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和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实验于2004-01/2006-03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完成。本组共42例50椎,男10例,女32例,年龄52~81岁,平均69.7岁。术前均经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表现确诊为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临床检查除疼痛、腰背部后凸畸形等症状外,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CT及MRI检查确认椎体后壁完整,脊髓无压迫,为单纯压缩骨折。实验室及全身检查证实均无明确手术禁忌证。临床检查症状持续时间0.1~0.8个月,平均0.3个月。本组中单椎体压缩骨折34例,两椎体骨折6例,三椎体骨折2例。累及节段:T82椎,T92椎,T104椎,T117椎,T1212椎,L17椎,L29椎,L32椎,L43椎,L52椎。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50个病椎,均经两侧椎弓根穿刺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术后平卧至少1h,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活动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平卧2h后自由翻身,X射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椎体复位情况,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42例50个椎体,所有椎体均双侧穿刺成功,手术时间每例25~65min,平均31.5min。每个椎体平均注射骨水泥4.6mL。1例骨水泥沿椎体上终板渗漏至椎体间隙少许,无神经症状。术后所有病例疼痛缓解显著,术前、术后第3天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显著[(9.2±1.3),(3.5±2.1)分,P<0.05]。经1~3个月随诊,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2.9±1.0)分。术后压缩椎体高度明显增加。术前、术后骨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比较,差异显著(16.31,20.62mm,P<0.05);术前、术后中线平均高度比较,差异显著(15.33,19.51mm,P<0.05);术前、术后后缘平均高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5个月,平均7.8个月,未发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出现。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改善椎体高度。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建立非限制性人工椎间盘假体(NAD)及腰椎L4~L5活动节段高精度三维有限元(FE)模型,拟为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提供标准数学模型?方法:在Auto CAD中设计NAD假体,基于CT数据通过Mimics建立腰椎L4~L5节段三维模型,将NAD模型放置于L4~L5椎间盘,数据导入Abaqus采用有限元装配技术转换成有限元模型?观察NAD置换后FE模型的模拟单元?节点及构成组件?采用轴向负荷400 N以模拟L4~L5节段正常的中立位负荷,采用轴向负荷400 N及10 N?m模拟后伸负荷,验证所建立模型的科学性?结果:建立了非限制性人工椎间盘假体放置于腰椎L4~L5活动节段高精度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腰椎L4~L5活动节段FE模型34 123个节点及162 858个单元,其中椎体161 679个四面体单元,椎间盘?终板共1 053个六面体单元,韧带?关节囊?纤维共126个Link单元;NAD的FE模型1 583个节点及4 927个单元,其中终板共1 053个六面体单元,髓核3 724个六面体单元?力学测试显示中立位负荷及后伸负荷时所建立FE模型力学分布与现有结果一致?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方法建立高精度NAD假体有限元模型,Mimics通过基于阈值算法及参数化建模提供精确腰椎活动节段模型,两者可以基于有限元装配技术转换成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脊柱生物力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和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实验于2004-01/2006—03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完成。本组共42例50椎,男10例,女32例,年龄52~81岁,平均69.7岁。术前均经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表现确诊为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临床检查除疼痛、腰背部后凸畸形等症状外,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CT及MRI检查确认椎体后壁完整,脊髓无压迫,为单纯压缩骨折。实验室及全身检查证实均无明确手术禁忌证。临床检查症状持续时间0.1-0.8个月,平均0.3个月。本组中单椎体压缩骨折34例,两椎体骨折6例,三椎体骨折2例。累及节段:R2椎,R2椎,T104椎,T117椎,T1212椎,L17椎,L29椎,L32椎,L43椎,L52椎。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50个病椎,均经两侧椎弓根穿刺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术后平卧至少1h,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活动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平卧2h后自由翻身,X射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椎体复位情况,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42例50个椎体,所有椎体均双侧穿刺成功,手术时间每例25~65min,平均31.5min。每个椎体平均注射骨水泥4.6mL。1例骨水泥沿椎体上终板渗漏至椎体间隙少许,无神经症状。术后所有病例疼痛缓解显著,术前、术后第3天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显著[(9.2&;#177;1.3),(3.5&;#177;2.1)分,p〈0.05]。经1~3个月随诊,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2.9&;#177;1.0)分。术后压缩椎体高度明显增加。术前、术后骨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比较,差异显著(16、31,20.62mm,P〈0.05);术前、术后中线平均高度比较,差异显著(15.33,19.51mm,P〈0.05);术前、术后后缘平均高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5个月.平均7.8个月,未发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出现。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改善椎体高度。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4.
插入型椎间融合器在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插入型椎间融合器在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1年3月至2006年2月应用全椎板减压、插入型椎间融合器撑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补充复化和固定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60-72岁,平均64.7岁.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对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滑脱角及临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测最和评估,并观察椎问融合情况.结果:21例置人融合器后达到复位或基本复位.15例通过提拉螺钉进行补充复位.术中硬脊膜撕裂3例,1例裂口较小,术中未予处理;2例裂口较长,术中缝合后以脑棉片覆盖,紧密缝合腰背筋膜及皮肤切口,术后采取去枕头低脚高位,未见脑脊液漏出.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2例,予以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均恢复满意,未遗留神经症状.术后所有患者滑脱节段生理曲度恢复,椎间隙高度由术前4.5±.0.6mm增加至术后9.8±1.5mm,椎间孔高度由术前9.9±1.0mm增加至术后13.2±1.2mm,滑脱角由术前25.1.±8.2.改善至术后15.8.±2.50,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5-76个月.平均34.5个月,矫正程度无明显丢失.33例融合成功,融合率91.7%.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由术前35.4±5.2分降至术后19.5±4.8分,术后优良率及末次随访优良率分别为87.3%及92.5%.结论: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时应用插入型椎间融合器可发挥撑开复位和融合的双重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2003年4月-2008年1月应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渗漏原因,防治骨水泥滲漏.方法:本组43例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龄65~92岁,平均67.7岁;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66个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最多一次穿刺四个椎体.根据X线片对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66个椎体共5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7.6%,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骨水泥渗漏是其主要并发症,但一般无不良后果发生,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手术操作规范,骨水泥渗漏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比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固定术(self-locking expandable intramedullary nail)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的临床结果,并探讨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技术要点。方法治疗胫骨骨折31例,其中自锁髓内钉组15例,交锁髓内钉组1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机透视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结果随访15~21个月。自锁髓内钉组、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2±17)min,(58±21)min,P0.05]、术中出血量[(71±25)ml,(145±31)ml,P0.05)]、术中X线透视次数[(6±2)次,(14±6)次,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胫骨干闭合骨折是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固定术的适应证,该术较交锁髓内钉术更微创,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与交锁髓内钉术大致相当,但其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7.
背景:采用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治疗简单闭合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无需交锁等优势。目的:对比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与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自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闭合性骨折。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与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结果与结论:自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低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下地时间快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两组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及生物相容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更微创,具有手术时间短,下地时间早等优势。  相似文献   
48.
背景:采用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治疗简单闭合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无需交锁等优势。 目的:对比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与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别采用自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闭合性骨折。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与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 结果与结论:自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低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 < 0.05)、下地时间快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 < 0.05),两组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及生物相容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更微创,具有手术时间短,下地时间早等优势。  相似文献   
49.
背景:采用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治疗简单闭合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无需交锁等优势。目的:对比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与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自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闭合性骨折。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与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结果与结论:自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低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下地时间快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两组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及生物相容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更微创,具有手术时间短,下地时间早等优势。  相似文献   
50.
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目前的非融合内固定特别是棘突间固定理论上可以保留有益活动,在缓解疼痛的同时预防邻近节段退变。 目的:测量棘突间不同的撑开程度情况下节段椎间盘负荷分担及应力分布情况。 方法:新鲜成人腰椎标本L2~5,采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模拟腰椎前屈、中立、后伸运动负荷。实验分为7组:正常脊柱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支撑高度10,12,14,16,18,20 mm组。 结果与结论:支撑高度为10 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对植入节段椎间盘的压力分布无显著性影响;支撑高度为12 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在过伸时可分担46%的椎间盘后纤维环负荷(P < 0.05);支撑高度为14 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可维持植入节段的轻度前屈,在过伸时可分担约47%的后环负荷(P < 0.05),但后伸时会增大前环的负荷,当支撑高度远大于植入节段中立位时的棘突间高度时,屈伸活动时,后环的负荷显著降低的同时,前环负荷可增大达400%。提示支撑高度等于或略大于中立位棘突间高度的非融合棘突间固定器可分担椎间盘负荷并使椎间盘应力更均匀分布;但支撑高度过大会明显增大前环的负荷,如果用于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椎间孔撑开,可能会加快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