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食管癌细胞DNA聚合酶β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食管癌细胞分化过程中DNA聚合酶β(polβ)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化,应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分化和polβ基因的表达。结果:ATRA作用5d后可以诱导Eca109细胞分化。Wt—polβ和mt—polβ(截短的)基因的表达随着Eca109细胞的分化而降低。结论:ATRA可下调Eca109细胞wt-polβ和mt—polβ的表达,促使其分化。  相似文献   
12.
13.
收集20例异常脱屑患者[板层鱼鳞病(LI)、寻常银屑病各10例]和10例健康人的皮屑,进行转谷氨酰胺酶1活性 (TGase 1)、酸性磷酸酶活性(ACPase) 和酸性磷脂酶A (APLase A) 活性检测,并对LI患者局部皮肤施以低浓度乙醇酸-甘油,个别重度LI患者进行TGase 1基因测序.结果 :①健康人TGase 1酶活性呈棕色细颗粒,定位于角质形成细胞(KC)胞膜;ACPase酶活性呈黑色细颗粒,主要位于KC的细胞间桥,APLase A酶活性呈蓝色细颗粒,位于KC表面.②LI及银屑病皮屑的以上酶活性皆缺乏或缺如.③多数LI患者治疗1~4周后异常脱屑表型可获得一定改善,但以上酶活性无明显改变.认为TGase 1、ACPase、APLase A活性皆参与正常脱屑机制;低浓度乙醇酸-甘油的疗效可能与其参与KC之间的细胞间桥断裂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金银花抗氧化作用的分子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银花抗氧化作用分子学机理。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人正常RBL肝细胞,制作氧化应激损伤的细胞模型。将培养的细胞分为四个实验组:正常对照组(C),H2O2损伤组(H2),金银花前保护组(Jb),金银花后保护组(Ja)。采用TUNEL和DNA Ladder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观察各组细胞的HSP-70、NF-kB、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及免疫反应活性。应用MTT实验检测RBL细胞的生存率。结果Jb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2和Ja组,Bcl-2表达增高,HSP-70、NF-kB、Bax和Caspase-3的表达降低。结论金银花对RBL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前保护作用效果好于后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HSP-70和NF-kB的表达,阻抑NF-kB信号传导途径并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防御酶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含有野生型DNA聚合酶β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VRl012-polβ。方法:提取胎儿食管上皮组织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经PCR扩增、酶切后克隆入表达载体VRl012,重组子以小量质粒提取后酶切、PCR、测序鉴定。结果:插人片段与GenBank报道一致,并且插入方向正确。结论:重组野生型DNA聚合酶B表达载体VRl012-polβ的构建成功,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anoliposomal quercetin,nLQ)联合8-Br-cAMP对培养的人Rb44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化酶的抑制效应。方法将培养的Rb44细胞分为4组:nLQ组,以40μmol·L-1nLQ培养;8-Br-cAMP组:以20μmol·L-18-Br-cAMP培养;nLQ+8-Br-cAMP组;以40μmol·L-1nLQ和20μmol·L-18-Br-cAMP共培养;对照组:不加nLQ或8-Br-cAMP。应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GSR)。应用免疫斑点印迹检氉测脱乙酰化酶抑制物、NF-κBp65、磷酸化IκBα及c-myc的表达。对表达的靶信号以图像分析仪扫描灰度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LQ组和8-Br-cAMP组GSR达44%±1%和40%±1%,均为P<0.05;nLQ+8-Br-cAMP组GSR达60%±1%,P<0.01。nLQ组、8-Br-cAMP组、nLQ+8-Br-cAMP组与对照组相比,脱乙酰化酶抑制物、NF-κBp65及c-myc的表达均减低,均为P<0.05;而磷酸化IκBα的表达均增强,均为P<0.05。结论 nLQ联合8-Br-cAMP可下调脱乙酰化酶抑制物表达,上调磷酸化IκBα的表达同时可抑制NF-κBp65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从人食管癌、胃癌、直肠癌、肝癌及胎儿肝和从距癌>5cm的癌旁作为对照组织的细胞核中,分别用0.4MNaCl盐提法、苯酚提取法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提取染色质非组蛋白蛋白质,简称非组蛋白(NHP)进行电泳图谱分析并将不同方法提取的癌NHP作为抗原制备免疫血清做对比免疫组化反应。结果表明①用0.4MNaCl盐提之NHP的质和量更适于作为抗原制备免疫血清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②以上各种肿瘤NHP与其癌旁NHP之间均有质和量的差异。③不同肿瘤NHP具有组织特异性,然而各种瘤之间也具有相似的共性,即癌NHP之多加带主位于6万d~9万d;多变带区主位于4万d上下处(肝癌NHP之多变带区主位于5万d及8万d);而且肝癌NHP与胎肝NHP有相似处。结果提示癌NHP之多加或加深带可能与癌基因表达的激活有关;而缺如或减弱带可能与载有抗癌基因的染色体区带丢失或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8.
免疫组织化学与完整细胞原位蛋白质斑点印迹联合应用的探讨郑乃刚1)吴景兰2)陈奎生2)丁一2)王一菱2)1)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郑州4500522)河南医科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郑州450052关键词斑点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与方法玻片上细胞标本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LQ)和8-Br-cAMP(Br)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44细胞凋亡和p53、p21waf1 mRNA表达及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Rb44细胞分为4组:nLQ组给予终浓度为40 μmol/L nLQ;Br组给予终浓度为2×10-5 mol/L Br,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LQ)诱导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逆转化及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以氯仿和DMSO为溶剂的脂质体槲皮素,将其超声波破碎并经80nm滤膜过滤制成nLQ,不同浓度(10、20、40、80和100μmol/L)作用于Eca-9706细胞,用MTT法检测各组Eca-970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取Eca-9706细胞,分为nLQ组(加40μmol/LnLQ)和对照组。TUNEL法检测2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免疫印迹法检测2组处理48h后Eca-9706细胞CyclinD1、PTEN、c-Met、VEGF、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及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Eca-9706细胞生长抑制率(F分别为128.041、142.683和231.054,P〈0.001)和2组细胞凋亡率(t=94.77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EN免疫反应性和印记信号增强(t分别为5.352和4.308,P均〈0.05),Cyclin D1、c-Met、VEGF、HDAC1和NF-κB的免疫反应性减弱(t分别为4.006、9.184、13.853、4.698和3.575,P均〈0.05),其印迹信号亦减弱(t分别为3.827、6.399、7.868、4.695和3.406,P均〈0.05);以上各细胞蛋白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印迹信号之间呈正相关(rs分别为0.952、0.915、0.927、0.842、0.879和0.855,P均〈0.05)。结论:nLQ可抑制Eca-9706细胞生长及增殖,逆转Eca-9706细胞PTEN的低表达和c-Met及VEGF的高表达,并通过抑制HDAC1和NF-κB及激活PTEN表达的HDAC抑制信号途径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