05)及总NOS活性下降(10.69±0.54-3.77±0.32,P〈0.05);NO含量降低(191.61±7.96-88.38±5.07,P〈0.05)。而且上述生物学效应均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各处理组间两两比较也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100 mmol/L乙醇处理时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ADMA含量最高,且分别在处理后24 h到达最高峰。VitC均能扭转上述生物学效应,且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50-200 mmol/L的乙醇能显著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ADMA在乙醇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告了活性氧化铝除砷的动态吸附与再生的规律。结果表明:再生残留砷的蓄积规律与指数方程Log(k—y)=a—bx非常吻合,除砷容量的变化规律则与指数方程Log(q—k)=a—bx非常吻合;活性氧化铝最终能保持一个稳定而有效的除砷容量,用于饮水除砷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便宜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多房性肾细胞癌影像学特点、手术前诊断以及临床的处理。方法回顾我院1991~2007年经手术证实的3例多房性肾细胞癌,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术中所见、术后病理。结果本组3例多房囊性肾癌,1例手术前影像检查可见囊壁内部结节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多房性肾细胞癌;2例为多房肾囊肿改变,其内未见实质占位性。3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论多房性肾细胞癌术前影像学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部分病人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需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4.
当今控制病人术后疼痛、焦虑、失眠已成为医学界较为热切关注的问题,近10年来,随着镇痛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疼痛治疗在各医学分科的应用有了飞速发展,为广大病人解除术后痛苦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应用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在妇科术后的镇痛作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96年8月至1998年9月间妇科术后应用美施康定镇痛148例,年龄17至72岁,其中子宫全切除术82例,附件切除术62例,阴道手术4例。患有以下疾病者即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肺原性心脏病、急性肝炎或肝功能严重障碍、瘫痪病人或麻痹性肠胃疼痛、颅内压…  相似文献   
35.
呼吸系统疾病常被忽视的几个护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 ,有些护理方法易被忽视 ,有的护理方法存在片面性。笔者多年从事呼吸内科护理工作 ,特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供同道们参考 ,以便进一步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质量。1 吸氧吸氧是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最基本、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出现的问题也较多。最常见的是湿化瓶内水少 ,水温低及吸氧浓度问题。湿化瓶内盛水 1/ 2~ 2 / 3 ,水温约 60℃~ 80℃左右 ,这样才能产生大量水蒸汽 ,起湿化鼻腔 ,使痰液稀释的作用。在病情好转停止吸氧之前 ,要有一个减温过程。此外 ,哮喘发作者在吸氧同时 ,应鼓励病人作适当的深呼吸 ,…  相似文献   
36.
急性妊娠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它发病骤急,病情凶险,发病率为0.08‰~0.15‰,母婴死亡率可高达85%〔1〕。该病一经确诊,应立即终止妊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将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抢救1例AFLP病人的临床经过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21岁,孕37周,因发热、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6 d,求治于当地妇婴医院。当时B超示胎死宫内、脂肪肝、腹水,予护肝、退黄等综合治疗,症状无改善,并出现意识障碍。行引产术产下一死男婴…  相似文献   
37.
胆囊收缩素对肠外营养期间胆汁淤积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收缩素(CCK)在肠外营养(TPN)支持期间对胆汁淤积的预防作用。方法 用白兔制成TPN模型,分成两组,Ⅰ组为TPN组;Ⅱ组为TPN CCK组,在2周后观察动物血液系列化指标和胆汁成分并对比分析。结果:在2周后Ⅰ组较Ⅱ组血液生化GPT、AKP,直接胆红素和胆固醇均升高,胆汁检验直接胆红素和胆固醇也升高明,结论 TPN期间确能出现胆汁淤积,CCK具有明显缩胆和促进胆汁排泄作用。对预防TPN期间出现的胆汁淤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氨茶碱速尿复方丹参雾化吸入治疗哮喘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常因呼吸道感染、精神刺激、受凉、过敏等因素诱导哮喘发作 ,出现突然窒息感、咳嗽、呼气性呼吸困难 ,伴有哮鸣音 ,被迫端坐位 ,大汗 ,严重时出现紫绀 ,如不及时控制 ,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我科采用氨茶碱速尿复方丹参联合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哮喘发作病人 ,经临床观察获得满意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 ,我科共收治5 0例哮喘发作病人 ,年龄在 2 0~ 80岁 ,平均 5 1 5岁 ,以中老年发病为主。其中男 2 8例 ,女 2 2例。自发病至确诊时间最长 2 0年 ,最…  相似文献   
39.
Kimura’s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疾病。 1948年 ,Kimura等描述其为一种不寻常的肉芽组织伴随淋巴组织增生变化。该病多见于亚洲人群 ,多发于头颈部 ,表现为区域性淋巴结肿大 ,很少自行消失 ,但未曾报道有恶性变倾向。我院发现 2例Kimura’s病患者 ,报道如下。例 1,女 ,49岁 ,因双侧颈部肿大 3年余 ,于 2 0 0 1年 6月2 1日收入我院。 3年前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颈部肿块 ,约花生米大小 ,无局部疼痛及表面温度升高 ,伴有咽部不适 ,无畏寒、发热等。肿块逐渐增大。 2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淋巴结活检 ,病理示慢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40.
目的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可能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这类患者经常出现术后失血,而红细胞输注量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红细胞输注量与髋部骨折术后身体恢复程度或死亡率的关系。方法纳入本院住院115例年龄大于65岁且Hb113 g/L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限制性输血策略组(Hb97 g/L)或开放式输血策略组(Hb113 g/L),在术后30d内给予红细胞输注,随访时间为90d。结果重复测量两组受试者日常活动情况或90d内死亡率,限制性输血策略组(30%死亡)和开放式输血策略组(16%死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限制性输血策略组而言,开放式输血策略组30 d的死亡率较高[风险比(HR)=1.7 95%CI 0.6-3.4; P=0.02]。结论根据Hb阈值,限制性输血策略和开放式输血策略在体弱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恢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开放式输血策略有提高生存率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