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1.
我院于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3月 ,应用奥平栓联合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 98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45例诊断符合《临床妇产科学》标准 ,并自愿接受药物治疗。随机分奥平栓联合爱宝疗组 (称A组 ) 98例和奥平栓组 (称 B组 ) 97例。两组糜烂程度和类型 ,具可比性。2 治疗方法A组在月经干净后 2~ 3天开始治疗 ,治疗前先彻底清洁宫颈与宫颈管 ,去除分泌物 ,用浸有爱宝疗浓缩液的棉签插入宫颈管内保留 1~ 3min,然后将浸有爱宝疗浓缩液的棉球紧敷于糜烂面处 ,约1 0 min取下 ,此时糜烂面变白。次日于睡前清洗外阴…  相似文献   
22.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PPP)是用2个孔径不同的滤过器,经2次滤过,即血液通过A器把有形成份与血浆分开,血浆进入B器,B器孔径小,仅可滤出的白蛋白与有形成份合流进入体内,未滤出的含有大分子蛋白的有害物质弃去,以达到选择性去除或减少患者血液中有害物质的目的。我院1992年以来采用DFPP对13例患者进行36例次治疗,其中多发性硬化正例,重症肌无力1例,格林一巴利综合症2例,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9例,均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本文介绍了DFPP的操作方法,利用血滤机的三泵二循环,调整泵速P;100~150mL/min,P。100mL/min,P。30~…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葱油对高脂人群血脂的影响。方法受试人群连续服用葱油软胶囊45d后,检测服用前后的血脂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样品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值低于试食前,同时低于对照组;样品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试食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样品组TC有效率、TG有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食过程未见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葱油软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作用,且对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大蒜油降血脂功能。方法分别以0.117g.kg-1BW、0.234g.kg-1BW和0.702g.kg-1BW给予大鼠灌胃大蒜油,对照组给予等量的大豆油溶剂,灌胃的同时对大鼠喂饲高脂饲料30天,了解给药前后血清TC、TG、HDL-C变化。结果 0.234g.kg-1BW可降低大鼠血清TG,0.117g.kg-1BW、0.234g.kg-1BW和0.702g.kg-1BW均可降低大鼠血清TC。结论大蒜油具有降低血脂功能。  相似文献   
25.
26.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学“积聚”、“瘕瘕”、“黄疸”、“臌胀”等范畴。谢晶Et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第二批名中医,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教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现将导师谢晶日教授在肝癌及肝癌前病变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外源p53基因在胃癌细胞内的表达,研究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胃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及奥沙利铂(OXA)单独及联合作用于胃癌细胞株HGC-27不同时间后,MTF法检测其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其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rAd-p53及OXA单独作用时,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逐渐增高;两者联合作用48小时,其在较低浓度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即明显增高(P值均〈0.05),且明显高于单药作用;OXA(3.2μg/m1)与rAd.p63(5×10。、5×107、5×108、5×109vp/m1)联合作用48小时后,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细胞caspase-3蛋白的含量升高(P值均〈0.05),但p53蛋白无明显升高(P值均〉0.05)。结论OXA和rAd—p53单药可抑制胃癌细胞HGC-27的生长,两者联合应用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rAd—p53有增强OXA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其机制与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下游的caspase一3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8.
总结谢晶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谢晶日认为"余热稽留"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脾虚湿盛是余热稽留的基础、虚实夹杂是余热稽留的条件、余热成痈是余热稽留的变证、血瘀为余热稽留清除的障碍,在治疗中运用健脾利湿、标本互用、化邪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进行治疗或相参运用。最后列举典型案例,以佐证谢晶日运用"余热稽留"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北冬虫夏草食用安全性,观察对大鼠的影响。方法对不同性别大鼠分别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2.0 g/kg·BW、4.0 g/kg·BW和8.0 g/kg·BW)及空白对照,连续喂养SD大鼠90 d,试验第45天、第90天采血测生化血常规指标,第90天取脏器称重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试验期间各组动物生长活动正常,北冬虫夏草对大鼠体重、食物利用率及脏体比无明显影响;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特异性病理改变。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北冬虫夏草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肠愈宁颗粒对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药效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肠愈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及柳氮磺胺吡啶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采用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造模。截取结肠做HE染色并对组织损伤进行评价;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 receptor Gamma,PPAR-γ)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增高,同时大鼠血清中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结肠组织PPAR-γ的表达降低、NF-κB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肠愈宁颗粒各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尤其肠愈宁颗粒高剂量组大鼠的疗效接近于阳性对照组。结论:肠愈宁颗粒能有效减轻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调节PPAR-γ/NF-κB信号通路从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