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肝素/血小板因子4(H/PF4)抗体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4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收治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3个月,排除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收集MHD患者透析前血清,采用颗粒免疫过滤法检测IgG型H/PF4抗体。比较H/PF4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抗凝方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剂剂量及透析方式(常规血液透析/夜间延长血液透析)的差异。随访3年比较H/PF4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血小板变化趋势、血管通路血栓形成发生率、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住院率及死亡率等的差异。结果 所有MHD患者H/PF4抗体阳性率为63.0%(34/54)。H/PF4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PF4抗体阳性与原发病、抗凝方式、抗凝剂剂量及透析方式均无关(P均>0.05)。经过3年的随访,H/PF4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血小板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H/PF4抗体阳性患者与H/PF4抗体阴性患者比较,血管通路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5/34)vs25.0%(5/20),P>0.05],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住院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HD患者H/PF4抗体阳性率高。H/PF4抗体的产生与使用肝素的种类、剂量及透析方式均无关。H/PF4抗体阳性对血小板计数及不良事件包括血栓形成、心脑血管事件等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type I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peptide β special sequence,β-CTX)、尿酸(uric acid,U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与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关系。
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原发病、磷结合剂使用情况、透析龄及β-CTX、UA、FGF-23等实验室指标,调查患者矿物质-骨异常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β-CTX、UA、FGF-23与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关系。
结果80例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中存在矿物质-骨异常44例,设为矿物质-骨异常组,非矿物质-骨异常36例,设为非矿物质-骨异常组。矿物质-骨异常组年龄、透析龄、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SA)、UA、FGF-23均显著高于非矿物质-骨异常组(P<0.05),β-CTX显著低于非矿物质-骨异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64,P=0.034)、透析龄(OR=1.534,P<0.001)、UA(OR=1.502,P=0.165)、β-CTX(OR=1.486,P<0.001)、FGF-23(OR=1.385,P=0.001)是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年龄、透析龄、UA、β-CTX、FGF-23是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维持性血液(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后血脂代谢的变化。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纳入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Jadad评分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应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加权均数差值(WMD)及其95%CI。结果 (1)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9篇,均为英文文献,研究内容为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治疗或安慰剂对照,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59例,其中左卡尼汀治疗组134例,对照组125例,随访时间12周至6个月。(2)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MHD患者左卡尼汀组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有降低倾向,但无统计学差异。②2组间三酰甘油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③左卡尼汀组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④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左卡尼汀使用时间大于24w,血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血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伴高脂血症亚组进行分析,未发现组间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对血脂代谢有一定积极影响,且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25.
随着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初级纤毛学说"研究的深入,多囊蛋白-初级纤毛复合体在骨骼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囊蛋白-初级纤毛复合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可导致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延迟,且可出现骨质疏松、隐性脊柱裂和软骨发育不良等多种并发症。研究发现骨细胞-成骨细胞表面的初级纤毛作为一种机械感受器,具有多种激素受体和压力门控离子通道,可感受外界应力作用,调节细胞内离子浓度及信号传导通路,从而维持骨的正常发育。本文就多囊蛋白-初级纤毛复合体对骨骼发育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
高钙性肾病主要是指人体内血钙特别是血钙离子持续明显升高,引起肾脏的器质性损害和功能改变。病理上主要表现为小管间质病变,可见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萎缩,肾间质有水肿、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灶状或弥漫性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间质可见颗粒状钙沉积,即肾钙质沉着症。目前引起高钙性肾病的血钙浓度标准还没有严格界定。肾功能正常时, 相似文献
27.
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研究的深入,更多学者关注到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数百万亿的肠道微生物成为了影响慢性肾脏病发展及转归的重要因素。慢性肾脏病患者多有肠道内环境及上皮屏障改变,导致肠道菌谱明显不同于正常人。而肠道菌群失调及其所造成的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的蓄积,又进一步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加重。近年来,针对调节肠道微生态以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一些研究又为控制慢性肾脏病进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着重探讨慢性肾脏病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介绍了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8.
目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患者有较高的颅内动脉瘤(IAs)的发病率,本研究拟利用3.0T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ADPKD人群进行筛查及随访,观察ADPKD患者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的大小变化。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30例ADPKD合并UIAs患者进行了MRA随访,所有患者两次检查至少间隔36个月。记录UIAs横径或上下径的最大值为动脉瘤大小。MRA随访UIAs增大的标准为:直径小于5mm的动脉瘤增大超过1mm;或者直径大于5mm的动脉瘤增大超过2mm。结果随访30例ADPKD合并IAs的患者中,共发现3例患者(10%)的UIAs符合MRA随访增大标准。所有随访患者第二次MRA检查前UIAs均未有过治疗或者破裂史,且UIAs直径均小于10mm,平均直径为(3.64±2.25)mm。结论 3.0T3D-TOF MRA适用于肾功能受损的ADPKD合并IAs患者进行随访。ADPKD患者UIAs的3年总体增大率没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PKD1基因打靶载体的胚胎干细胞转染,药物筛选以及分子鉴定,获得发生同源重组的胚胎干细胞克隆,为产生PKD1基因缺陷小鼠品系准备条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用电穿孔的方法进行PKD1基因打靶载体的转移,并用G418进行筛选培养,得到阳性克隆后,进一步扩大培养,抽提胚胎干细胞的基因组DNA,采用DNA印迹法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经G418筛培养得到192个阳性在隆,分子鉴定获得2个发生同源重组的胚胎干细胞克隆。结论:鉴定得到的2个同源重组胚胎干细胞克隆,为进一步建立PKD1基因缺陷小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小鼠PKD1基因的克隆及打靶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克隆小鼠的多囊肾病1(PKD1)基因,构建PKD1基因的Knockout载体,为产生PKD1基因缺陷小鼠品系准备条件。方法;以正常小鼠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小鼠PKD1基因部分序列为探针,应用噬斑原位杂交技术筛选129SvTer小鼠基因组DNA库,并应用Southern杂交,亚克隆及测序等方法鉴定所得克隆。对克隆到的PKD1基因组DNA片段进行结构分析,选择合适的亚克隆片段,以pTK-N 相似文献