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长段闭塞腔内介入治疗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使用腔内介入治疗方法治疗61例共75段长段动脉闭塞性病变。病变长度为10.7~40.5 cm,平均(24.7±7.8)cm。其中13例共13段闭塞动脉采用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48例共62段闭塞动脉采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结果两种方法结合共有55例69段闭塞动脉再通成功,其中47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无明显改善。共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2例因并发症较严重放弃介入手术,余7例经处理后均得以妥善治疗,未影响临床疗效。术后1年随访一期通畅率为75.5%。结论腔内介入治疗安全性高、可行性强,近中期疗效显著,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其可部分取代传统外科手术,可作为治疗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aphy,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64排螺旋CTA诊断的孤立性SMA夹层病例影像特征,包括轴面源像及后处理重组图像。结果 8例患者CT轴面源像、MPR及CPR图像均可显示SMA内剥离内膜瓣影及真假腔影,显示内膜破裂口3例,7例可见假腔内低密度血栓形成,血管瘤样扩张2例,肠缺血1例。MIP及VR图像显示SMA真腔狭窄5例,剥离内膜瓣影4例,SMA分支受累2例,血管瘤样扩张2例。结论 64排螺旋CTA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孤立性SMA夹层及精确评估病变情况,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及选择治疗方式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在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并阴道出血引产术中的价值。方法对10例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并阴道出血需终止妊娠患者,先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再行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术引产,观察引产前、引产中、术后出血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栓塞术后阴道出血停止,羊膜腔穿刺注入依沙吖啶后6~24 h娩出死胎,分娩后阴道流血量80~150m1,平均100m1,7~10 d子宫复旧,42~96 d月经复潮,月经周期和月经量与孕前相仿。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为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并阴道出血需终止妊娠患者提供了一种控制引产前出血、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安全有效措施,介入治疗序贯药物引产术可作为前置胎盘引产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4.
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骨质疏松的山羊椎体成形探讨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依据。材料与方法 将 5只复制成功的骨质疏松的山羊每只取 3个椎体 (L1~L5)共 15个椎体作为手术组 ,2个椎体 (L1~L5)共 10个椎体作对照组。手术解剖出椎弓根直视下椎体穿刺 ,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骨水泥 )。测量椎体中心、椎体前缘和椎体后缘的温度变化。CT检查椎体骨水泥充填情况。 3天后处死动物每只取 1个注射椎体共 5个椎体行病理检查。将另 10个注射椎体和 10个未手术对照组椎体游离成单个椎体 ,去掉椎间盘和椎体附件 ,双盲法测量其纵向最大负载、极限强度、弹性模量。结果 注射后椎体的最大负载、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P <0 .0 5 )。注射骨水泥后椎体内中心温度为 5 1.12℃ ,椎体前缘 37.31℃ ,后缘 37.6 1℃。大体病理和显微病理显示骨水泥弥散在椎体内骨小梁间呈不均匀分布 ,同CT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掌握适宜的粉液比例和注射时机是椎体成形术的关键因素 ,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可显著增强其纵向最大负载、极限强度、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35.
输尿管梗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输尿管梗阻的介入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32例输尿管梗阻患者,分别采用肾盂造口内外引流,经皮取石及球囊扩张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5例患者成功取出结石,其余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肾盂造口内外引流,部分同时进行狭窄部位扩张。患者临床症状、感染迅速控制,肾功能好转,尿素氮下降,电解质紊乱明显改善,一般情况好转,部分患者重新获得手术机会。结论:输尿管梗阻的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和创伤小的特点,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梗阻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6.
TostudytheuseofBletilastriata(baiji),aChinesemedicinalherb,ininterventionalradiology,wemadeavascularembolizingagentfromBleti...  相似文献   
37.
血液流变学改变在介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疗效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ANFH)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ANFH组介入治疗前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并指导临床治疗 ,进行疗效评估 ,观察ANFH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的关系。结果 ANFH组血液流变学测定值高于正常对照组 ,部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NFH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相关 (r =0 .4 75 ,P <0 .0 1)。结论 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并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
介入途径下中药白芨提取物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介入途径中药白芨提取物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可行性.方法:从中药白芨中提取其有效成分-白芨多糖, 采用胺化还原法制备阳离子型白芨多糖,体外实验检测该阳离子型多糖对质粒DNA的结合与保护作用, 以及阳离子白芨多糖载基因复合物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转染, 进一步通过介入途径经肝动脉给予该复合物, 以GFP作为报告基因检测复合物在体内对活体兔肝细胞的转染.结果:所制备的阳离子型白芨多糖载基因复合物可以结合并保护质粒DNA免受DNA酶的降解; 体外实验证实该复合物可以转染入体外培养肝癌细胞, 以阳离子白芨多糖作为转染载体时转染效率要低于脂质体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87%±3.27% vs 36.64%±6.87%,P <0.05). 采用介入方法经肝动脉给药时复合物能靶向转染入活体兔肝细胞内并实现表达.结论:采用介入途径经肝动脉给药时阳离子白芨多糖载基因复合物可以实现活体肝细胞靶向转染, 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多聚阳离子型的基因载体在基因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9.
医源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医源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7例医源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根据消化道出血至血管造影的时间分为急诊组(28例)、非急诊组(9例), 对比分析. 术中根据不同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 采用不同栓塞材料栓塞.结果: 本组血管造影阳性33例, 总阳性率89.2%(33/37). 急诊组阳性率96.4%(27/28),非急诊组阳性率66.7%(6/9); 急诊组选择性血管造影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急诊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造影阳性33例病例中31例栓塞后立刻止血; 2例重症胰腺炎栓塞治疗1 wk后再出血, 再次栓塞后止血;1例重症胰腺炎栓塞术后立刻止血, 术后13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造影阴性4例行试验性栓塞, 3例成功止血, 1例无效, 外科手术止血.术后随访3-12 mo, 患者无再出血及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急诊选择性血管造影能提高医源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造影阳性率, 对出血部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经导管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中远期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患者5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52例中,失访8例,随访44例(3~60个月,平均42个月)。鼻咽部血管瘤19例,其中2例5年内复发出血;鼻肉瘤2例,其中1例3个月后因基础疾病诱发鼻腔大出血死亡;鼻咽癌6例,其中2例术后1个月复发出血,第二次栓塞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6个月后因基础疾病复发大出血死亡;高血压6例,其中2例术后1个月复发大出血,常规治疗后止血,术后5年内血压升高时即间断少量渗血;鼻中隔术后4例,栓塞后无出血;无诱因出血7例,其中1例1个月内饮酒诱发鼻出血;36例随访3~60个月均无复发出血。短期止血率100%(≤7天),中远期止血率82%(36/44)。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短期疗效显著;根据基础疾病不同,其中远期疗效差异明显;栓塞材料的选择及介入超选择插管技术对中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