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宁波地区肺吸虫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减少误诊率。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确诊的儿童肺吸虫病病例共36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 36例患儿年龄3.4岁-12岁,平均年龄6.6岁,其中男20例,女16例,城区22例,农村14例;29例发病前有生吃或烤吃溪蟹、淡水虾病史,7例有下水游泳捕捉溪蟹或饮用生溪水史。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发热、胸闷胸痛、腹痛为主。36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计数均增高,31例血IgE明显升高,36例肺吸虫血清抗体检测均阳性。32例患儿胸部CT显示以为肺内斑片影及胸腔积液为主的异常表现。头颅MRI检查2例存在肺吸虫脑病影像学表现。36例患儿在确诊后均给予吡喹酮治疗,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宁波地区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详细询问患儿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病史,并结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IgE检测结果及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从而早期诊断及治疗,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辅助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共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匹多莫德组各3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更昔洛韦抗病毒及常规对症治疗,匹多莫德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疗程2周。分别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的恢复情况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匹多莫德组患儿热退时间、扁桃体炎消退时间、肿大淋巴结缩小时间、肿大肝脾缩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缩短(P < 0.05)。匹多莫德组治疗后CD3+、CD8+水平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下降(P < 0.001);CD4+水平、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上升(P < 0.001)。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 > 0.05)。结论 匹多莫德口服液辅助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5岁以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哮喘,由于支气管尚处于发育阶段、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极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现就5岁以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病毒病原学的关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前的研究表明,TH2细胞的优势应答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发生发展的主要免疫学基础。近年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激活诱导TH1免疫应答的作用可用来防治有害的TH2优势应答,如哮喘病的发生发展。然而在免疫激活的初始阶段TLR4刺激物脂多糖(LPS)的不同构型、不同浓度以及不同作用时间会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极化方向,目前对LPS在哮喘的气道炎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有争论。  相似文献   
15.
ëϸ֧�����׷�չΪ������Ӱ������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一般为首次喘息,而其后常出现反复喘息或哮喘。究竟哪些因素影响毛支向哮喘的发展,哪些指标能预测将来会发生哮喘,这都是临床医师十分关注的问题,现探讨如下。1年幼儿期哮喘的诊断问题要讨论毛支发展为哮喘的影响因素,首先要谈谈哮喘的诊断问题,尤其是年幼儿期哮喘的诊断,后者直接影响哮喘患病率调查的可信性。2002年GINA明确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所有出现喘息症状者除证实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均是哮喘”。支气管哮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87.67%哮喘患儿首次喘息发生在5岁前,70.00%在3岁以内,28.42%在1岁以内[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类微小病毒B19(HPV B19)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贫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30例不明原因贫血的新生儿进行HPV B19-IgM 及IgG的检测,并将48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30例不明原因贫血的新生儿中,HPV B19-IgM阳性率46.67%(14/30),48例正常对照组HPV B19-IM阳性率4.17% (2/48),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7.93,P<0.005 相对危险度RR =11.2).结论人类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与新生儿不明原因贫血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脂多糖(LPS)、臭氧、微粒、病毒感染等可诱发前炎症反应,并激活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因子产生,引发非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生。由于LPS的结构类型、剂量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的不同,都决定了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极化方向。我们的研究通过建立年幼期哮喘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浓度大肠埃希菌(Ecoli)LPS对哮喘气道炎症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大肠埃希菌脂多糖(E.coli LPS)对年幼期哮喘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清洁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LPS组(C组),FC组又分为C1组(LPS0.1μg/m1)、C2组(LPS10μg/m1)、C3组(LPS100μg/m1)],每组9只。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EOS)及其它炎症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OVA-sIgE与BALF中TGF-β1含量;TUNEL法检测肺组织EOS凋亡。结果①光镜电镜观察:光镜下B组见支气管及血管周围、肺间质及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下水肿,黏液腺增生,黏膜皱折增多,部分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可见气道黏液栓;C1组、C3组上述改变无明显减轻;C2组上述现象明显减轻。电镜下B组见EOS数量增多,周围有大量浆细胞聚集;C1组无明显改变;C2组凋亡的EOS增多;C3组中性粒细胞和凋亡的EOS均增多。②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B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计数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均高于A组(均P〈0.01);C2组均低于B组(均P〈0.01)。③血清OVA-sIgE和BALF中TGF-β1含量:血清OVA-sIgE检测,B组高于A组(P〈0.01);C2组、C3组明显低于B组(均P〈O.01);但C1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TGF-β1。含量测定,B组与A组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2组、C3组明显高于B组(均P〈0.01)。④肺组织EOS凋亡率检测结果,B组与A组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2组、C3组与B组比较EOS凋亡率均明显增高(均P〈0.01);但C1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BALF中TGF-β1。水平与EOS数呈显著性负相关(r=-0.483,P〈0.01);EOS绝对计数与血清OVA-sIgE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634,P〈0.01)。结论E.coliLPS(〉10μg/m1)通过降低OVA—sIgE水平,增加TGF-β1分泌,诱导EOS凋亡,从而可能减轻变态反应症状,但过高浓度E.coliLPS(100μg/m1)可能会促使中性粒细胞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末次激发24 h后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BALF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分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BALF中TARC和IL-4水平;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TARC蛋白和TARC mRN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数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EOS%)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哮喘组(均P<0.01);②哮喘组BALF中TARC,IL-4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地塞米松干预后BALF中TARC,IL-4浓度均显著低于哮喘组(均P<0.01).③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显示,肺组织中TARC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哮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组较哮喘组显著减弱(均P<0.01),免疫组化显示,TARC蛋白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④相关性分析显示,小鼠BALF中TARC浓度与EOS绝对值、IL-4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可抑制TARC在哮喘小鼠气道上皮中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两种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 分别用免疫渗滤法和胶体金法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500例流感样患者的鼻咽部拭子,以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病毒抗原检测法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 免疫渗滤法与胶体金法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6.77%和82.26%、特异性分别为90.41%和91.32%,两种方法在甲型流感病毒检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0=4.64,P<0.05).结论 两种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免疫渗滤法灵敏度更高,更适合临床诊断,而胶体金法操作更简便快速,适用于较大样本量的筛查或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