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FAME酶标分析系统在安全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FAME全自动分析系统在安全输血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和手工操作分别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CV,抗_HIV,比较两者的精密度(包括板间精密度和板内精密度),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的精密度,重复性,特异性及灵敏度均优于手工操作,结论: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非常适合无偿献血大量标本的检测,使用该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梅毒-酶联免疫试剂筛查献血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5719例献血者的梅毒筛查结果,评价TRUST与TP-ELISA两种方法在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优劣。方法:同时采用TRUST与TP-ELISA试剂对献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将筛查结果阳性,包括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证,并对部分两种试剂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作追踪调查。结果:采用TP-ELISA试剂筛查献血者的阳性率(0.95%)明显高于TRUST试剂(0.58%,P<0.01);TP-ELISA与TRUST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057%、0.045%;140例TP-ELISA(TPPA确证)阳性标本中,TRUST有56例呈阴性反应,漏检率为40%;对部分梅毒血清学筛查阳性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作追踪调查,TP-ELISA与TPPA结果与献血者反馈信息存在不一致。结论:TP-ELISA试剂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TRUST试剂,但两种试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率。采用TRUST试剂筛查献血者可能存在输血传播梅毒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扩增乙肝病毒全长基因组合适的PCR反应条件。方法:设计针对负链5′末端引物,PCR一步法扩增乙肝病毒全长基因。改变PCR反应条件,决定最佳退火温度和最佳引物浓度,并观察不同乙肝病毒DNA模板量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结果:最佳退火温度为68℃,最佳引物浓度为0.5μmol/L,模板量在150拷贝以上能扩增出乙肝病毒全长基因,但模板量达到105拷贝抑制扩增效率。结论:退火温度为68℃、引物浓度为0.5μmol/L、乙肝病毒DNA模板量在150~105拷贝为乙肝病毒全长基因扩增的合适PCR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干化学试纸法与速率法检测结果的比较,评价应用干化学试纸法筛查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效果.方法 应用ALT干化学试纸条对无偿献血者血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与速率法相比较.结果 4 658例献血者血液标本,干化学试纸法和速率法筛查不合格率分别为3.58%和4.25%;干化学试纸法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9.30%,总符合率为99.33%.干化学试纸法对ALT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检出功效率为84.3%.对ALT临界范围的血液标本,干化学试纸条法检出能力基本与速率法一致(P>0.01).ALT高值(>70 U/L)血液标本,干化学试纸条法检测结果与速率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干化学试纸条法对ALT临界范围的血液标本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能筛查出绝大部分ALT不合格的无偿献血者,可减少血液资源浪费,降低血液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首次参加无偿献血人群HCV的感染状况。方法抗-HCV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使用2种不同厂家的试剂盒),HCV R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ALT检测采用速率法。结果2004—2007年在广州血液中心首次参加无偿献血的559890名献血者中,1617名经双试剂检测抗-HCV阳性,阳性率为0.289%。随机选取435名双试剂检测抗-HCV阳性血液标本进行RNA检测,266名阳性,占61.15%,男女(P<0.01)HCV RNA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266名抗-HCV检测阳性献血者中,ALT升高(>40U)的为18名(其中男性17名),不合率为6.77%,男女ALT的不合格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无偿献血的开展,献血人群中HCV的阳性率不断下降;不同性别的个体清除HCV的能力不同,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近年来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各类因素,为制定更合理的招募策略,提高血液安全性,避免血液资源浪费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2020年广州地区1 548 204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遍ELISA 1遍NAT的检测策略对血液标本进行筛查,统计不同年份以及不同人群的不合格情况并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各人群血液检测不合格的风险。结果 2016~2020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检测总体不合格率为2.52%(39 378/1 548 204),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0.05),HBsAg和ALT是主要的不合格项,不合格率分别为0.65%(10 129/1 548 204)和1.22%(18 824/1 548 204);男性献血者不合格率为3.10%(31 091/1 004 079),高于女性(P<0.05),18~25岁献血者不合格率为1.84%(12 781/694 374),低于其他3个年龄段献血者(P<0.05),学生献血者不合格率1.33%(4 024/302 007)低于其他职业(P<0.0...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情况,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准确性。方法先用两种不同的ELISA试剂对献血人群进行梅毒筛查,筛查出阳性及灰区者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 2012年共检测标本286 096份,ELISA检测阳性1 399份,阳性率0.49%,经TPPA试验确证阳性者有913份;单种ELISA试剂阳性371例,TPPA确认阳性9例;试剂A、试剂B阳性标本与TPPA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69.25%、8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检测结果为强阳性者,其与TPPA确证结果阳性者符合率最高;ELISA检测结果为灰区者,其与TPPA确证结果阳性者符合率为0。结论近年来广州地区梅毒感染率有所增长。不同的梅毒ELISA试剂的检出效能存在较大差异,血站在选择筛查试剂时应做试剂评估。应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具有一定互补性的两种试剂,确保所有阳性样本的检出,保障临床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关高凝状态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受到了广泛重视,文献报道也屡见不鲜,基本认为冠心病患者可能处于高凝状态。本文通过94例冠心病患者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等的检测,以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