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HPVB19病毒感染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HPVB19IgG和IgM抗体筛查。结果1760者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检出HPVB19IgG阳性679例,阳性率为38.6%;检出HPVB19IgM阳性33例,阳性率为1.9%,两者检出率有显著差异(x2=7.78,p<0.005)。18岁年龄组献血者HPVB19IgG抗体阳性率为29.6%,50岁年龄组HPVB19IgG抗体阳性率为57.1%。不同年龄组间的HPVB19IgG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相关性(x2=62.31,p<0.005)。结论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中HPVB19病毒既往感染率较高,而且HPVB19IgG抗体阳性检出率随献血者年龄增大明显增大。献血人群中HPVB19病毒急性感染感染率相对较低,但目前尚未在献血人群中开展HPVB19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情况下,仍然存在输血传播该病毒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ABO及Rh血型的检测情况,以及本地区人群的ABO血型构成分布及Rh阴性血型分子生物学状况,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和更好给献血者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健康献血者进行常规ABO、Rh血型检测;统计分析ABO构成比,ABO疑难血型、Rh初筛阴性可疑标本在本中心血型实验室进行系统的血型血清学确认与分型,分析ABO血型错误原因,Rh阴性表型分型情况.结果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地区共献血1412960(人)份,ABO血型分布为O型(40.95%)>A型(26.98%)>B型(25.28%)>AB型(6.76%).2148份ABO血型错误,其中实验室血型检测正反一致错血型(Ⅰ类)1328份[61.82%(1328/2148)];ABO正反不一致或O型指示细胞阳性类错血型(Ⅱ类)820份[38.17%(820/2148)],Ⅱ类中确认147例ABO亚型[B亚+AB亚91例(61.90%),A亚+A亚B 38份(25.85%),其他18份(12.24%)]、不规则抗体阳性283份.Rh阴性表型确认5727份[0.41%(5727/1412960)],表型构成分布为:ccdee 51.65%(2958/5727)、Ccdee 35.88%(2055/5727)、CCdee 7.44%(426/5727)、CcdEe 1.73%(99/5727)、ccdEe2.85%(163/5727)、CCdEe 0.45%(26/5727),156份D变异型.结论 血型检测正反一致血型错误(Ⅰ类)是本中心血型错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在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及水平,为研究广州地区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5年10~11月,采用年龄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的498例健康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其分为18~20岁组(n=150)、21~30岁组(n=210)、31~60岁组(n=138).采用微量病毒中和实验法测定献血者血浆中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并分别对不同性别及年龄段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及滴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98例健康献血者中,H1N1流感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为3.6% (18/480);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为4.6% (23/498),2种流感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6,P=0.425).156例男性献血者中,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6/156)和4.5%(7/156);342例女性献血者中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的率分别为3.2%(11/342)和4.4%(15/342).不同性别献血者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129、0.003,P>0.05).18~20岁组、21~30岁组和31~60岁组献血者H1N1流感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5.2%和0.7%;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5.2%和2.2%.不同年龄组献血者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4.961、2.705,P>0.05).18~20岁组、21~30岁组和31~60岁献血者H1N1流感病毒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38、1∶1.48和1∶1.05,平均为1∶1.32;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GMT分别为1∶1.62、1∶1.51和1∶1.19,平均为1∶1.44.3组献血者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4.887、2.702,P>0.05).结论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水平较低,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1例跨区域献血的HIV确证阳性献血者核酸检测漏检原因、病毒学特征及其对血液安全的影响,以期提高国内从业者对这种特殊献血者的认识。方法对1例HIV核酸无反应性、HIV抗原/抗体反应性献血者本次献血和既往异地献血血液检测和HIV确证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采用目前主流的进口血筛核酸检测系统对其血浆标本进行多次核酸检测。此外,对其HIV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和统计学推测。结果该献血者既往异地献血检测结果HIV抗原/抗体双试剂反应性,核酸未实施检测,HIV WB抗体确证试验为阳性;本次献血检测HIV抗原/抗体双试剂反应性,核酸检测无反应性,HIV WB抗体确证试验为阳性。4种不同血筛核酸检测系统重复检测反应性率为0(0/20)~20.8%(5/24)。HIV核酸定量检测为反应性,但由于低于定量检测下限(33 IU/mL)而不能得出准确结果。统计推算出的HIV病毒载量为2.8 IU/mL。结论 HIV确证阳性献血者存在核酸漏检的情况,病毒载量极低是其主要漏检原因。HIV确证阳性献血者异地重复献血时不能被信息系统及时屏蔽,严重威胁着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TIGRIS血液筛查系统采用新旧两代试剂及新一代试剂不同检测模式核酸单反应性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6年血液标本采用Ultrio或UltrioPlus核酸检测(NAT)试剂与酶免疫法(EIA)试剂平行血液检测(NAT/EIA平行检测模式),以及血液标本先采用EIA试剂检测,后采用UltrioPlus NAT试剂检测EIA合格标本(先EIA后NAT检测模式),2种模式的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和鉴别反应性率。结果 2011—2015年,采用NAT/EIA平行检测模式,Ultrio试剂检测血液标本1 412 432例,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核酸鉴别反应性率和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0.23%、29.20%和0.07%,各年份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核酸鉴别反应性率差异分别为P0.05(χ2=9.80)和P0.05(χ2=3.91);Ultrio试剂检测1 465 864例血液标本,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和核酸鉴别反应性率分别为0.22%和29.21%,UltrioPlus试剂检测261 238例血液标本,核酸联检单阳性率和鉴别阳性率分别为0.33%、39.12%,两指标与Ultrio试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8,P0.01;χ2=31.07,P0.01);2016年2—3月,采用NAT/EIA平行检测模式,UltrioPlus试剂检测血液标本51 686例,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核酸鉴别反应性率和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0.57%、22.90%和0.13%;2016年4—12月,采用先EIA后NAT检测模式,UltrioPlus核酸试剂检测血液标本208 962例,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鉴别反应性率和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0.27%、47.73%和0.13%,2种血液检测模式的核酸联检单反应性率和鉴别反应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90,P0.01;χ2=50.15,P0.01),HBV DNA检出率相同(0.13%)。结论新一代核酸试剂UltrioPlus相比Ultiro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先EIA后NAT检测模式较EIA/NAT平行检测模式能有效减低实验室污染,减少血液核酸检测假阳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对广州地区献血者进行血清学梅毒筛查与分析,了解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为安全输血制订梅毒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采用TRUST试验,阳性样本均采用TPPA试验进行确认。结果:7年(1995-2001年)献血人数为546098,梅毒阳性感染2060人,总阳性率为0.38%,男性阳性率(1124例,55%)高于女性(936例,45%);7年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95%的梅毒感染者年龄在20-39岁;近3年(1999-2001)郊区农村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率较高(分别为0.80%、0.98%、1.18%),流动人口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率也偏高(分别为0.49%、0.43%、0.68%)。结论: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在20-39岁;近3年来郊区农民和流动人口无偿献血梅毒阳性率上升较快,提示卫生防预部门应加强对郊区农民尤其是性活跃期年轻人的性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并联合采供血部门尽快出台安全采血措施与规范,以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ALT筛查在无偿献血血液安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追踪广州地区2007—2008年ALT单项检测首次不合格的献血者再次献血时的血液筛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7—2008年广州地区9122位ALT单项检测首次不合格的献血者中,1005人(11%)再次来献血,其中,五项传染病指标全部标合格者747人(74.3%),258人(25.7%)不合格,其中ALT单项仍为阳性者240人,为不合格总人数的93%,有18人(7%)献血者传染病指标转为不合格,其中ALT阴性而其他四项指标不合格者15人,ALT合并其他传染病指标不合格者3人。结论ALT筛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肝炎病毒窗口期或隐匿性感染的漏检.在其他更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引入我国血液筛查之前,ALT筛查对降低输血传染病残留风险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行,已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我国也呈加速流行的趋势,形势十分严峻。作为本地区的采供血机构,我中心对献血员均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筛查。现就1995~1999年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者HPVB19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IA对献血者血进行HPVB19 IgG、IgM筛查,并用PCR法对HPV B19抗体阳性血样进行HPV B19 DNA检测。结果HPV B19 IgG阳性率为38.6%(679/1760),HPVB19 IgM阳性率为1.9%(33/1760),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1)。33例HPVB19 IgM阳性样本,HPVB19 DNA阳性检出率为63.6%(21/33);56例HPVB19 IgG阳性样本,HPVB19 DNA阳性检出率为1.8%(1/5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1)。21例HPV B19 DNA阳性样本中,病毒载量≥1×104Copies/ml占51.9%(13/21)。结论广州地区献血者HPV B19病毒既往感染率较高,但HPV B19病毒急慢性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50.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全长基因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PCR一步法扩增乙肝病毒全长基因组;乙肝病毒基因组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经HindⅢ和EcoRⅠ双酶切,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结果PCR、酶切和测序表明乙肝病毒全长基因组成功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结论成功构建乙肝病毒全长基因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