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目的:初步探讨全麻唤醒状态下精确定位切除额叶功能区致痫灶的方法。为外伤性迟发性癫痫的微侵袭外科手术提供经验。方法:对8例明确由额叶功能区病灶引起的外伤性迟发性癫痫病人进行气管(或喉罩)插管、全麻下神经导航解剖定位开颅,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脑电图及皮质电刺激等方法进行额叶运动区和(或)语言区定位,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前提下切除致病灶,然后在全麻下关颅。结果:8例病人均顺利经过气管(或喉罩)插管下全麻一术中唤窿一再全麻手术过程,唤醒后额叶功能区均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得到精确定位,额叶致痫灶得到最大程度切除,无明显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外伤性癫痫得以治愈或显著改善。无手术并发症,病人术后无痛苦回忆。结论:全麻唤醒状态下进行皮质脑电图及皮质电刺激定位额叶功能区手术有助于安全准确地切除致痫灶,提高外伤性迟发性癫痫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海水浸泡兔脑挫伤后caspase-8及caspase-3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海水浸泡颅脑挫裂伤模型,观察海水浸泡对实验性脑挫裂伤后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及研究兔脑挫伤后不同时间caspase-8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立体定向自由落体伤模型进行持续海水浸泡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致伤后不进行海水浸泡。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用半定量化的方法检测不同干预不同时程caspase-8和caspase-3的活性表达强弱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了创伤性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严重程度也不一致。实验组caspase-8和caspase-3活性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海水浸泡促进了挫裂伤周边缺血水肿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老年与青壮年脑挫裂伤组织NGF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衰老对脑挫裂伤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较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收集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的脑挫裂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和医学数码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老年组(≥60岁)和青壮年组(19~59岁)病人脑损伤后3~9 h脑挫裂伤组织NGF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脑损伤后NGF在老年和青壮年脑挫裂伤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强;老年组脑挫裂伤组织中的NGF蛋白表达显著性低于青壮年组(P<0.05).结论 老年人脑挫裂伤后NGF表达水平下降明显,提示其受损神经元的修复和生存能力降低,这可能是老年颅脑损伤病人恢复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的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选择Teflon棉为减压垫,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三叉神经入脑干区有血管压迫者28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27例,显著减轻者2例,1周内明显减轻者1例。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疼痛消失29例(96.3%),服用卡马西平片控制满意者1例,无复发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的治疗方法,准确判定责任血管并采取适当材料及方法使三叉神经痛入脑干区减压是提高有效率,减少复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CT表现的CVST,总结其临床表现、起病形式、影像学表现及溶栓和抗凝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13~30d,CT复查蛛网膜下腔出血均完全吸收。DSA复查示静脉窦完全再通5例,部分通畅3例。症状消除6例,明显改善2例,无新增神经功能缺失。随访1~16个月,无颅内再出血发生。结论提高对CVST的认识,并正确采用多手段影像学检查,是正确诊断和及早治疗的关键。适当强度的抗凝、溶栓治疗对于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VST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A)的诊断水平与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资料完整的脊髓CA病例,所有患者均经MRI确诊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病灶全切10例,次全切1例.术后脊髓功能改善9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MRI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全脊髓血管造影可以排除其他脊髓血管畸形.显微手术切除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机制,评价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血管内治疗技术对10例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血管内治疗经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单纯球囊闭塞载瘤动脉,7例直接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2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10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平均8个月。随访期间8倒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没有再出血,1例患者术后出现明显的脊髓动脉缺血症状,在经应用抗凝及扩管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患者因原出血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0例患者中1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最有效的方法,可将载瘤动脉连同动脉瘤完全闭塞,如果动脉瘤位于优势推动脉,或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甚至闭塞。或动脉瘤瘤体发出优势小脑后下动脉,应该使用支架血管成形辅助弹簧圈填塞动脉瘤。  相似文献   
18.
颈髓髓内肿瘤由于解剖位置重要和功能的特殊,所以其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很大,术后可能加重脊髓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既往多采用姑息疗法。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和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和疗效亦不断提高。作者于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显微外科治疗52例颈髓髓内肿瘤,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I正)占癫痫总数的60—70%,其中大部分为药物难治性癫痫,通过手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治愈,但致痫灶的定位是手术效果好坏的关键。虽然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MRI检查为致痫灶的定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仍有一大部分TLE病例尤其是MRI阴性者难以进行致痫灶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骑跨型镰旁脑膜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单侧开颅手术治疗的28例骑跨型镰旁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切除:SimpsonⅠ级切除22例(78.6%),Ⅱ级切除6例(21.4%).术后随访28例,时间3个月~4年,恢复良好.结论 骑跨型镰旁脑膜瘤通过单侧开颅手术可以达到全切,较双侧开颅减少医源性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