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病变中应用能谱CT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扬州友好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疑似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病变患者62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和能谱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转移原发病灶、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以及两种检查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51例淋巴结病变发生转移,11例未转移,能谱CT检查49例发生转移,13例未转移;常规CT检查40例发生转移,22例未转移;能谱CT检查的准确率93.55%、灵敏度94.12%、特异度90.91%均明显高于常规CT的62.90%、66.67%、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原发灶及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转移原发灶及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能谱CT的患者满意度为96.77%(60/62),高于常规CT的85.48%(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扫描可检测出原发性肺癌的纵隔淋巴结病变,并且其检测准确度与常规CT相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碘增加值(Overlay)、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s,NIC)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扬州友好医院胸外科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72例肺部病变患者。按照病变类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6例)以及观察组(肺癌疾病患者,36例)。对两组患者均实行双源CT双能量技术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期与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NIC、肿块体积、容积平均CT值、容积CT剂量指数值、平均容积CT增强值、容积CT净增值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期NI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动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NI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动脉期与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NIC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静脉期碘增加值高于动脉期,NIC高于动脉期,差异显著(P <0.01);碘浓度静脉期与动脉期无显著差异(P> 0.05);...  相似文献   
14.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是临床中比较少见的一种肺原发性肿瘤,约占肺原发肿瘤的2%~7%,该病通常沿着肺泡结构鳞片状扩散,没有基质、血管和胸膜侵犯,是一种单纯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由于该病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肺癌或误诊为良性病变,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1].多层螺旋CT(MSCT)能够清晰显示BAC的征象,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MSCT诊断BAC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BAC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 ~ 83[平均(52.5±2.3)]岁.所有患者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BAC,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胸痛、气促等,其中以咳白色黏痰为主,且痰量较大.  相似文献   
15.
郑一兵 《工企医刊》1996,9(2):52-53
我们利用胃肠X线机介入放射学的应用,取得了一些经验。近期我们共进行了各种检查和治疗8例15人次,现总结如下。材料及方法一、造影方法:应用日本岛津ED150L,5F—6F导管常规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选择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及支气管动脉置管(1例经股静脉插管置入下腔静脉内),手推76%泛影葡胺,动脉晚期点片,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剂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利用薄层高分辨率CT扫描方法对38例临床疑有乳腺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经髂内动脉、选择性两侧子宫动脉造影,肌瘤染色明显,经导管注入栓塞剂,至血流缓慢,造影确认肌瘤再无染色作为手术结束的标准。术后抗感染治疗3~5d,随访12~18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肌瘤大小的变化。结果 31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肌瘤不同程度缩小,1例较大黏膜下肌瘤治疗失败,后转手术治疗。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经髂内动脉、选择性两侧子宫动脉造影,肌瘤染色明屁,经导管注入栓塞剂,至血流缓慢,造影确认肌瘤再无染色作为手术结束的标准。术后抗感染治疗3~5d,随访12~18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肌瘤大小的变化。结果31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肌瘤不同程度缩小,1例较大黏膜下肌瘤治疗失败,后转手术治疗。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心脏CT平扫与心脏CT血管造影(CTA)定量分析测定心外膜脂肪体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期接受心脏CT平扫与CTA检查,将原始图像上传工作站,基于最佳R-R间期相位重建患者心脏影像,自动勾勒心包轮廓,提取心外膜脂肪组织信息,应用容积增强工具测量并计算脂肪容积,操作由放射影像科2名资深医师采用双盲法完成,比较观察指标水平,分析CT平扫与CTA测定心外膜脂肪体积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CT平扫测定心外膜脂肪体积为(99.59±43.14) cm2,CTA测定心外膜脂肪体积为(94.05±45.70) 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名医师CT平扫与CTA测定心外膜脂肪体积结果的一致性呈显著正相关(RA2=0.942,R2B=0.947)。Bland-Altman分析显示,CT平扫与CTA测定心外膜脂肪体积的重复系数误差分别为9.45 (95%CI 7.83~10.62) cm3和7.68(95%CI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